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里的“女丑”就是尧帝,而“十日”就是舜帝

 云语禅心 2022-11-28 发布于河南

《山海经》里提到了“女丑”和“女魃”等带有“女”字的人名。

“女”代表蛇(龙)

笔者发现,在《山海经》等古代文献里,带有“女”字的人名不一定都是女性,因为先秦时期人名中的“女”字代表的是蛇,而不是代表女性。

“女”字古音nag,对应梵语nāga,就是蛇。

文章图片1

女——蛇

也就是说,“女魃”就是“蛇魃”,“女丑”就是“蛇丑”。在古代,蛇和龙被看成是同一种动物,所以“女”既是“蛇”的意思,也是“龙”的意思。《山海经》里的“天女魃(天蛇魃)”也可以理解成“天龙魃”。

可见,传说中的“九天玄女”实际上是“九天玄蛇”或“九天玄龙”。所以“九天玄女”并不一定是女性,也有可能是男性。

“丑”是“龙”的意思

“女丑”的“丑”,是羌语'brug འབྲུག་的音译,意思是“闪电、龙”。

蜀山的“蜀”、昌仆的“仆”、伏羲的“伏”、不周山的“不周”,都是羌语'brug的音译,都是“龙”的意思。

也就是说,“丑、伏、蜀、不周”等词都是“龙”,“蜀山、不周山”就是“龙山”,“伏羲”就是“龙羲”,“女丑”就是“蛇龙”。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帽子顶部的蛇龙:

文章图片2

陶寺遗址出土的蛇龙图案:

文章图片3

盘龙蛇

尧帝是龙的化身,传说中尧帝的母亲因为梦见赤龙而怀孕生下尧帝。所以蛇龙代表尧帝,而女丑就是蛇龙,所以女丑就是尧帝。

《山海经》说“女丑有大蟹”,这里的“蟹”很可能是“螯”字的误认,而“螯”是指虾蟹等动物的大钳子。

文章图片4

螯——钳子

文章图片5

陕西鱼国墓出土的井姬铜像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就是尧帝。《山海经》里的“女丑有大蟹(大螯)”就是指尧帝手里掌握着大权。

文章图片6

女丑(尧帝)有大蟹(大螯)

很多古代文献都提到尧帝“握嘉”,就是两只手握成环形。这种环代表权力,握成的环越大,权力就越大。

文章图片7

陕西鱼国墓出土的鱼伯和井姬铜像

夏桀伐岷山

既然尧帝手握大权,为什么《山海经》说“(女丑)生而十日炙杀之”呢?难道尧帝被十个太阳烧死了?

我们来看看《竹书记年》的说法: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这段话是说,尧帝渐渐失去权力的时候,被舜帝软禁起来了。舜把尧囚禁在平阳(陶寺遗址),然后夺取了尧的王位。

“女丑之尸”就是指失去权力的尧帝。并不是说尧帝被杀死了,而是说尧帝失去了权力。

舜的部落是有虞氏,有虞氏来自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扶余(Khor-Gua),所以有虞氏的母语是女真语之类的北方语言。“舜”是女真语Shun的音译,意思是“太阳”。所以《山海经》里提到的“十日”就是指舜帝。《山海经》里所说的“(女丑)生而十日炙杀之”就是指舜帝夺取了尧帝王位的历史事件。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分析过,舜帝就是夏桀。所以这段历史也对应了“夏桀伐岷山”的说法。这里说的“岷山”不是四川地区那个岷山,而是山西陶寺遗址。“夏桀伐岷山”就是虞舜政权取代了唐尧政权。

大羿射日(唐伐西夏)

后来出现的“大羿射日”,就是商王祖乙(商汤的第六代孙)消灭了虞舜政权(唐伐西夏),迫使虞舜南逃。这段历史就是传说中的“商汤灭夏”。

文章图片8

大羿射日

也就是说,所谓的“商汤灭夏”是周朝人根据“祖乙伐虞舜(唐伐西夏)”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以此来证明周朝推翻商朝的合法性。实际上根本没有“商汤灭夏”这件事,夏朝是在商朝晚期才结束的。而且夏朝根本不在中原地区,而是在四川地区。

结语

先秦时期带有“女”字的人名,不一定是女性,也有可能是男性。因为人名中的“女”字是梵语nāga的音译,代表“蛇”或“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