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昌中大事记

 山东刘福新 2022-11-29 发布于山东

民国昌中大事记

民国昌中大事记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193819日,昌乐县城沦陷,各类学校一律停办。

10月,县长张天佐在仓上乡大吉阿村设立第一所联合小学,招收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并附设初中补习班一个,委任刘玉裕为学校负责人。

12月,因局势动荡,学校被迫迁址至将军乡下皂户村。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3月,仓上乡大吉阿村的联合小学撤消,在原校址招初中一年级两个班。校名定为“昌乐县立初级中学”。

4月,杜晓初任校长。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11月,县长张天佐在时马乡刘家沟建校竣工,县立中学迁址刘家沟,招收初中、师范讲习班各一个。

12月,刘裕坤任校长。

 

1941年(民国三十年)

 

116日,日伪扫荡刘家沟,县立中学新建校舍被烧成灰烬。

3月,学校迁到司马沟复课。接省厅指示,学校正式名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

4月,日寇占领临朐县的柳山寨,师生暂迁到东杨庄上课。

是年春,教务员王经邦、学生朱庆芳以“八路嫌疑”被逮捕。经师生联合签名保释,朱庆芳被放出,王经邦保释未果,被活埋。

6月,刘家沟校舍修葺竣工,学校从东杨庄回迁刘家沟。

8月,刘裕坤调昌乐县政府任建设科科长,张天佐兼任校长;招收初中、师范讲习各一个班。

10月,刘家沟校舍遭日伪二次扫荡,学校变成一片焦土。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3月,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安丘南逯)因战乱解散,昌乐中学奉省教育厅之命,“准予收容代办”,遂增添初中班两个,简师班一个。霍树楠任校长。

7月,建校以来,第一个初中班毕业,遂请示省厅批准,招收高中新生班一个。

8月,奉省教育厅之命,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10月,日伪占踞鄌郚,刘家沟校舍第三次被焚毁。学校被迫整体迁址马宋寺后一带。校本部设在西丛村,对外称“集贤斋”。校长为霍树楠,教务主任为王亦民,事务主任为徐金诰。高中、师范部在寺后一带,级部主任为巩宪文(字章武);初中部在郝家辛牟至庞家河沟一带,级部主任为田治忱,副主任为亓曜文;简师部在滕家辛牟,级部主任为赵立文。

12月,一个初中班毕业,经考试升入高中班,编为“高二级”。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1月,路北分校建立,地址在第二区马家河子村。招初中一个班,编为初五级;简师一个班,编为简二。分校主任赵世法,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股。

9月,山唐分校建立,地址在方西乡山唐村,有校舍八间。分校主任赵承懋,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股。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2月,山唐分校招收简师班一个,49人,编为简四级。

8月,山唐分校招收简师班一个,48人,编为简五级。

是年暑期军训在郝家辛牟举行,分前后两期,一期为普通训,一期为军训,训期共六十六天。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2月,学校组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全校有40名男生、3名女生投笔投戎,从军报国。

6月,路北分校国文教师宗汝农,其岳母及妻陶冰心,长子宗树萍、次子宗树藩、三子宗树荃及教师李书勋、欧阳朝峰、张镜秋计9人以“八路嫌疑”被国民党政府捕去,残遭杀害。

10月,国民党昌乐县府成立“校舍建筑委员会”,以孙魁南、赵志超为工程师,勘定城东南五里草山西麓,购地150余亩作为新校址。随后破土动工,兴建新校。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8月,落成新校舍四百余间,昌乐中学迁至新址。山唐分校撤消,并入新校。因校舍不足,路北分校迁至城南三里庄、五里庄一带。学校从此结束了多年来流动办学的历史。

12月,高二级毕业,编印《高二级毕业纪念专刊》。

12月,昌乐中学呈准建立三青团山东支团昌乐中学分团部。分团部由三人组成。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5月,昌乐县解放,学校解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