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口服务人员扇市民耳光上热搜,群众敏感的点究竟是什么?

 扫地僧一一 2022-11-29 发布于江苏

有读者让我聊一聊政务窗口服务人员扇市民耳光的事。

不动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柜台内扇办事市民耳光,被人录下来了,然后上传到网友,引起了热议。

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打起来的官方没通报,官方只说打人的服务人员是临时外聘人员,事情发生后,已经被停职了。

官方以为这样说是在撇清责任,实际上是火上浇油,网友听到这样的答复后,情绪更激动了,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顶上了热搜。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管是企业还是企事业单位,一出事就喜欢拿临时工当挡箭牌呢?

原因很简单,用人单位是想告诉你,我们是好人,我们不可能干这样的事,我们也是受害者。

然后通过将临时工解聘、停职、处罚等划清立场和主体责任的方式,告诉大众,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以前这种方式还是能起到效果的,但网友现在已经不买账了。

不买账的原因是疲劳了,每次都是这一招,就没啥意思了。

这招没用了,那怎么办呢?

还是按老规矩办,不违法违纪的,该道歉就道歉,该整顿就整顿,违法违纪的按流程查办,不然还能怎么办?

但这事有个特殊的地方,打人的是政务窗口服务人员,被打的是来办事的市民。

这也是我想深入聊的点,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出门要戴口罩的时期,深入的聊一聊政务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关系,说穿了就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

毕竟“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初心体现,更是一种社会共识。

而服务也分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将政务工作者分为基层工作者和非基层工作者。

这里的主要区别,就是基层工作者要直接跟群众打交道。

基层工作者除了处理各种杂事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消化社会负面情绪。

大部分售卖产品的企业,都有客服,客服是干嘛的?

说穿了,就是消化顾客负面情绪的。

你找客服问问一些产品的信息还行,你向客服提问题,让客服帮你解决问题,他能解决吗?他解决不了,他没有那个权限,他的权限就是向上级反应。

但是他能跟你说,你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吗?不能,说了就是不称职。

顾客骂也好,扯皮也好,客服也只能受着,因为客服就是吃这口饭的。

基层政务工作人员,不管是街道办事处的还是窗口工作人员,只要是代表国家跟群众打交道的,给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的,从本质上来说既是服务人员,也是客服。

这也是基层工作和窗口类工作的政务人员,经常受委屈的原因,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吃了这口饭,坐上这个位置,就得面对这些。

群众不能要求人人都是雷锋,人人都是焦裕禄,这是办不到的。

在政务工作人员这个群体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既有混日子,也有脚踏实地为群众干实事的,还有把政务工作当成正常工作的,以及拿鸡毛当令箭的。

但群众不管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干这份工作,老百姓只知道既然你站在这个位置,干了这份工作,你就得有这个觉悟,就得把服务工作干好。

凭啥?我前面说了,因为“为人民服务”,在中国是一种共识,还是上下都要全力维护的共识。

服务人员可以服务的不好,但不能干出出格的事,出格就是失职。

作为政务工作人员干出出格的事,不仅是失职,还是在挑战这种社会共识。

大多数时候,办事的老百姓在面对政务工作者时,不仅不会摆谱,反而会很好说话,毕竟大家是来办事的不是来找茬的。

但有人故意、欺负为难来办事的群众。这个共识就起到作用了,群众能依靠这个共识来发声,来为自己站台,这是群众的底气所在。

我可以把话说的更直白一点,群众可以用这个共识来威慑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员。

所以紧急情况下,需要求助他人时,找谁最可靠?找有编制的。

因为对后者来说,挑战共识的成本太高,但对于临时工或者没有编制的人来说,这个成本和代价就没有那么高了,责任和义务是相等的。

说穿了,为啥临时工容易出事,本质上就是钱没给够。

而很多企业为啥总喜欢把脏活、累活、苦活都给临时工干呢,因为临时工、劳务派遣不仅便宜,关键时刻还可以做主体责任分割。

同时,这也是为啥网友对此类问题十分敏感的原因,因为这个共识是群众和政务工作人员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制衡工具。主体想用临时工的方式,来转空子,变相挑战共识,这是网友不能答应的事。

所以,一旦出现了这样的事,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有编制的,是故意的,还是错怪了,总得先拿到台面上聚焦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人在挑战社会共识。

那在这种社会共识下,难道基层工作人员就得夹起尾巴过日子吗?

只要不卑不亢,将问题解释清楚,态度端正,谁也不会没有事找事,也找不了你事。

政务工作人员里有混日子的,群众里也有不讲理的,遇到胡搅蛮缠的,遇到闹事的,可以报警,可以合理制止,但千万要控制情绪,不能动手,不能出现直接对抗。

我不是在让基层政务人员当沙包,我是在教你如何保护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就容易出事,出事就要丢饭碗。

毕竟挑战共识的,都不会有好下场。

老百姓不容易,基层政务工作人员也不容易。

在去掉身上的标签后,大家都是想把日子过好的普通人,谁也不比谁高贵,双方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鱼和水的关系,很多时候互相多理解一点,就会少很多矛盾。

但在当下这个环境,基层工作者需要与群众频繁打交道,这种情况下,矛盾难免会增多。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越是这种时候,基层工作者越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多做解释工作。

我们不谈初心,也不谈谁该谁的,谁欠谁的,道理很简单,岗位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还要岗位干嘛?

基层岗位就是用来解决基层问题的,干基层工作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琐事,就要面对各类有情绪没情绪的群众。

这话我不仅是对基层工作者说的,也是对每个职场人来说的。

岗位的存在意义是解决问题,是满足需求,而关系的本质就是看你能不能满足需求,满足谁的需求。

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都有上游下游。只有你的上下游关系紧密,关系和谐,你才能过得舒服。理解万岁。

如果现在没有想明白这点,总有一天会想明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