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爱满天下 学做真人

 愚然楼 2022-11-29 发布于湖南

陶行知以“爱满天下,学做真人”为家训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他的大爱情怀以及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师生和社会大众,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更是他毕生的行为准则。他认为人要有大爱,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爱家庭;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社会,不求回报,让人生在爱的奉献中闪光。陶行知毕生爱国、爱民、爱教育,怀着“建立一百万所乡村小学,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达到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的目的”的宏愿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手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甘为骆驼,“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有一次,他得到1万多元稿费,其妹妹看见了问他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说:“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其妹深受感动,并全力支持哥哥的工作。

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反对闭门造车、为研究而研究、从理论到理论等不良风气。他尤为重视“教学做合一”,认为为人师者,不只是教书识字,更应教导求学者追求人生真理;为学者,不应只是读书,更应学习人生之道,涵养真善美的人格。

陶行知手迹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校歌中写道:真即善,真即美,真善美合一。让我们歌颂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

其四子陶城教授在著作《陶行知的一家》的自序中写道:“我的父亲陶行知先生是真善美的创导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是父亲真善美的最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公家一文钱,百姓一身汗。将汗来比钱,化钱容易流汗难。”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6月16日陶行知主编的《生活教育》半月刊,陶行知经常以这首诗来教人律己。为了工作方便,他特意为自己缝制了一件“工作服”,上衣缝了两个口袋,一只袋放公款,一只袋放私款。

陶行知手迹《一文钱》

有一次他去募捐,在归途搭车时钱被偷了,私款一分也没有了,而公款还在。按常人的思维,陶行知完全可以把募捐来的钱拿出来先垫买车票,回到学校后再补上,可陶行知坚决不动用公款,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从十几里外步行回校。

他儿子陶晓光曾想进成都无线电制造厂工作,但苦于没有正规学历证书,就背着陶行知向副校长索取了一张晓庄师范的毕业文凭。陶行知得知后,马上叫儿子将毕业文凭退回,并手写一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学做真人”的严谨作风,泽被后世。陶行知的儿孙们也自觉践行和传承家训遗风,陶行知的长子陶宏说:“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书信以及他的生活与他的事业中体验了解。虽然很少有机会直接教育我们,但是其影响却较之所谓一般的教育更为深刻。”

陶行知的长子陶宏成功地研究出我国第一代彩色胶卷,是中国感光化学学科奠基人和开创者;次子陶晓光是无线电专家;三子陶刚一生甘于平凡、默默无闻,是一名真正的“真善美的农人”;四子陶城,于抗战期间在上海积极宣传抗日,和其他青年共同创办《抗日每日战报》,还参加了上海童子军,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工程力学教授,传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继续教书育人。

作者:徐文斌

来源:学习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