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园的桥,你了解多少?

 singer0852 2022-11-28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一座水系纵横交错的皇家园林,桥梁作为陆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数量众多,造型各异。从乾隆九年(1744年)绘成的《圆明园四十景》上可以看到圆明三园中仅仅圆明园一座园林的木桥、石桥就有69座之多,如果加上长春园、绮春园,总数可达上百座。

这些桥不仅在圆明园陆路交通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而且构成了一道丰富多彩的风景线。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乘船于水中都可观赏到它们所组成的优美景象

文章图片2

夹镜鸣琴石梁桥

文章图片3

九洲清晏木板桥

文章图片4

曲院风荷九孔石拱桥

文章图片5

上下天光曲桥

文章图片6

慈云普护三跨木梁桥

文章图片7

方壶胜境湧金桥

文章图片8

乾隆御笔湧金桥石刻

如今,圆明园山形水系已得到恢复,现在在园中可以看到以下极具代表性的桥。

残桥


文章图片9

绮春园鉴碧亭北侧残桥 刘国君/摄

残桥位于圆明园鉴碧亭北侧,原为连接天心水面与敷春堂的一座普通石桥。圆明园盛时共有近200座各种样式和规格的砖、石、木结构的园林桥梁。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后,仅残存这座单孔石拱桥,成为圆明三园近200座桥梁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老石桥。

从现存拱券的大小、形式看,这座石桥与北海静心斋中的石桥相似。

从现存“残桥”结构看,不难发现该桥的券石是由大小不等,经过精密计算制作的楔形券石组成,通过石件的相互凹凸咬合,上下错缝叠压形成坚固的整体,这无疑表现出了当时极高的桥梁制造工艺。

如意桥


文章图片10

复建的如意桥


如意桥位于九洲清晏遗址的东南角河道上,是沟通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与九洲清晏岛间交通的主桥梁,是前朝区与后寝区的隔景桥,地位十分重要。当年住在九洲清晏寝宫的皇帝到勤政亲贤处理政务必经此桥。此桥归安时,除对桥墩承载部位的旧构件再利用之外,还对桥墩和踏跺缺失的构件寻找原来开采的矿脉,选购新材料进行了增补以保证复建的效果。

要领略此桥出神入化的意境,就必须站到桥中间向西看,这样可以看到佛香阁和万寿山的全景,将圆明园和颐和园尽收眼底。此外,如意桥还是一个分界线。九洲区域是皇家寝宫,桥实际上是一个禁区。过了桥就是皇帝的内宫,大臣一般都不能随便跨过此桥。否则就是私闯宫门,有杀身之祸。如意桥的栏杆上使用了“二面透雕番草抱叶”的样式,这种装饰样式已经融入了西方的雕刻手法和题材,反映出了清乾隆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渗透的成果。

棕亭桥


文章图片11

复建的棕亭桥 李悦/摄

棕亭桥位于九洲清晏岛西北角,是从九洲清晏岛到茹古涵今岛之间的桥梁,处在主要交通路线上,过棕亭桥可达坦坦荡荡。

棕亭桥,是桥和亭的结合体。桥上是亭,亭下是桥。四根木柱直插水中,桥两端是台阶式的斜坡引桥,桥面两侧有方形的望柱和格子栏杆,下侧面挂板刻绶带纹。

桥上的亭子顶部是歇山式,正脊中央嵌三重六棱圆形灰陶的宝顶。屋顶斜坡覆盖棕树皮,故而称之为棕亭桥。

棕亭桥既有桥的作用,也有亭子的功能。倘若是遇见雨天,可在亭内避雨。凭栏而望,但见后湖烟波浩渺,湖岸、翠柳在雨幕中时隐时现,如梦如幻!

若是晴空万里,还可坐在亭内,擎长杆钓大鱼。或约三五好友,对坐品茗,微风习习,四周美景如画,不是仙境而胜似仙境!

此桥在复建时桥亭本身的油饰彩画参照乾隆时期的实例,采用了宋锦夔龙边包袱彩画,包袱两侧配以五彩云纹、墨叶花卉。屋顶在木望板上铺棕片,歇山顶正中安装宝顶,两侧调博脊,四角调角脊。宝顶、屋脊均采用陶制构件,型制皆按清中期式样恢复,外表按照历史文献记载的做法复原。

碧澜桥


文章图片12

复建的碧澜桥 紫雪/摄

文章图片13

乾隆御题“碧澜桥”石刻西侧(2004年摄)

碧澜桥是圆明园坦坦荡荡景区北部的一座石拱桥,用汉白玉砌成,通体银白色,桥洞设计成圆拱形状,和水中倒影成圆,好似一轮新月。桥的栏板上有乾隆御笔题字“碧澜桥”三字。

这座桥是圆明园中最精致的一座石拱桥,追求小巧玲珑,桥的每块栏板上下皆为不同的弧线轮廓,安插在曲面的仰天地栿石上。

桥栏杆的望柱,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每根望柱柱头上有双鹤在云间翱翔的雕饰,有的展翅高起,有的一往直前,具有不同姿态。仙鹤寓意长寿,所谓“鹤发童颜”,既是如此。云气纹,象征吉祥如意,逍遥自在。这些雕刻之精细,在宫廷建筑的同类题材的纹样中可谓首屈一指。

此桥在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时候,未能幸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圆明园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才修复完成的。

复建碧澜桥,本着以旧复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老件,再搭配新件。好似一件旧衣服打了补丁,既有沧桑之感,又不失本真。如果说,圆明园是清代造桥艺术集大成者,那么碧澜桥的复建就是圆明园人对“巅峰之作”的完美再现。

虹桥


文章图片14

虹桥 焦晓泉/摄

文章图片15

虹桥 任翾/摄

文章图片16

“虹桥”石刻(2008年摄)

文章图片17

虹桥镇水兽 赵芬明/

虹桥位于狮子林内,是连接清淑斋与丛芳榭院落的桥梁,为圆拱形,石块之间由铁构件相拉扯,使桥体更加坚固。桥两端的镇水兽,不怒自威,兀显出大清帝国精美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

石券桥桥拱上刻乾隆御书“虹桥”及乾隆三十九年(1774)御制虹桥景名及诗刻10幅。

水关


文章图片18

水关 任翾/

文章图片19

水关侧面乾隆御题诗文 赵芬明/

狮子林景群东南隅有一朝东的水关,水关南岸置石刻乾隆帝御笔“狮子林”三字匾。在石匾背面及水关拱石内外侧,共有乾隆三十七年至嘉庆元年(1772-1796)乾隆帝御制“狮子林”诗刻石10幅

水关是圆明园狮子林内一道独特的建筑艺术。这是一种跨墙桥。下面是桥,上有宫墙横亘其上。有船来时,可以从桥下自由穿过。桥面两侧,刻乾隆御笔题写的诗文,字体圆润通明,意境悠远。

圆明园的桥既有小木桥的玲珑婉约,也有九孔桥长虹卧波的恢弘气势。在欣赏圆明园山形水系和四周美景的同时,点缀其间复建的桥,残存的桥,在震撼我们心灵的同时,又给这座天下名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令我们为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智慧而折服!

看过这么多美轮美奂的桥梁后,不知道你最喜欢哪一座桥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参考资料]

《大家观察 | 郭黛姮:圆明园桥梁复建漫录》

《有一种美叫圆明园的桥》赵芬明

[编辑]

付 怀 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