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姓”在胶东半岛不多见,海阳历史上有位贡生叫“来钟庆”

 胶东故事会 2022-11-29 发布于山东

“来”是一个常用汉字,但作为姓氏时却并不常见。

关于“来姓”的渊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来氏出自子姓,商之支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氏。”

虽然来姓在历史上出过若干名人,比如宰相世系表中收录的来恒、来济,但大概是由于人口规模较小,宋代修撰《百家姓》时并未将“来姓”列入。外界对于这个姓氏的了解并不多。

(▲来家洼村的位置示意)

在山东省内,来姓主要聚居于莒县、寿光等地,胶莱河以东的县市则较为少见。其中,冠以“来姓”的村庄,笔者暂时只知道海阳市的来家洼村。

来家洼村位于海阳市凤城街道辖区内。按照《海阳市镇村简志》的记载,明初,另一说为明朝末年,来姓从“小云南”来此定居,因建村于低洼地之处, 故命村名来家洼。

此后,随着其他姓氏(唐、于、李、姜、高、骆等)的迁入,来家洼的姓氏结构逐渐多样化(2002年时统计全村共72户,以唐姓居多),但“来家洼”的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更关键的是该村至今也依然仍有来姓人居住。

而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的记载,来家洼附近的八里孙家村亦有部分来姓分布。

除了来家洼、八里孙家之外,在海阳历史上还可以找到其他有关来姓的痕迹。比如,清代海阳县志中就记载了一位名叫“来钟庆”的贡生。

根据记载,来钟庆系顺治年间成为贡生(当时尚无海阳县,他具体籍属莱阳县还是大嵩卫?暂时不得而知,凤城周边不少村落都是由大嵩卫军户后裔建立,来姓似也有这种可能),后来曾担任濮州的训导(教职,从八品)。

按照明清制度,正途贡生(非捐纳的贡生)通常是从生员(秀才)中选取。一般而言,平民家族要培养出贡生,至少需要在当地有几十年甚至更久的积淀(第一代移民多忙于生计,无暇读书,站稳脚跟后才会向书香门第过渡)。换句话说,来钟庆家族应该很早就定居在当地了(至少在明末)。

由于没有见到具体族谱,来家洼、八里孙家的来姓人与清初贡生来钟庆之间有无关联?这一点暂不知晓。但规模小的姓氏渊源通常比较单一,他们彼此有关联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