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家男人爱守旧例,婚前旧例是在房里放2个女人,婚后的旧例是啥

 小涵读书 2022-11-29 发布于辽宁

有规矩按规矩办,没有规矩按惯例办。这是大多数人做事的行业准则。

荣国府内,无论是王熙凤还是贾探春,在处理日常事务时都会遵循这个基本原则。

  


贾母给薛宝钗办15岁生日,王熙凤张罗前找贾琏商议,贾琏让她按照林黛玉过生日的标准办。

赵姨娘的哥哥死后,想跟女儿贾探春多要20两银子,贾探春按照祖宗的惯例办理,没有多给一分一厘,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贾家入不敷出,王熙凤和平儿私下谈心时,明确说道自己按惯例办难以为继,非常担心贾家遭遇大事。

所以,没有规矩的时候按照旧例办事,是贾家人的“行事准则”。

时代不同,旧例往往具有滞后性,容易与当下的情况产生矛盾。

贾家男人的两个旧例就非常具有典型性。

旧例一,结婚之前,房里先放2个丫环服侍。

《红楼梦》第65回,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说起贾琏的情况看,透露出一个奇怪的旧规矩:

“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二爷原有两个,谁知她(王熙凤)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爷们是男子的统称,未娶亲之先就是没有结婚之前,在自己房里先放两个人,是指两个未婚丫头服侍。

贾家的这个旧规矩其实是预先给男主人准备婚后的小妾。

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贾母得知情况,大为不解地说过这样一番话:

“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红楼梦》第78回)

王夫人听完之后马上附合说贾母选的人不错,只是晴雯变了,与她无关。

由此可知,男主人未成婚之前的2个丫环,其实是“房里人”预备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如此,传宗接代也是如此。

所以,男主人婚前的2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来当男主人的“房里人”。这样的“房里人”经受了生活的磨砺,懂规矩,有感情,是保证家庭稳定的重要方法。

旧例二,结婚后,男人可以像馋猫一样寻花问柳。

《红楼梦》第44回,王熙凤过生日当天,贾琏趁着王熙凤喝酒之际,私下与鲍二媳妇幽会,虽然重重设卡,但最终被王熙凤抓了现形。

  


此事闹到贾母面前,王熙凤本以为自己占了理,没想贾母说出这样一番话: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

众人听完之后都笑了。

贾母所说有三层含义:

一是当时社会上男人都是这样的人。

二是贾琏年轻,像馋嘴猫,不是要紧的事情。

三是贾琏可以寻花问柳,王熙凤不能吃醋。

贾母为何这样说?因为这是“旧例”。

事实上贾家的男人都是这样做的。

宁国府的贾珍不仅与儿媳妇秦可卿闹出丑闻,还与尤二姐、尤三姐两人之间不清不楚;

荣国府的贾宝玉没有结婚就与袭人有了云雨情。

贾蓉戏称两府是“脏唐臭汉”。

贾家男人们守的“旧例”,其实是一种没落。

贾家历经百年,许多好的旧例,后人都没有遵守。

比如习射,贾珍组织的活动,最终变成聚众赌博;比如读书,贾宝玉读的都是闲书、杂书。

所以好的“旧例”没有严格遵守,坏的“旧例”一样没少。

贾家为何会出现这种选择性的遵守旧例?因为有旧例中有好有坏,有善有恶。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人性本恶,从善不愿意如流,从恶愿意随波逐流,所以贾家男人遵守旧例时,往往会有选择性地遵守。

于是,应该遵守的旧例没人去做,可以纵情纵欲的旧例则一代一代得以延续。

去善守恶的背后是没落,奢侈的背后往往是罪恶。

  


贾家男人守旧例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个自我毁灭,自甘堕落的过程。

当堕落有了守旧例的“挡箭牌”后,一切都变得名正言顺,变得顺其自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旧例”经历不绝,但百年富贵的贾家一族却日益没落,最终在一群守陋习、守旧规的人的掌控下,落入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