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览花海,寻香方寸————读《木讷斋邮话·花木篇》有感

 木讷叟斋 2022-11-29 发布于四川

柏森前言

近日(1118日),《中国集邮报》第84期的 “文献集邮”版上,发表了湛宣农的文章《“览花海,寻香方寸——读《木讷斋邮话·花木篇》有感》。非常感谢湛宣农邮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花大量时间阅读我的小书《花木篇》,又将阅读心得行诸于文,投稿《中国集邮报》并得以发表!特转载如下,同关注“赏邮笔记”的邮友们一道分享,并以此向湛宣农先生和《中国集邮报》编辑部致意!

“邮”览花海,寻香方寸

——读《木讷斋邮话·花木篇》有感

湛宣农

年初,笔者收到在成都定居的四川自贡好友姚泰煜老先生寄来的一册自编集邮口袋书——《木讷斋邮话·花木篇》,感到十分惊喜。可大家能对“姚泰煜”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玩新浪博客的邮友们一定知道,有一位常年撰写优质邮文、名叫“赏邮笔记”的博主,正是如今已76岁高龄、笔名“柏森”且为人低调的姚老。姚老退休前曾是自贡市某工厂的工程师,虽然是一名实打实的“工科男”,但钻研起集邮却是那么心思细腻、字斟句酌。

编制精美、图文并茂的《木讷斋邮话·花木篇》共包含6个部分,分别为扉页自题诗、赏邮者说前言、十大名花、时令花木、奇木嘉草、赏邮者说后语,共112页。姚老表示,他喜爱花木邮票,喜好研究邮票背后蕴藏的各种知识,或查阅书籍、资料,或作笔记、文摘,再付诸于文字,发博客、微信公众号,分享亲朋与网友,相继数年、聚沙成塔、汇文成册。笔者利用半年时间,慢读、细读、反复读,觉得此书有三大看点:

其一,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此书以深受国人喜爱的十大名花为主题主线,将中国邮政于196012月发行的第一套花卉特种邮票《菊花》作为引子,全方位开启介绍十大名花系列邮票的序幕,并按照邮票发行的先后顺序,依次解读了《牡丹》《云南山茶花》《荷花》《月季花》《梅花》《中国兰花》《水仙花》《杜鹃花》等邮票的选题考量、票面设计、枚数确定、印刷工艺、作者风格等,直至1995年面世的《桂花》邮票结束,前后跨越35年之久。此外书中指出,十大名花邮票还具备著名书画家组团参与设计、小型张配发多、文化底蕴丰富等优势,在系列邮票中均属少见,使得邮票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传播和普及我国传统名花的生动教材。

其二,分类合理、定位准确。书中展示了26套花木类邮票,除十大名花单独形成一个系列外,还将《玉兰》《桃花》《海棠》《芍药》《百合花》《兜兰》《君子兰》《木芙蓉》《竹》等9套常见植物邮票归为时令花木类,将《绿绒蒿》《木兰》《杉树》《苏铁》《孑遗植物》等7套珍稀植物邮票归为奇木嘉草类。印象深刻的是,姚老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向邮迷们普及了中国邮政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发行的两组《药用植物》特种邮票,回答了黑草药白草药的俗称来历,还解读了这些植物的药用部位、功效价值、道地产区,激发了阅读兴趣。通过提炼不同植物的特点,罗列出金秋红醉--木芙蓉”“虚心坚节--”“碧波芙蕖--荷花19个极具特色的小标题,为整本书刊增添了不一样的花卉风味。

其三,邮游结合、趣味盎然。姚老不只是单纯的就邮票而介绍邮票,也从不机械的在网络上套取资料,而是通过实地拍摄登上方寸的花木,再与邮票原画面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负责的文字介绍。如2013年2月专程前往上海世纪公园拍摄梅花、201811月在成都人民公园观看菊展、20197月在云南曲靖沿江水乡欣赏荷花等,几乎每一次外出行程都和花木密不可分,姚老对植物的喜爱可见一斑。书本的最后一页展示了一张拍摄于20213月的照片,只见身材颀长的姚老正站在广西南宁青秀山的一棵千年苏铁前,目光炯炯、注视前方,他背后生长的,正是邮政于1996年发行的《苏铁》特种邮票中的第3枚——篦齿苏铁,原地访邮的乐趣也在此刻被各位读者所共享。

读罢此书、感慨万千,一位古稀老人,因其执着的探索精神,为方寸间的花木染上墨香,前后历经数十载,心血终于凝结成为一本书刊,令人叹服。笔者将珍惜这本来之不易的好书,静静的收藏、优雅的欣赏,踏上赏识名花佳木的浪漫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