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速收藏 | 中医“肝病”的辨证和用药特点

 tnj660630 2022-11-29 发布于江苏

陈忠仁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陈忠仁先生学习中医“肝病”的辨证及用药特点。

01

肝病辨证要点

肝气、肝火、肝风同出一源。

肝主疏泄,如肝气抑郁,则可发生胁痛、郁证、胃脘痛。由于肝气郁滞本经和侵犯脾胃,从而引起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失调。

肝气上逆,扰乱心神而心悸、不寐,惊则气乱而致厥证。肝气流窜少腹膀胱,影响膀胱气化而成淋症(气淋)。下焦气机不利,寒湿内生,使睾丸肿大成疝。于是形成肝寒之象。

气有余便是火,如火性炎上,热盛生风,则肝阳上亢而致头昏、眩晕、耳聋耳鸣、鼻衄;如肝风上扰则形成中风、癲痫等证,但往往成火相煽为患,故临床多见夹痰夹湿。

必须分清血虚生风与阴虚生内热。

肝血不足,血虚生热生风;肝阴亏损,阴虚生内热。

上述虽然均导致头昏头痛、虚劳、失眠多梦等证,但前者无阴虚症状,而后者在肝血虚基础上出现一派阴虚症状。

因肝肾同源常常表现为肝肾阴虚,故治疗时一个以补肝血为主,一个以养血滋阴清热为主,如见生风,则宜养血祛风。

肝与其它四脏关系十分密切。肝的虚证和实证都与其它四脏有密切关系。

由于心生血,而肝藏血,所以常见心肝血虚。又因肝肾同源,故肝肾阴虚。

在病理状态下,肝气横逆则犯脾胃,肝火上扰则冲心犯肺,肝气下窜则影响下焦——肾与膀胱的功能,肝病波及到胆则肝胆同病。

以上说明肝与各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02

肝病用药归类

一、按药物性质

补血药:当归、首乌、阿胶、龙眼肉、丹参、鸡血藤胶、白芍、生地、枸杞

疏肝药:柴胡、香附、郁金、香橼皮、甘松、佛手、川楝肉、薄荷、延胡索、灵脂、青皮、代代花、枳壳、陈皮、绿萼梅

镇痉熄风药:羚羊角、玳瑁、钩藤、天麻、石决明、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珍珠母、朱砂

清肝药:龙胆草、夏枯草、菊花、山栀、谷精草、密蒙花、苦丁茶、青葙子、鸡冠花、决明子、夜明砂

二、按寒热虚实

补肝药:枸杞、北五味、乌梅、山茱萸、菟丝子、首乌、当归、白芍、沙苑蒺藜、鳖甲、龙骨、牡蛎、木瓜

泻肝药:郁金、桃仁、青皮、莪术、沉香、香附、木香、延胡索、山栀仁、川芎、川楝子、赤芍、白蒺藜、佛手、钩藤

凉肝药:龙胆草、胡黄连、羚羊角、夏枯草、石决明、青蒿、菊花

温肝药:肉桂、桂枝、吴萸、细辛、胡椒、骨碎补、菟丝子、艾叶、山萸肉

三、按立法选药

补血:当归身、白芍、首乌、阿胶、潼沙苑、菟丝子

活血: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

祛瘀:红花、桃仁、泽兰、茺蔚子、王不留行

舒肝理气: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路路通、玫瑰花、柴胡、青皮、枳壳、香附、延胡、沉香

清肝:丹皮、黄芩、山栀、夏枯草、青黛、牛黄、龙胆草、芦荟

温肝:肉桂、仙灵脾、艾叶

镇肝:菊花、钩藤、天麻、桑叶、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玳瑁、羚羊角、珍珠母、淡菜

四、按症状选药

目赤:青葙子、蒙花、木贼叶、菊花

目糊:羊肝、菊花、石斛、枸杞子

癥瘕:鳖甲、昆布、海藻、山慈姑、三棱、莪术

疝气: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乌药、厚朴

拘挛:木瓜、淮牛膝、川断、生白芍

月经过多:乌贼骨、血余炭、陈棕炭、侧柏炭、炮姜炭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内科脏腑证治述要》,陈忠仁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6。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