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道剑门行三:下天梯穿石笋峰过一线天返回剑山峡谷

 追梦文库 2022-11-29 发布于天津

猿猱道险不敢爬,鸟道人多无法攀,我和老伴只能站在百米开外的叹关台上,仰望那两条犹如缠绕在铜墙铁壁上,飘带般的猿猱道和鸟道,在心中默默地为敢于挑战奇险猿猱道的人点赞,为能花时间挤上陡峭鸟道的人加油!我看了一下手机,正好是下午13时整。

我在叹关台上慢慢地扫过猿猱道和鸟道后,再次看到了峙立在绝壁右翼的石笋峰全貌。从这个角度细瞧石笋峰,这座高约近80米,相对独立的山峰,既像直立于天地间的巨型石笋,又似以天幕当纸,状如正在书写天字的巨大毛笔,让人暇思。

叹关台上凭栏俯视,在如绿云一样的山坡上,除了一条条蜿蜒曲折,时续时断小道缠绕在山间外,还隐隐约约地能见到散落在山丘之上的几处村庄,绿荫丛中的星点民居。那丝丝的薄雾,笼罩着下面的幽静的山谷,显得有些神秘莫测。

由观光车道转向了通往梁山寺的山中小道,拾阶而蹬大约50余米后,就踏入了沿大剑山悬崖绝壁而建造的石板路。往后望,这条石板路,如同通天石梯一样开凿在半山腰上。上面不远处,突出的山崖上有一大洞,蜀道从洞中穿过,这就是大穿洞。

朝前看,被踩得有些光滑的千年古老蜀道,蜿蜒地顺着山岩通至崖底。我们没有再上山,而是沿着当年李白、杜甫等人走过的小道,向剑门关的南门走去。沿途山峰奇绝,危岩垂悬,山路险要,峡谷深幽,山上怪石嶙峋,砾岩石径陡峭曲折。

越是往下行走,蜀道越是崎岖,迎面所遇到的游人,无不是攀爬得汗流满面,气喘嘘嘘。还好,我和老伴是自上而下地前行,倒显得有些休闲和惬意。顺坡走了一会,前面就是倚崖高耸的石笋峰。在崖峰相峙的底部,留有一个狭长的贯通洞。

我们穿过逼趄狭窄的石笋峰山洞,就走在了一段呈现斜状岩层,名为仙女桥的石阶步道中。道旁裸露着布满鹅卵石的山崖上,长着一簇簇的龙须草,在山风里飘动着。而在蜀道与观光车道之间的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杂树林,相互间只能听到声音在空山中回响。

继续前行,看到在这一路的山崖上,镶嵌有十余通的石碑,碑上是前人留下的“剑阁七十二峰”,“天下雄关”,“第一关”等碑文石刻,让人有点目不暇接。有的石碑因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无法辨认,已经在历史的长河湮灭了。

我边欣赏,边漫步走过碑刻路,再次攀登上高高的石阶梯。在阶梯的顶端,一块巨大的岩石斜靠在巍峨的山崖上,又形成了一个像鱼嘴样的山洞。我们一鼓作气地登上了石梯后,在洞口停留片刻,就钻进了山洞。洞子不长,我们几步就走了出去。

记得20多年前,走这条剑门蜀道时,并没有发现鱼嘴洞,可能是后来才有的吧?钻出了鱼嘴洞,慢走几步,脚下就是直下的天梯,山高路险,危崖高悬。我拉着老伴,由陡坡呈七八十度,约有100多个台阶的天梯,左手攀扶着嶙峋的崖壁,慢慢地向山崖下走去。

下了登天之梯,面前再次出现了奇观:但见两崖对峙相倚,只留有一条缝隙。入内抬首仰望,广垠的天空变成了一线天。双手撑着两旁的绝壁,下了几十级台阶,来到一处宽敞的天井,里面有几只石橙。坐橙回望,顿生“以手扶膺坐长叹,畏途谗岩不可攀。”之感慨。

走出天井,路边有一处裂开的崖缝,很窄、很陡、很高、很深,我试着往里走,只能侧身而行,就像要将进入的人夹扁,这也是古蜀道上的一道景观:夹扁石。我怕再往内走,到时卡在山岩之间,就慢慢地退了出来,好在这不是条必经之路。

在夹扁石的山崖旁,是蜀道的主路,还是蜿蜒向下。道路边的绝壁形态,和前面的我所看到嵌满鹅卵石的垂崖有些不同:它壁立千仞,色呈赫褐,全由坚硬的砂砾岩层组成,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绝崖上,有一根碗口粗的葛藤从百米高的岩缝中垂下来,和大地连了起来。

站在此处,向南眺望剑门关,但见那绵亘百里的陡峭石壁,在关口时反向延伸,组成了一座天然城郭,而关楼恰巧成为闭锁城池的门扉,两者结合得浑然一体。目光越过关楼,远处的川陕公路如同丝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剑门关古镇状如棋盘,古建民居,错落有致。

踏着石阶梯下了50余米,右面的山梁上出现了一片绿得如同翡翠的密林,林中掩映着一座白墙灰瓦的山庄。我和老伴穿过树林,来到庄前,但见庄门微闭,门头上悬挂一匾,上行草书“梅园”两字。我上前轻推门扉,探头瞅瞅,并无人影,显得十分静谧。

不忍打扰这块寂静之地,退出了梅园山庄后继续下行。不一会儿,在前面的山崖处,出现了约6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从右侧的石台阶下去,眼前是个人工建造的奇异山石景观。仔细观察了一下,原来在巨大的景观山石内,隐藏着一座4D影院。

我们没有进影院,从左边绕进去,见到在一大片山岗上,散落着一些高约3至5米,灰黑色的礁石群。信步穿入,不一会就觉得有点迷失方向。转了几圈后才走了出来,看到一块礁石前立有标示牌,才知道刚刚进入的是诸葛亮的八卦石阵,难怪如此!

再次绕过观景台,一路下行。这里是个岔路口,我看了看路边立的指路牌,上面用箭头标示着两条道路前行的方向:一条路是直行南下,前往的是天梯峡栈道和剑门关楼;另外一条小道向左转,经过成片茂密的翠竹林,通向了竹林深处的古炮台。

我和老伴当然要去参观古炮台,便按箭头指引的左方向,钻入了翠竹林。在遮天蔽日的竹林内,我俩三转两转地就到达了古炮台。炮台的东面,是耸立于绿树丛中,高达百米的崖壁。炮台上,则摆放着一架被封口的火炮,炮口正对着关楼。

在古炮台逗留约10分钟后,我们依旧走回到岔路口,沿直路下台阶,由北向南漫步而去。大约行走了100多米后,在几座10几米高的岩礁环围下,又出现了新的岔道,路标显示:一条左转,通向天梯峡栈道;一条右转,行至剑门关楼和南门出口。

我和老伴看了看前往天梯峡的小道又高又险又窄,便打消了出去的念头,老老实实地奔向剑门关楼。14:20分,我们终于踢踢踏踏地下完了阶梯不断的剑门古蜀道,再次进入大剑山峡谷之中。跨过雷鸣索桥,汇入了熙来攘往,接踵并肩的游客中。

来时,从南门而入剑山峡谷。现在,我们由北向南依次递进,反向看到的景色则有所不同:峡谷里,剑溪中,生长着茂密的绿树林,布满了从两边的绝壁上滚落下来的大大小小灰色岩石。翠叶掩映着灰岩,将前面的剑门雄关衬托得更加巍峨壮观。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缓步登上通向剑门关楼的台阶。路的左侧,岩石为栏,朵朵雪白的山花,夹杂在绿叶丛中,在轻拂的山风里烂漫地摇曳着。路的右边,绝壁似墙,片片彩色的枝叶,涂抹上深春色泽,给游人的眼睛中增添了古道神韵。

有点气喘吁吁地再次驻足于剑门雄关前,放眼仰望:除了在关楼的第一层依然悬挂着“天下雄关”的木匾外,在第二层上还挂着“眼底长安”的牌匾。内侧的石墙上,还有一幅“风月无边,北望秦川八百里;江山如画,万古天府第一关。”的楹联。

的确如此,陕西和四川从古至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我的家乡汉中,不论是方言、习俗、饮食等,都和四川趋同。同是青山秀水,同是天府之地,同是川味浓厚,两处山川相连,秦巴相依,到四川旅游,没有一丝的违和之感。

仰望关楼,思绪万千:山河壮美,山川秀丽,山色旖旎。古道,古关,古城,向我们默默展示千年的古韵;剑溪,剑谷,剑山,让我们细细聆听历史的回音。猎猎旌旗中的金戈铁马,在剑门关里演绎出千年传奇;漫漫蜀道上的文人骚客,在剑门关中留下了万世佳作。

穿过巍然屹立的剑门关,在心心念念中,跨过小小的剑溪,来到了剑山下最为古老的蜀道上。想当年,我和老伴第一次游览剑门关美景时,就是穿越石笋峰后从这里走出了剑门关的。这条古蜀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风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不让踏入。

走回正道,见不远被绿荫遮蔽的山洼里,露出一条红锦镶边的酒幌子,绣有“剑门过关酒”几个金字。沿着幽长的小径,在青枝绿叶中潜行进入,原来是三间房的木酒屋。酒屋的山墙上写有李白《蜀道难》诗句,旁边放有酒坛,地上堆满喝摔碗酒后留下的碗渣。

我已经过了剑门关楼,自然是不用再喝过关酒了,呵呵。离开木酒屋,继续在剑山峡谷中闲庭信步,道旁有一座蜀帝刘备在马前站立的石雕像。或许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刘备策马过剑门关时,因剑门蜀道十分难行,身体疲惫,曾在此驻马休憩片刻。在石雕像拍了几张照片后,依旧顺着峡谷蜀道走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