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司胡同:科学的圣地

 胡同里的溜达 2022-11-29 发布于北京

兵马司胡同在缸瓦市教堂的南边,早年间的西城兵马司衙署就设在这条胡同里。

明朝初年,京城设有东、南、西、北、中五所兵马司,其职能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加城管,外带疏导交通和防火防灾,司长官居六品。

老地图|兵马司胡同

15号院是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旧址。

手绘位置示意图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西南五十公里的一个山村的土山上,诞生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裴文中、贾兰坡、杨钟健一行的考古小组,历经几年孜孜不倦的发掘,在这一天发现了距今约七十万年前的村民——“直人”(直立行走的人种)的头盖骨。那个小山村就是今天的周口店,七十万年前生活在当地的村民被冠名为“北京人”。去年夏天还来过这里,和先人们的居所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比此前英国人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尼安德特人化石提早了五十多万年,更重要的是,填补了当年科学界所认知的人类由“南方古猿—能人—直人—智人”进化而来的生命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令人痛心的是,1941年抗战期间,北京人头盖骨在转移至美国博物馆保存的途中神秘失踪,至今仍是全世界关注的未解之谜。参与发掘工作的科学家们对此更是心痛万分。

图为现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复制品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内有一处科学家陵园,裴文中、贾兰坡、杨钟健等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就安葬在这里。科学家们生前曾相约死后就安葬在这座土山上,他们要亲眼见证北京人头盖骨回到这里的那一刻。

下期预告:

馓子胡子、背阴胡同(清王府系列之二):洵贝勒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