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学的实践与实践的中国社会学

 skysun000001 2022-11-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P133—P134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摘自《社会学评论》2022年3期,王宁摘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适应人类社会现代化需要的产物。中国现代化事业同样需要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社会学学科的实践品格,进一步增强实践意识,主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增强学科的贡献力、生命力和影响力。




实践作为社会学学科的基本品格

强烈的实践意识,即强调立足真实、鲜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去观察、把握和建设社会,是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和精神气质。这样一种要求和特征,是社会学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

社会学的诞生,意味着思想家和学者们开始自觉地把实践,尤其是普罗大众的实践置于思考和研究的中心。这对社会研究而言同时具有认知革命和价值革命的意义。从认知上说,关于社会的研究,恰如孔德所言,开始摆脱以崇拜为基础的神学模式和以思辨为中心的玄学模式,而转向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模式。与此同时,这一认知革命中也蕴含着一场价值革命,即以前被认为只不过是精英之附属物的普罗大众开始被看见、被尊重,平民百姓开始走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实践观点

在当今学术史上,“实践”是一个非常流行但使用有点混乱的概念,许多学科都提出加强实践性的主张。在社会学中,倡导“实践社会学”的也不乏其人。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系列论述为厘清“实践”概念的意涵提供了理论指南,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一个充满矛盾,从而充满张力的过程。这些矛盾包括但不限于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简要地梳理一下这四组矛盾,有利于提纲挈领地把握实践在社会学知识体系演进过程中的地位。首先,实践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蕴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其次,实践是一个兼有感性与理性成分的过程,充满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再次,实践是一个在行动与结构之间反复挣扎和敛合的过程,存在行动与结构的矛盾。最后,实践是一个人与人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必然导致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掌握了实践的本质和属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著名论断,从而更好地反思以往社会学范式存在的不足,引领社会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首先,基于实践的观点,社会应当被理解为一个由矛盾驱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其次,基于实践的观点,社会应当被理解为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最后,基于实践的观点,社会应当被理解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创造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社会学应当始终保持革命性、科学性和人民性,坚持三种属性的有机统一。革命性、科学性和人民性三种属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贯通的,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因此应该是统一也能够统一的。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实践与反思

深入反思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余年的历史实践,对于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加强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社会学家布洛维看来,社会学有四种基本知识形态,即专业社会学、政策社会学、批判社会学和公共社会学。笔者曾借鉴这一分析框架,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实践意识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变迁。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余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专业社会学”与“政策社会学”竞相逐鹿的历史。

从“政策社会学”向“专业社会学”的转变,表面上看是实践意识的消退,实际上是实践反思的产物。这正好体现了实践是矛盾驱动下的辩证发展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理。同样的道理,“专业社会学”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实践意识的彻底消退,而是酝酿着实践意识的再一次并且是更高水平的绽放。进入21世纪以来,“政策社会学”不但强势回归,而且开始与“专业社会学”论战交锋的趋势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20世纪90年代“专业社会学”兴起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背景出发,当前中国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从理论上廓清实践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奠定价值论和认识论基础。关注和提倡社会学研究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科学属性。因为任何理论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而特定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可能就构成某理论赖以成立的条件之一。因此,提请重视时代和民族的差异,非但不会妨碍研究的科学性,反而有助于厘清理论的适用条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实践在时代性和民族性上的差别,遂使许多问题、理论、方法和模型尽管在西方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却不完全切合中国社会实际和实践的需要。这样一来,如果单纯强调理论对话而忽视中国社会实践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研究规范和理论对话就有沦为精致的仪式和套路的危险。这就回到了实践观点对社会学研究提出的“人民性”要求。基于社会实践的人民性,学术研究不能沦为少数人孤芳自赏的雅事,尤其是社会学研究,必须服务于普罗大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对社会实践尤其是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倡行学术规范,有利于全面、深入、连续地吸收先进研究成果,薪火相传地把学术研究推向前进,其意义不容否定。




迈向实践的中国社会学

在当前,中国社会学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指导,增强实践自觉,主动围绕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

实践自觉作为学科建设的新基点。增强实践自觉的主张不仅把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而且精确地指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中的缺点、痛点和难点。相应地,未来学科建设则需要以实践自觉为新的基点,以服务实践为方向、以扎根实践为方法,积极回应时代呼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立足中国实践回应时代呼声。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方面对理论创新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就决定了加速推进社会学中国化和时代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没有完结的任务。而其中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无疑是要增强实践自觉,坚持从实践出发、为实践服务,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动面向人民需求的最前沿,这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方向。

以实践为思想武器提高科学性。离开实践和对实践的自觉,不可能真正实现思想和理论的逻辑化,自然也就没有科学化。总之,增强实践自觉,对当前中国社会学来说,不仅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方向,而且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方法。提倡实践自觉,是抓住了学科建设的根本。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学科的科学水平难以提高,所锻造的思想武器也将失去锋芒。

依托实践丰实人民性。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来说,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科属性和分工决定了社会学在涵育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推动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和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学主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社会学自恢复重建以来的40余年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富有实践精神,但实践意识的表现有高低起伏。就当前来说,学科建设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增强实践自觉,即立足于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实践,努力回应时代需求,同时不断提高科学性和人民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