分享

069.无限风光在险峰――初探清凉峰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庐山题写的一首七绝。今天把这一名篇用到清凉峰上,依旧恰如其分。我们在深渡古镇邂逅了新安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昌源河,于是逆流而上来到了昌源河的发祥地——清凉峰,行走新安江的叙事也将从昌源河源头开启新的篇章。

清凉峰最高峰:海拔1787.4米

初探清凉峰:无限风光在险峰

江伟民/文

清凉峰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绩溪县、歙县、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区两省三县区交界处,面积11252公顷,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4米,为天目山系最高峰、安徽第二高峰。清凉峰原名嶂峰,1954年改为今名。

辛丑初秋,连绵秋雨浇退了不少炽热暑气,一个秋高气爽时节的到来,或是一座高峰一年四季中底蕴最为厚重之时。清凉峰漫山葱茏,怪石嶙峋,沟谷纵横,飞瀑流泉,云蒸雾绕,恍若仙境。

清凉峰孕育于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为浙江天目山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属强切割的山地。地貌构造大体为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至西南坡,地势险峻,相对落差达千米以上。

就在这样一个峭壁兀立,人迹罕至的地方,皖浙两省相继成立了清凉峰保护区,安徽省绩溪、歙县两地保护区于2011年4月同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列。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各大保护区工作人员,如走马灯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安徽省清凉峰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王山青,从1988年18岁参加工作那天开始,就和一座高峰融为一体,一晃30余年。

王山青属“林二代”,个头壮实,虽年逾半百,依旧天天带队巡山护林,山中的一草一木,一涧一石,俱可娓娓道来,成为我们了解清凉峰、走近清凉峰的引路人。在多年的巡山中,王山青用相机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在清凉峰海拔1700米左右处,分布着一大片黄山市花黄山杜鹃。一丛丛,一束束,颜色各异,十分精美。这张黄山杜鹃相片,就是王山青和同事们登顶清凉峰时拍摄下来的。“清凉峰上的黄山杜鹃比杭州大多了,我们直径达到将近一米五,上面分了三个杈,开花的面积将近20平米。”王青山相告,当时专家认定全国最大的黄山杜鹃在杭州动植物园,显然这样的认知有待更正。

清凉峰以奇松、怪石、云海、天池著称,号称“清凉四绝”。在那些形状各异、造型奇特的怪石中,诸如叠罗汉、佛掌峰、仙人指路、猿人头、情侣石、仙人晒靴、尼姑背和尚等,其中趣味,仁智各见。

“叠罗汉”为两块石头叠加而成。上面一块与下面石头天然分割,却又稳定其上,故得名。“'叠罗汉’靠近'仙人锯石’边上,从特殊的角度去看,才能发现,就像人工把它垒成的。”至于“仙人锯石”是指一座山峰的巨石,如同被锯开一样,各有长长的缝隙却又紧密相接。“佛掌峰”由几个山峰构成,如同人的手掌一般,摊开竖起,在海拔1400米的保护站试验区附近。“尼姑背和尚”,前面山峰如同戴帽尼姑,身后山峰如同一和尚。“当地老百姓一直这么叫,在清凉峰很出名,海拔有1280米左右。”王山青如数家珍。

清凉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区内生物多样性突出,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奇花珍兽的王国,清凉幽静的世界”,现有植物1570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6种;脊椎动物377种,其中云豹、金钱豹、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6种。尤其是华南野生梅花鹿,为世界珍稀濒危、野生保存种群最大的野生动物。2018年在海拔1450米的野猪塘,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到到了华南野生梅花鹿的出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省内第二大高峰的清凉峰,形成亿万年来,特别是有了人类活动以来的近千年间,必然融入人类探索之后的诸多思考,一座“人文”高峰正在形成。

清凉峰是不缺少故事的。最能体现其人文情怀的,便是流传甚广的仙人锯石、仙人上山、狮象守坞口、老鼠点蜡烛等民间传说。

洪坐标是三阳镇白石源村上坦自然村村民,也是我们探源清凉峰之行中找来的第二个引路人。洪坐标60出头,一身精瘦,登起山来,比许多年青人快上不少。

洪坐标说,说不清楚什么年代了,有一天,一群登山人登上了清凉峰,老远看见两只大鸟用嘴衔着光草(又名大蓟、芭茅)两头,在锯石头。登山人不由一惊,喊出了声。这一喊惊动了锯石的大鸟,丢下光草飞走了。“本来它们想从观音洞处造一座桥到杭州,这些锯开的石头是用来铺桥面的。由于天机过早泄漏,也就没法实现了。现在那个石头还是方方正正的摆在那里,很多很多的,没有完全锯开。”

清凉峰上,有许多山石均有横竖整齐的裂痕,这是有别于其他山峰的一个特征。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造化,总能给我们带来震憾、刺激的视觉体验。先人们为了合理解释一道道奇观,自然加上了夸张而合理的想象。

清凉峰境内海拔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其南一公里处,便是海拔1625米的天子峰。天子峰巍峨挺拔,气势磅礴,上有锯齿状鸡冠岩,这里也是从上坦村登顶清凉峰的主要通道。天子峰下,有一块面积百余亩的平地,当地人称天子地,据传为明太祖朱元璋点将练兵处。

洪坐标曾百余次登顶清凉峰,上去一次要6个半小时,下山也要3个多小时。这样的时间只是针对当地脚力好的村民来说的。若是初登者,登顶一次就得十余小时,往往得带上帐篷在山上过夜,待得第二天天明才可下山。

与清凉峰沾边的“天子”,除了朱元璋外,还有七下江南的乾隆帝。如果说,天子峰、天子地因了朱皇帝而得名,那么地处白石源村的“龙王庙”,便是乾隆帝的一次远足带来的。即便现在庙宇倒圮,仅剩遗础,但流传下来的故事,却早已深入民心。

相传有一次乾隆下江南,在县城太平桥外东望,见一山峰高耸入云,甚是壮观,心生拜山之念。相询徽州知府,知府答,此山有白云古寺,相距几十里地。于是乾隆带着随从前往。这一走就是好半天,从霞坑,杞梓里,三阳,最后进山,不觉已是傍晚时分。乾隆帝问,还要多长时间,随从问询当地百姓后回话,还有五六里路。乾隆帝早已身心疲倦,便道不去了。众人就在白石源一田地上停了下来,由于随从兵丁众多,踩坏了不少庄稼。乾隆帝说此田永不纳租,随后向清道峰白云古寺一拜便回去了。后来,乾隆帝作揖之地便建成了龙王庙,今已不存。

这一故事,当地人称“乾隆进香”。现在路口处尚竖有“白云进山者上岭直行”字样。白云古寺,处白石岩下,与上坦村相对。白石岩上有观音洞,相传雨后初霁、云雾飘渺时,村人时而能看见晾晒峭壁洞口的裙裾。听之不禁莞尔。观音洞下数十米,有一强盗洞,现可容纳十余人,传说中的强盗洞可直达杭州,一听之下不禁心生向往。

洪坐标说,曾有一个商队挑了一担蜡烛走进强盗洞,蜡烛点完了,大家也走出了山洞,到杭州了。“现在这里进去没有多少深它就窄了,由于地壳运动,山洞也有了变化,现在不通了。这也是个传说。”

白云古寺现存遗址,上世纪六十年代,上百菩萨弥陀佛像付之一炬,留下的寺院墙体倒圮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坦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清楚记忆着一座寺院的最后时光。其中“黄脸官”持鞭教人为善的传说,为村人津津乐道。

村人口中的黄脸官,是一个涂成黄脸手执钢鞭的菩萨。黄脸官站在路口,一脸威严。相传若有人干了坏事,从路口经过时,黄脸官的钢鞭就会自动落下,让人生畏。这一传说的目的,便是在处处劝人为善,多行好事。

清凉峰保护区皖浙两地山体百余平方公里,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加之山中多猛兽出没,管理部门多有进山禁令。即便如此,却禁不住四面八方蜂涌而至的探险者。加之保护区周边部分村民或成了向导,赚取一些微薄的引路费用。我们在一张张图片中,亦能看到密林山道中,人为踩踏出来的小径影迹。自然,若是盲目进山,这些小路痕迹并不足以指路,探险者难免迷失方向,被困山中。近些年来,不时有入山者遭遇险情,当地多部门不得不纠集救援人员进山营救。

或许人的骨子里,都充溢着或多或少的探险因子,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可一旦在这样的冲动下进山遇险,造成社会资源的过度付出,却是一个社会和制度所不允许的。我们的记者,为了把清凉峰壮观雄奇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不仅做好了相应的充分准备,更是在取得保护管理部门同意之后才适度登山。我们也期待着,清凉峰景区得以全面开发、广迎天下宾朋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