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行动……

 渭水润木 2022-11-29 发布于陕西

持续

行动

至今记着陈老师的开导,关于如何突破心理障碍而能有效交往的问题,他说这都与“过于关注自己”有关。他解释道,人际交往原本就是一次平等的信息交换,如果心中有“阻隔”,大多是在对等关系的感知认定上发生了错位,不是将自己看得过高,就是看得过低,而无论高与低,又和患得患失的心理紧密联系,本质上反映的是我对自身“羽翼”的过度关注。当所有关注点都集中在“我”时,“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置于内心的不断审查和检点中,这种“审查和检点”犹同一条条锁链,阻塞话语,束缚手脚,禁锢思维,最终让人变得“一言难发”、“寸步难行”,给正常的人际往来带来灾难。

老师的提醒让我茅塞顿开,内心的困惑云烟第一次得到醍醐灌顶般的驱散。至于解决办法,陈老师说,要学会把“关注点”进行适度调整,放在你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上,想要沟通的具体信息上,同时,要知道表达的过程就是意义,沟通的完成就是价值,要学会放下对得失的丝丝牵挂,要懂得抛却对目的的牢牢执着,要明白:行动本身就是最崇高的奖赏!

十多年来,陈老师的话一直被我记在心里,并在生活中一次次完成对自己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的改造和提升。回头来看,不光是人际交往的障碍需要这样突破,所有的人生难题似乎都能用类似的原则去破解:努力行动但不执着,积极争取但不强求,“尽人事,知天命”,“但去耕耘,莫问收获”,虽不问收获,但收获却往往不期而至。

辨喜说,“让我们持续行动,无论发生什么都履行我们的责任,并随时准备奋力拼搏,那么,我们必当看见光明”。

坚信光明就在彼岸,而行动就是那座抵达彼岸的桥梁。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读书 ·思考 ·修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