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老南阳四关的一侧,益博社工志‖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2-11-29 发布于河南

站在老南阳四关的一侧,益博社工志‖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11月26日,周六,晴

周六可以多睡一个小时,看起来不是难事的事,对于人到中年,也是一个考验。虽然孩子今天不早读,但是还是起不来,睡了一会儿。没有喊孩子,八点半,又给郭老师确认一下,具体地址。手机上搜一下,宛城区新华书店的位置。

冬日初三。走在路上,法桐树叶已经零落不少,定好的这次活动已经是推迟了四次之后。城市的更新,变得烟火气都没有了,但是再变,还有一些不变的存在。四关是南阳的外延,不管是城墙还是寨墙,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在光绪三十年的南阳四关图的标识里,变得生动。曾经的过往云烟,以前的陈年旧事,翻江倒海的在一群文保人的讲述碰撞中再次确信,文化的坚守才是城市的灵魂。

虽然出身农村,也没有最终融入这座城市,但是老南阳讲老南阳记忆,依然熠熠生辉的生命故事,从人和寨、博望门、银锭街、淯阳寨、大东关、大西关、大北关、大南关,到小西关、小东关,门里门卫,街头巷尾。骑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穿行游走与城市的地标点上,虽已过往,但是依然在冬日暖意里感受到法桐落叶的精美。

聚在九小天桥下,很少在这个地方停顿,前两年层在玄妙观做个青少年社工项目展示,还有就是十几年前儿子洗澡一个童婴店,经常来这里。范立硕老师早早准备了每人一张清朝的南阳,密密麻麻的城市纹路,四纵四横的街道,泾渭分明,曲曲折折的夹道,像毛细血管一样,联络了彼此。站在玄妙观社区,规划着南阳四个寨的路线。

郭老师是老南阳,爱文史,爱考究,所以四关的历史如数家珍。四关与南阳故城的修建关系密切。早期南阳郡城为夯土筑建,明洪武三年,南阳卫指挥佥事郭云用砖石在元代土墙基础上重建南阳城,城有四门,东南西北分别为延曦门、淯阳门、永安门、博望门。同治二年,南阳知府傅寿彤在四座城门外修筑了土郭18里,后增修断为四圩(寨堡),延曦门外叫万安寨,淯阳门外叫淯阳寨,永安门外叫永安寨,博望门外叫人和寨,从而形成四关,即大东关、大南关、大西关、大北关。郭文学说,大东关为延曦门以东,大南关为淯阳门以南,大西关为永安门以西,大北关为博望门以北,因四关土寨环绕府城呈梅花形,故南阳有“梅花寨”“梅花城”之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阳护城河自然引入梅溪河水,宛城遗址,这个叫望仙台的地方,谈张大将军收瘗枯骨碑,原碑立于南阳武侯祠内,这是件复制品,说起还是高贤信复制品,字迹清秀,但显然是现代,赫然在目。这通石碑讲述的就是南阳玄妙观道众与南阳官府收埋枯骨的故事。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一月,李自成攻打南阳。因南阳城堡固若金汤。当时保卫南阳城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战争过后,尸体遍野,以至于野狗盛行,“狗多人少”。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兵收复南阳城。张应祥被任命为南阳总兵,他看到守城士兵尸骨未寒,不忍抛骨荒野,成为野狗的美食,于是决定掩埋遍野的尸骨。但是因为尸骨太多了,不可能一首首去埋,于是,他就去南阳玄妙观拜访,恳请玄妙观的道士收埋尸骨,超度亡灵。道士们欣然接受,不到几个月,道众将各处的尸骨全部收集起来,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卜地玄妙观之西南”,也就是现在的南阳人民公园西北角古宛城遗址处,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墓穴,将那些尸骨进行了掩埋。然后在墓地上建高台,命名为“望仙台”,希望那些战死地南阳士兵,能够得道成仙。第二年春天,人们又在此立了一通“张大将军收瘗枯骨碑”,以纪念此事。现在,你知道,南阳公园内的“望仙台”,“遇仙桥”为什么都带有一个“仙”字了么?实际上都是因为玄妙观的关系,被记载于史册。至于民间“望乡台”的传说,实属杜撰。

两个老人谈论着日常琐事汩汩流淌的梅溪河,顺着护城河流向闸口。乔治邦老师说护城河治理的时候,发现了白骨层,应该就是万人坑,就动物园附近,那里栽了三棵重阳木,像三炷香。赵星辉老师说,郭老师讲这东西一般老南阳说不出来。关于万人坑的位置,在公园南门路东。现在是养鸽子院子。七十年是个露天游泳池,他就是在那里学会游泳的。大人们说那里过去是万人坑。

站在人民路与八一路交叉口的牌坊边,背景是南阳汉画,改就是历史上红桃街与柳河街的交会处。原来,1958年修人民路。路未修建前,其南段为柳树丛生的干河沟,向南至老体育场南口(现中心广场西侧),名为柳河街,今文化宫街南尚残存有一段,名柳河巷。旧时红桃街北至望仙台东,迎向玄妙观,东接西拐街,相传明代唐王沿梅溪河遍植桃树等果木,所以留下了红桃街这一地名。人民路的名字,也并非最初的名字,它最早的名字叫“梅城路”。

循着八一路西去,六小的大门口一个保安,看着一群人指指画画,这个改造后的八一路,原来叫银钉街,还有祠堂庙宇和书院。苻坚的志学书院设置在此,一直到梅溪桥头。一个亲戚在这里住,想起十多年前走亲戚的时光,边走边说,不一定大就好,有一定看起来美,那是形式主义。往往陷入形式主义的圈套,千篇一律,看着乏味,也没有了特色。说这,大概指的就是梅溪路,梅溪路一度是南阳步行街的繁华之地,站在中州路与梅溪路交叉口,四面望,还有不少顺口溜,望东看是妓院,望北看大老板,望东看贪污犯,望南看小商贩,云云。那时,在南阳上大学,在这里没少买衣服。

郭老师站在二中门口,说着明清时期南阳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民国时在民主街西端辟经武门,俗名新城门,城门便成了五个,说起朱玖莹,那也是个大书法家,后来葬在长沙。一城托四寨,“梅花寨”筑成后,为方便内外交通,四圩开了二十多座寨门。如今的人民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便是大南关西寨门。市二中南边过去都是庄稼地,还在这里拔过草哩。

站在豫宛宾馆,回看从四十到七十多的五六个老师,行走在冬日的梧桐树下,看起来别样温暖,据说宾馆也要改成南阳康养大楼。市十二小北侧的南寨根街向东南的西侧,就是南寨河旧址,该街巷也因此而名,其附近曾经有寨门叫朝山街寨门,明清以来结社朝香成为一个习俗,在这里探访过几个老南阳,这里除了山陕会馆,其他都是茅草房,还有一个骡马店。往南,有与之相交的新街——解放前是南临白河大寨门码头,往来船只多在此卸载竹木等货物,南侧原是竹木货栈,因此商业繁盛,形成街市,故名新街。如今的新街依然热闹,人来人往的从三四点都开始占地摆摊位。作为南阳航运业发达的重要见证的天妃庙,只是关闭了,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女人过来问我们一群人干啥?我说访古寻踪,寻找四关。看到海清河宴的砖雕,印证了南阳航运的繁荣昌盛。

去探访三皇庙,这是南关大街,也就是解放南路繁华的南阳丝绸的见证,风靡一时南阳丝绸,独树一帜,至少在我的记忆里,进院子里,也算是萧条,没见几个人,原来这里还有不少文创空间。站在墙头,远远看着原本属于南阳人文化景点,藏在深闺无人识。摇头叹息,而又无能为力,但是呼吁终会有回声。现在据说是一个会所,这里的神胎是刘天印抓的,南阳塑胎叫抓胎,十分形象。但是在淯阳桥拐弯处的核酸小屋,几个志愿者说只有社区的人才能做核酸,我问了句谁定的?谁说的?声音一大,就唯唯诺诺的不吭气了。

向阳荷花广场,那里有一段原始的南寨墙,土墙主要是为了挡汛期白河水。原来“梅花寨”土郭18里,只剩孤零零几百米的南寨墙,二十多座寨门,留存下来的也仅有奎章阁、永庆门了。站在永庆门前,这是一个水门,曾经是这个城市取水的地方,也是像孟兆庆一样的老人,拉有点甜滋滋的白河水的地方。在奎章阁对面,南寨墙复建的一段,多彩的冬日落叶,随风飘荡,追溯历史烟云。

奎章阁的风铃,甘露禅林的匾额,琉璃桥上的神兽,河大王庙里的石碑。那个挨着温凉河边摆记饺子馆北面夹道,就是石阶运煤运柴禾的码头。河街的长者娓娓道来,似乎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南阳的地名是文化肌理丰厚。譬如,小西关、小东关似乎与大西关、大东关并不是相对。原来,小东关、小西关与大南关有关,分别是大南关的东端区域与西边区域,中州大道东段上,甚至曾有小东关和小西关的古街巷,小东关街北接琉璃桥,南至永安门处西折至南关十字口,小西关街东接南关十字口,西到小西关寨门。后来城市街道拓宽,它们都成了中州大道的一部分。

顺着河街,依然感受到宰羊的膻味。从上游街过去,一直去北垣街。过小北关,顺着汉冶村过桥到北垣村。乔老师、范老师,还有讲着古宛城遗址的过往,阴森森的一段,百闻不如一见。见到散落在地上的瓦片,还有高高的土堆。因为王哥电话说见面聊点事,已经十二点多。上次杨柳老师说,几个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也聊感受才有思想火花。

王哥在长江路,定了闫天喜饺子馆。手机里的内存一直不到1G,所以卡顿的厉害。手机清理3次之后,已经没有多少内存了。趁着间隙,做了一个掠影,手机录了十几分钟,还有照片。看起来很暖。五彩的初冬暖阳,温度还没有那么冷,不像现在这样下着雨,显得清冷。一群心中有爱的人,行走在南阳四关。

几个瞬间,记忆犹新,就在抖音和视频号上留下一段文字——乔老师要了一张在永庆门的照片,说那张照的好,我笑着说心中有担当,情怀有背影。恐高的李萍老师站在墙头照了一张三皇庙的图片,刘国旭老师说起天妃庙门前的那棵树是重阳木。范立硕老师拿着准备好的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四关图,按图索骥。杨柳老师拿着笔标注了嬗变南阳的印记。乔老师说城市更新对发现白骨的敬畏,对文化的关怀。郭老师是发起者,临近中午从高高的宛城遗址蹦下了,多亏了头盔,这个年过七旬的者,依然孜孜不倦,求实求真。小街小巷积聚的人气,让人们感叹文化深致内心,不曾走远。感谢郭文学老师、刘国旭老师、乔治邦老师、范立硕老师、李萍老师、杨柳老师,还有我自己,一路访古寻踪,一路文化暖流。

去颜天喜饺子馆,已经快一点。民主街是个单向路,等我去,王哥已到。老兄老弟,几个小菜,一盘素饺子,聊起来历历在目的往事,也感叹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感悟,人在情景中,很多事说不清道不明。我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心朋友不多,平平淡淡才是真,说几句知心话,聆听一段各自的人生故事,不容易事常八九,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大家都不容易。知难不难,说以彼此宽慰,相互理解。

下午睡了一个小时,催促着孩子的学习。准备上艺术,也是早年钢琴垫底的。现在又重新拾起来,学钢琴,走艺考。艺考本身就是烧钱的专业,后来说找的师院吴老师。写日志,因为被禁言,所以也不知道写什么好。准备周日去一趟内乡,跟刘艳主任打电话说疫情当下,不建议来回奔跑。但是找朋友做的条幅花了几百元。想静下来,安安静静的写一篇社工日志,算是自我犒劳,但没有安稳,也没有坚持写。不过,28日就会回复正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