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刘绍周:代表中国工人出席共产国际一大,三次受列宁接见

 兰州家长 2022-11-29 发布于甘肃

【细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058)】 张思晨、张佳露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的刘绍周使用的打印机:

文章图片1

这台打字机1915年11月9日由美国安德伍德公司生产,样式是安德伍德琴式四排键、手提式打字机,键盘为圆形金属键,打字机长32厘米、宽31厘米、高13,7厘米,正面有“UNDERWOOD”的标志。

这就是这台打字机的主人刘绍周:

文章图片2

刘绍周(1892-1970),原名是刘泽荣,祖籍云南丽江府鹤庆州。1892年12月,刘绍周出生在晚清的一个世袭军旅家庭,5岁时他跟随父亲来到俄罗斯居住。1909年,刘绍周从俄罗斯巴统中学毕业,之后顺利考入彼得堡综合大学物理数学系,1916年秋又考入母校彼得堡综合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后因参与拯救华工事务而辍学。

刘绍周担任“中俄旅俄联合会”主席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之后,有近100万华工在俄国生活。为了保护和救助中国的旅俄华工,在彼得格勒留学的中国学生们于1917年4月18日成立了中华旅俄联合会。刘绍周任会长,并确定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旅俄华人,保护华侨的合法行动,辅助旅俄学商工三界。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25岁的刘绍周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接受了斗争的洗礼,他的思想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从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逐渐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满腔热情投身于革命事业。

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发展,“中华旅俄联合会”这个名称无法反映最广大旅俄华工的政治要求和权益,经讨论一致通过将联合会的名称改为“旅俄华工联合会”,章程也做了相应的修改。1918年12月,“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彼得格勒正式成立。“旅俄华工联合会”作为旅俄华籍劳工和其他劳动者的组织,其任务是联合旅俄华工及其他劳动者,通过合法的方式保护他们的利益,并积极开展文化教育,从而改善劳工的生活。

联合会最初选举刘绍周为主席,张玉春为副主席,1919年一月代表大会进行正式选举,结果张永奎以56票当选为主席,刘绍周以21票当选为副主席,后来由于张永奎从事“乌克兰华工处境”的研究工作,推让刘绍周为主席。12月30日,在莫斯科召开的“旅俄华工联合会”组织的第一次群众大会上,刘绍周做了关于“成立旅俄华工联合会”的报告和关于“进驻中国驻俄使馆”以及“联合会承担保护全体旅俄华人利益问题同苏俄协商”的报告。“旅俄华工联合会”的正式成立,极大地保护了旅俄华工的权益,也促进了旅俄华工运动的发展。

“旅俄华工联合会”成立后,苏俄政府给予联合会的工作以巨大的支持。为了便于刘绍周开展工作,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特意颁发证明书:“兹证明本证书的持有者中华民国公民,广东籍人刘少洲同志,是经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登记为在俄罗斯领土内合法活动的华工联合会的会长,唯一的由旅俄的中国公民和工人所授权为保护他们的利益的人,该会长有权直接向一切政府机关和政府机构联系,以便于办理有关保护中国人利益的事项,并且享有个人的不可侵犯权,希望一切机关和苏维埃对他给予各种协助以及在旅行途中予以方便。”

遵照列宁的指示精神,苏俄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在1919年出主动接受刘绍周为彼得格勒市苏维埃委员,以便使联合会在地方政府中有自己的代表。

出席共产国际一大

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于是苏俄政府外交部邀请刘绍周和张永奎作为中国工人的代表列席会议。这件文物,便记载了这段历史。

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刘绍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词。他对共产国际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

“共产国际是俄国共产党创立的,这个党领导的政府,为世界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各国人民的自由而对世界帝国主义宣战。因此,这个党获得了中国人民最真诚的友情。”

“我作为中国组织的代表来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深感荣幸。我不仅代表我所在的小组,代表成千上万散居在俄国各地的中国无产者,而且代表几万万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向旗帜鲜明地誓死同残暴的世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共产国际致以热烈的祝贺。”

据刘绍周本人回忆说,他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除代表中国工人对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外,还谈了一下关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问题。

三次受列宁接见

苏俄档案记载,列宁初期多次接见过的中国革命者中,有位革命者的俄文名字叫“Лау Сиу Джау”,中译名叫“鲁苏杜”,后经当年的职务查证,才发现这位革命家的中文原名叫刘绍周。

据刘绍周回忆:“我第一次拜访列宁同志是在一九一九年三月,当时我正列席共产国际第一届大会,记得第一次去见这位伟大的领袖时,是在下午大会休会时间......”(刘泽荣:《回忆同伟大列宁的会晤》)

三月五日,由列宁主持的共产国际“一大”召开第四次会议,刘绍周作为中国代表用汉语和俄语各念了一遍祝词,他说道:

“我作为中国组织的代表来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深感荣幸。我不仅代表我所在的小组,也不仅代表成千上万散居在俄国各地的中国无产者,而且代表几万万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向旗帜鲜明地誓同残暴的世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共产国际致以热烈的祝贺!”

他的祝词被刊登在翌日的《真理报》上,但由于刘绍周不是共产党员,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

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列宁在克里姆林第二次接见了刘绍周,列宁亲切地与刘绍周交谈了大约一个小时。那时中国共产党还尚未成立,刘绍周作为俄国共产党华员局的领导成员之一会见列宁的。

俄国共产党华员局虽然并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但是它是参加了俄国共产党的华人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华人之中正式的共产党组织 。如今已鲜为人知。

一九二零年七月十九日至八月七日,列宁主持召开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刘绍周作为中国代表,以俄国共产党华员局代表参加会议,第三次见到了列宁。

刘绍周作为中国人,积极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的经历和工作对中国革命也有着重大意义,为中国和俄国两国的交流做出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1950年9月,周恩来在外交部召开的外事座谈会上郑重介绍道,刘绍周作为一名旅俄华工的代表,参加共产国际两次代表大会,并三次见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确实是位了不起的中国人”。

在故土发光发热

1920年11月18日,刘绍周因故带着家人重回故土,在哈尔滨落户。先在铁路交涉局做中俄翻译,后到中东铁路监事会工作,刘绍周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又精通俄语,于1921年被推选为了哈尔滨会议会议员。

但在当时,该会被白俄分子控制,他和其他中国议员在议会提出增加华籍议员董事议案、改用中文汉语的议案等均被俄人阻挠而未被通过。而后刘绍周与其他议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了收回市政权的斗争,把这些对国家和社会的不利分子踢除。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些革命者的努力下,终于把俄人把持的市公议会解散,成立了哈尔滨市自制临时委员会和市检擦委员会,刘绍周被推选为会长。

1933年至1940年,著有《俄文文法》。

1940年6月,他随驻苏大使邵力子赴苏担任使馆参赞。1945年初,从苏联调往新疆,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

1949年9月,他支持陶峙岳将军起义,为新疆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全国解放后,他一直担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1950年4月刘绍周受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条约委员会的任命,主持编写《俄汉新辞典》(上下卷)和《俄汉大辞典》。

归于历史卷轴

1956年,刘绍周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刘绍周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70年,这位为国家外交事业和人民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革命家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之后该打字机由刘绍周之子、我国航空专家刘仁先生捐赠,收藏于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打字机陪伴了他为祖国奉献的一生,见证了刘绍周的那个时代,也见证了刘绍周自己为祖国燃烧的灵魂,那一下一下敲出的是他对祖国的爱和信仰。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像刘绍周这样的革命家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我们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远不忘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忘他们的遗志和追求,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名字!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