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73 篇原创文章 - 所以买书是为了阅读,不是摆在书架上当神明一样供起来,正如韩非子说的:「智者不以言谈教,慧者不以藏书箧。」 意思是说,真正有才智的人,是不会用空谈来说教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用箱子来藏书的。这便是古人说的「智者不藏书」。 不过很多人已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智者了,但凡自诩为爱书人,家里不免收藏几套书,一来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来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有事没事站在书架前发呆。 我也不例外。 不过我要说的藏书,不是藏书家韦力那种每年花600万收购古籍善本的藏书,也不是整天盯着孔夫子拍卖价的「淘宝式」藏书,而是一般人花钱都能买到的书。 这类书,我认为以下五种才值得收藏。 ![]() 不过这样的书不多,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我同一本书买两本的有《忧郁的热带》、《金瓶梅词话》、《红楼梦》、《王阳明哲学》、《共产党宣言》和《金蔷薇》等。 如果你有读过两遍以上的书,不妨多买一本放着,这样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上面划线、写批注、折角,不用担心书读烂了不好收藏——实际上这样的书更值得收藏吧! ![]() 当然,为了纯粹装门面而藏书的话,少不了一两套精装的古籍经典。 你若买不了二十四史,就买前四史,买不了儒学十三经,就买四书五经,或买一套二十卷本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 如果不是做学问,一般人就只是拿古籍经典当作摆设而已,读不读没多大关系。 你真想读的话,就随手拿来读,不过你一年到头也读不了几本,就以收藏为主好了。 总之,家里藏有一些古籍经典是必要的。 ![]() 假如你想收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集,就直接买人民文学二十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或者上海译文绿皮九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而不是零散地买不同出版社的版本。 比如《罪与罚》你买的是浙江文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买上海译文的,《白痴》买的是人民文学网格封面的,摆在一起花花绿绿的,版次不同,开本不一样,就很难看。 当然,这是从收藏的角度看的。从出版社口碑、译者水平等考虑,外国文学译著还是选人民文学、上海译文、译林等出版社,买书收藏还是买同一出版社的作家全集更好。 ![]() 如果你跟别人说自己喜欢读书或者喜欢藏书,连四大名著都没读过或者没买过的话,就说不过去了。不过在我眼里,《金瓶梅》同样重要,就暂且把它们叫做五大名著吧。 我认为不管你有没有藏书的习惯,家里一定要有一套五大名著,至少有四大。《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很好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做活动三四十块钱就买得到。 至于哪个版本更好,《红楼梦》和《金瓶梅》就有讲究了,我曾写过两篇文章:《<红楼梦>哪个版本最好?》和《读<金瓶梅>,哪个版本好?》,仅供参考。 不过《金瓶梅》一般人是舍不得买的,也比较难读,很少有人读得下去。一套正版的《金瓶梅词话》在600元左右,加上繁体竖排和夹杂原滋原味的俚语,阅读难读不小。 ![]() 作为一个读书人,读一读这些马列经典是没有坏处的。当你苦心研读《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定比读余秋雨、安妮宝贝的书有收获得多。 当你看到书架上有几排马列经典著作时,就有一种庄重感,尤其认真读了之后,你慢慢地就不再有阅读通俗小说的欲望,更别说一些肤浅的畅销书了。 我把这类书叫辟邪宝典,一切妖魔鬼怪的书在它面前没有立足之地了,这种感觉就像我一个人夜里走很远的山路,为了给自己壮胆,一遍又一遍地背《正气歌》一样。 ![]() 所以,对于藏书这件事,我的态度一直在改变:我不想拥有太多的书。 现在买进新书,我就把零散或不想继续持有的书处理掉,尽可能让手上的书越来越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