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这样构建的(转)

 宇闻休闲书苑 2022-11-29 发布于山东

清末民初,洪洞贾村人景大启在山东观城、茌平等县任典史,当时还有一名洪洞人刘子林也在山东为官,景、刘二人相商后,遂起创修古大槐树遗迹之意。

二人在山东募得纹银390两,寄回洪洞托人维修广济寺残存之塔基,并修建古大槐树纪念亭,然而未等工程完工,银两耗完,创修大槐树遗迹之事只好停顿。

恰好此时曾在河南确山、登封等县任知事的洪洞人贺柏寿致仕还乡,又募得钱300余吊,使得创修大槐树遗迹建设继续进行。

民国二年(1913年),三人完成了包括大槐树、碑亭、茶室和牌坊在内的遗迹创建,从此“洪洞大槐树”开始有迹可寻。而在此之前,自认是大槐树移民后裔的他乡客来到洪洞,虽有“不胜故乡之感”,但无处可觅先祖出发处,只能站在汾河边上“抚景流连”。

创修大槐树遗迹的景大启在确定地点时依照的依然是“故老之传闻”,他在《重修大槐树古迹碑记》中说:“古大槐树子在敝庄广济寺之西,即世所谓迁民处也。”

不仅仅是正史没有记载这一事件,就连移民的发生地洪洞,在从明至清所修的六个版本的县志中,也都对大槐树只字未提。

“传说进入族谱,便成为可信的史料,族谱所说再被采择进入正史或者学术性著作,历史就这样被亦真亦幻地建构起来了。”(赵世瑜)

在这样的潮流中,众口相传的“洪洞大槐树”迅速被纳入到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来。洪洞地方的知识精英利用自己手中的文化权力,对传统的资源进行再造,他们希望把大槐树从一个老家的的象征,改造成为一个国族的象征。

民国六年(1917年),大槐树第一次出现在了洪洞县志中,在其卷七《舆地志 古迹》中,“大槐树”等条记为“新增”, 即:“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因历年久远,槐树无存,寺亦毁于兵燹。民国二年邑人景大启等募赀竖碑,以志遗迹。”

《洪洞古槐树志》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呢?

民国十年(1921年),景大启又编撰了《洪洞古槐树志》百余本行世。

1921年,山西的同盟会会员赵戴文在为《洪洞古大槐树志》一书做序,但是让他遗憾的是,这样的一场移民运动“但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

十年(1931年)后,洪洞人柴汝桢在旧志基础上重新编撰,汇为《增广洪洞古大槐树志》一书,时任洪洞知县的柳蓉为之撰写序言,再一次把大槐树与蒸蒸日上的民族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无数的人都心系大槐树,“何以故,种族观念使然也……现值大同世界,一本散为万殊,四海皆是同胞,民族合群,共同奋斗,异族罔感侵略,同种日跻富强,遐迩交称曰:古大槐树关系种族,杨国争光,晋乘生色。”

自民国以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洪洞大槐树移民几乎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任洪洞县委书记王德贵与县委副书记刘郁瑞,确定整修景大启等人留下的大槐树遗迹,建设一个大槐树公园。“大槐树公园”就是靠他俩运筹兴建的。

要建公园,不能只有祖堂亭榭,还应有谱牒、碑文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刘郁瑞想出了征集的办法,他手拟了《征集洪洞县志资料启事》,并在《参考消息》发布。

1982年8月,洪洞县志办在《参考消息》上发布了一则三百字的启事,征集古大槐树迁民资料。

1984年底,大槐树公园于民国初年景大启等人创建的大槐树遗迹处落成,除了修茸原有的建筑碑亭、茶室、牌坊和经幢,又新建了祭祖室、望亲亭、迁民壁画、大门等建筑。事业单位“洪洞大槐树公园管理所”同时成立。

1986年11月,林中园、张青等人在21省市、四百多个县(市)的大槐树后裔寄来的家谱和碑文资料基础上,编成《洪洞古大槐树志》一书。令“但不见诸史”的“洪洞大槐树”的历史叙事变得丰满起来。

张青,洪洞县志办主任。历经30多年艰苦努力,做出了较为详尽的统计:从在明初洪武至永乐的50年间,从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的移民运动达18次,有汉、蒙、回、满四大民族参与,大槐树的移民始祖姓氏为1230个,直接移民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陕西、安徽、江苏、甘肃、宁夏、广西、湖北、山西等18个省(市),600多个县份。而后经过历代转迁,大槐树的移民又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总人数超过两亿人。

“大槐树已经不再只是山西移民的家园象征,而成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意义被提升到团结民族、抵御外侮的高度,成为现代民族主义话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在“大槐树”成为中国移民史上最为闪耀的关键词的同时,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无数的大槐树后裔,都在一次次发出疑问,为何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广泛的移民运动,却不见诸于正史的记载?大槐树移民到底是一场真实的历史事件,还是一部被建构的历史?为何数以亿计的人,都把“洪洞大槐树”作为遥远的故乡?
最有研究价值的是赵世瑜的《说不尽的大槐树》2018年3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