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女士,胃息肉,反流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嗳气,打嗝,口苦,口臭,反酸,胃胀,胃嘈杂灼热痊愈方法:

 杏林仁者 2022-11-28 发布于河北

王女士,44岁,患者主述,胃痛胀,嘈杂5年,近日加重,无论饥饱均感不适,嗳气,打嗝,口苦,反酸,胃胀,胃嘈杂灼热,尤其吃多以后,胃更加难受,胃镜检查显示:胃息肉,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我查看患者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
我诊断:肝郁气滞化热,胃失和降,
陈皮,姜半夏,麸炒枳实,茯苓,甘草,竹茹,川连,淡吴茱萸,蒲公英,乌贼骨,煅瓦楞,柴胡,白芍,贝母,10剂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10天以后,胃嘈杂,胀痛明显减轻,反酸无,吃饭增加,嗳气减少,
二诊上方去乌贼骨,贝母,煅瓦楞,加白花蛇舌草,10剂。患者以此治疗原则服药80天症状基本无,在以中药代用茶服用2个月,胃镜复查胃息肉消失,食管糜烂斑消失,糜烂胃炎转为浅表性胃炎。
分析:此病例主症为痛、胀、嘈、热,是和痰热中困,胃失和降有关系,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上讲了:“其病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中懊不安,或兼嗳气痞闷,渐至吞酸停饮,胸前隐痛,丹溪谓皆痰火为患,或食郁有热。”所以治这病宜通不宜滞,当苦辛并用。苦能降而辛能通,和中焦且清痰热,是以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取黄连苦寒泄热而健胃,二陈和胃化痰,其中姜半夏与黄连配伍寓辛开苦降之意;竹茹清中除烦,降逆止呕;枳实下气行滞,更助黄连之苦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