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颜日记5 我们无法管理的困境,时间都去哪儿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一

 颜山水 2022-11-29 发布于陕西

很多年轻人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闹钟响了,迷瞪着眼睛一看,呀,7点了,慌不迭地起床,洗漱,来不及吃早餐,紧赶慢赶到公司,好险,掐着秒表打卡上班。

忙忙碌碌的一天里,领导安排的事情多又繁杂,好不容易干完,一看时间,终于可以下班了。

回到家,累得像狗,踢掉鞋子,窝在沙发上,叫个外卖,刷刷手机,追追剧,看看八卦,已经到了12点,再不睡觉,明早肯定起不来。

躺在被窝里,算算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钱包瘪瘪,年初计划要看的书,早已落了灰;年初报的班,买的课都还没学,唉,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一晃,又是一年。

这个场景你熟悉吗?我们就是这样,蹉跎了岁月,忽视了时间,待到雪鬓霜鬟,唯留遗憾和后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老时方明白。

不知是我们在游戏人间,还是时间在戏耍我们?

不知不觉间,黑发添银丝,皱纹爬上面。摊开手,两手空空;回头看,那个奋发图强的少年,早已不在,只剩下一事无成,原地踏步的中年人在生活的现实里,悔恨地叹息:早知如此,我不该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关于时间,我想和大家从以下几点来分享:

第一点:忙碌的真相:

给大家讲讲我女儿的事,用“既勤奋又懒惰”来形容她,真的是恰如其分。

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英语,预习课文;晚上要学习到11点,才能睡觉。

看着她用功的样子,我很欣慰,孩子终于懂事了,爱学习了。

可考试成绩出来时,我被啪啪打脸。

这么用功的孩子,成绩却很差。

问题出在哪里呢?

通过细心观察,我终于找到四点原因:

一是假努力:看似学习,实则神游天外,一个单词抄写20遍,还会默写错,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手动心不动。

机械地动作,不能代表大脑的记忆和运转,所以她记不住。

二是临时抱佛脚:明天就要考试了,晚上才开始挑灯夜战,背历史事件,看模拟试卷,背公式。平时不积累,眼看着没时间了才着急,想到还有很多知识点都没弄清楚。

这样的“提高效率”,用一晚上时间记忆一学期的知识重点,以为就能胜券在握,怎么可能呢?

三是一心二用: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数学题,嘴里还跟着音乐哼着歌,脚还不自觉地打着拍子。这样的状态,把结果算错,简直是太正常的事情。

一个人对待一件事的态度是否端正,预示了结果是好还是坏。

四是捷径思维: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总想着花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最小的成本攫取最大的利益。比如:背作文,每次考试前,她都会很认真地背一篇范文,用做作文考试的模板,只需要把文章中人物换成“我”就好。

这样的作文,应付校内考试还行,一旦大型考试被发现,就是抄袭洗稿,不仅不得分,还会被判零分。

其实,写作文也好,作别的事情也好,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找出背后的逻辑,就像写故事:事件线,情感线,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写清楚,逻辑就很清晰。

一篇故事,要有三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把握最底层的逻辑,把内容填充进去,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也一样,总是渴望得到肯定和夸奖,而用表面的假努力遮盖自身的能力不足。

忙碌不代表成绩,也不代表态度,只是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不可能持久,因为没有正向反馈,会让人奔溃或者自我否定。

越忙越乱,越容易出错,犯错多了就会打击信心,一件本应该坚持的事情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在百度百科里这样说:我们之所以能思考,是因为思维能对物质生命命名,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为思所用。

有句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啊 ,选择一种思维,就是选择一条路,路对了,方向和目标就错不了。

和大家分享的第二点:时间的价值

高尔基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时间是不可逆的,没有人可以让时间停下来,哪怕一秒。

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不管我们珍惜与否,时间都会冷酷无情的奔跑,一直把我们带到死亡的边缘。

人为什么活着?来世间一趟,不是为了吃喝玩乐,而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父母溺爱,要啥给啥,孩子慢慢长大,变得胸无大志,毫无理想,整天游手好闲,胡乱游荡,交了很多朋友,惹出不少祸端,好在家里有钱,都能摆平。

好景不长,几年后,家里破产了,一贫如洗,朋友们做鸟兽散,就连最爱的女友也当众羞辱他。

满含屈辱的年轻人醒悟了,后悔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资源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好在,一切都不晚。

他只身一人来到里昂,隐姓埋名,发奋求学,整天呆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立志把时间追回来。

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长期努力下,年轻人用了九年时间,研制出“格林试剂”,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这个人,就是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用在哪里,成绩就在哪里。

这句话,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健身、运动、写作、减肥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技能也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

希望我们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不要被无用的社交和低质量的娱乐耽误了你的成长。

长此以往,我们一定会拥有另一个崭新的世界。

第三点:时间的奖励

郭沫若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在写作班认识一位老师,她清秀文静,但文笔极好,也很刻苦,做到了一年发表1400多篇文章在杂志和报刊上。

她的作品甚至被拿来做中学的阅读练习。如今,她除了写作,还组建团队,授课带班,教出了一大批活跃在自媒体各个平台的写手和学员,我也是其中之一。

每个人都羡慕她如今的成就和辉煌,很少有人知道她用了多少年才走到今天。

十年前,她只是个普通的销售员,可她因为太内向,就连这份一个月2000多块的工作都干不好。

想到远在老家的孩子,看到如今生活的窘迫,她不知道何时才能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

可是上天总会在人绝望的时候,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暗示。

在她最焦虑迷茫,看不到希望时,一张稿费单让她找到了另一条路,那就是写作。

原来,一直都爱看书写字的她,这么多年,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每天,都会抽空看书,写点东西,哪怕这些文字不会有面世的一天,哪怕寄出去的文稿从没有回音,她也没有放弃手中的笔。

人生那么苦,若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排解方式,沉重的压力会把人摧毁。

而写作就是最好的情绪梳理,高兴的,难过的,秘密的,都可以诉诸笔端,让纸和笔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报着这样的态度,她写了好几年,终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她看到了事业的曙光,透过眼前的无望照进心里。

她辞了职,专职写作,每天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就像村上春树一样,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天必须写4000字。

刚开始时,入不敷出,收到的稿费少得可怜,她只能靠老公那点微薄的工资来负担家里全部的开销。

日子过得很苦,但徜徉在文字海洋的她很快乐。写的多了,自然就写的好了,到第三年,她的文章就频频发表在各大媒体杂志上。有时,一期杂志会录用她的好几篇文章,无奈,她用了好几个笔名。

十年磨一剑。如今的她,早已出了书,开了公司,买了房子,有了团队,可现在,我仍然每天都可以在公众号上看到她的文章。

我想说,老师除了努力,坚持之外,还有时间给予她的奖励。

我们都知道“荷花定律”,一天开一小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那么你知道什么时候荷花开了一半吗?

是第29天。

第30天,就是荷花满塘。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沉淀和积累,这就是时间的馈赠和奖励。可我们有多少人,都在第29天放弃了,没有等到自己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这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作者说到这样一个观点:很多人把“没时间了”当做一把锁,而想要打开这把锁,只把目光钉在“时间”上是没用的。

所谓的“管理时间”是个虚假的概念。我们不能对时间说:“时间啊,你慢点走,等等我”,也不能让它快点走。时间用自己特有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要想改变生活,要想重塑自我,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三点:

第一:管理好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主宰,乐观积极的态度和马上付诸行动才是打开“没时间了”这把锁唯一的钥匙。

第二点:用时间积累知识,不要呆在舒适圈里,尽量多尝试自己觉得比较难的事,比如:啃一些难啃的书,做一些平时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三点:改变思维,增强能力,不要拖延有自学能力,能够终身成长的人。只有自己变强了,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稳健!

那么,你真的了解自己吗?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次重生,第一次是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第二次就是内心真正醒悟的那天,开启心智,唤醒沉睡的那个你。

下篇,我将继续和大家分享关于“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