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系列全国评选表彰参选:戚思翠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11-29 发布于江苏
·
 听雨的境界(散文)
 戚思翠
            
           无论春夏秋冬,苍穹都赐予人类的精灵——雨。她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滋润哺育着万物生灵。
雨,俨然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于天地间挥毫泼墨,镌刻诗行;雨,酷似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天地间随意弹奏着流动的弦律,演唱着无比妙曼的天籁之音。雨,既不求荣华富贵,又不着饰装扮。她,自然淳朴而美丽大方;她,庄重静籁而无拘无束。聆听雨声,令人心醉。
春天的细雨,天真、浪漫、温柔。她既像稚嫩孩童无邪、纯真、质朴的嬉闹声,又似大自然母亲温甜的甘乳,滋润、抚慰、复苏着大地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春雨,有花开的声音,有甜蜜的希望。一如杜甫诗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文尔雅、含情脉脉,轻盈洒脱;丝丝缕缕、洋洋洒洒,入心润肺,无限美好。置身于春雨中静听,心情会像春天一样诗意妙曼,和春天一起拥抱诗与远方。 
夏天的雷雨,浮躁、狂妄、粗暴。既像性急、火爆、野蛮者的呵斥声,又似竟争年代征途上催促奋进的战斗号角,总令人早作准备,抢抓机遇,争分夺秒。这雷阵雨呀,来去匆匆,雨势凶猛,如舞霹雳,似黄钟大吕,将大地万物洗刷一新!而雨过天晴后“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美景,又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祥和、温湿的快乐感。夏天还有一种雨也是比较温柔的,既无狂风又没雷电,易让人产生错觉在春天,这么不紧不慢地静静地下着,仿佛就是一场天然淋浴呢,给忙碌劳累的人们送去最温馨最惬意的凉爽。
秋天的绵雨,淅淅沥沥,不急不慢,平和成熟,缠绵不断,意味深长。她既像痴迷少女多情、惆怅、哀怨的叹息声,又似失意者孤寂、迷茫、期盼的眼泪。深秋之雨,为累累秋实奏鸣了一支美妙的丰收乐曲,萧瑟之凄美,亦楚楚动人。绵绵不绝的秋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场秋雨一场寒。警示人们,时光飞逝,唯有珍惜。有了秋雨,才有希冀与收获。其实,听雨也有思念的惆怅,忧伤的迷茫,一场秋雨,无可奈何,花随雨落去,一地落英缤纷,一遍流殇,勾起风尘深处的浅痕,遗梦千年。 
冬天的冷雨,貌似冷漠无情,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自由飘洒。她既有冷峻严肃的外表,又有热情似火的内心。她就是纯天然“清醒剂”,更是一位神圣的使者,任重而道远。数日冬雨后,便将残暖、阴霾驱赶干净,迎来清新可喜的冬,骨感迷人的冬!北方有瑞雪兆丰年的谚语,南方应该是好雨兆丰年”吧。但有时候,冬雨颇显寂寥冷峻、咄咄逼人,既像留守女子孤苦、封闭、冷漠的怨叹声,又似“叛逆者”愤恨、不平的心境。宛如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里的所言:“今年冬天特别地雨多,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地下,只是蜘蛛丝的一缕缕地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但笔者更喜欢宋人范成大诗句“何事冬来雨打窗,夜声滴滴晓声淙。”因为冬天很短,春天很快会来。 
遂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写过一篇《听雨,看得见世界》。他详细地描述着听雨的感觉:“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而“宋末四大家”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跌宕回旋之意境,可谓是对人生最精准的概括。
毋庸置疑,下雨本是寻常的自然景象,雨中感受,也不过是人内心情绪的折射。作为文人,大都喜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看起来似乎风雅入世,实质上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儒家说教,无莫言先生“心如巨石,风吹不动”之气魄。其实,无论听何季节雨声,讲究的是一种心境:要心平气和、情致愉逸。如苏轼:“对床贪听连宵雨”;像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从聆听雨声中,去体味一种情愫、一种顿悟、一种超脱、一种陶醉。

作者:戚思翠,笔名:田心、草根等。江苏盐城人,自由撰稿者。于《世界日报》《侨报》《泰国中华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青年作家报》等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发表小文1600余篇。参加各地征文获奖证书70多枚。作品《藏在伏天里的爱》荣获江苏省第22届报纸副刊好作品散文类一等奖;散文《说说我经历的五个龙年》获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散文《在异地,咀嚼乡愁》获“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联赛金奖。小说《最后一次党费》荣获武汉《新传奇》“喜迎”征文赛一等奖,并入选其作品集;散文《故乡的秋》在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全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入选其书。散文《铁血丰碑》分别被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和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编入“红书”;散文《红色档案映耀“党史”》获常州市“档案映耀百年记忆”征文奖,并编入常州市档案馆《常州档案》杂志,同时荣获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散文《礼赞祖国》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散文《我跟父亲学插秧》,获亭湖区“文史亭湖”征文奖,且编入《文史亭湖》(2021卷);散文《崇文重医戚家庄》编入盐城市《盐都名村》;散文《芦花礼赞》被列入湖北孝感初中语文试卷。数十篇小文编入有关杂志书籍。座右铭:为梦而活,活在梦中。不图名利,享受过程。

 






网站编职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
执行主编:
周桃桃、周伟、周晓燕、艾琳、周倩、钟国强、陶美、曾燕、李兴国、王美、吴芸、云上烟、徐力桦、陶静、田心、周振华、李鑫(韩国)、管彤、朱桦、王龙飞、田元庆、田盛龙、郑大伟、戴维斯(英国)、邰鑫宇(新加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