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在韩城、冯原镇、黄龙山区、洛川地区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休整。 关中地区的胡宗南也在四处招募新兵,积极备战。 这一次,他将战争的焦点摆在了黄龙山区。 黄龙山区自岔口战役由第二、第六纵队创建发展,成为西野主力南下的战略要地,西野主力屯集黄龙山区,犹如虎卧家门,直接威胁着胡宗南的关中大本营。 ![]() 一、胡宗南的布局1948年,夏日。胡宗南的心情倍儿好。 这一年的夏日,胡宗南将头发梳成了大人模样,满心欢喜地给庆阳马继援写了一封信:
对胡宗南而言,自进攻陕北以来的每一仗都打得太憋屈,西府战役是他扬眉吐气的一战。 他和马家军的联手,差点将西野四个纵队堵在陇东消灭。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打胜仗的快感,准备再打一仗。 一切准备妥当,胡宗南在等待另一个美好的结局。 为此,从五月到七月,胡宗南大规模调动关中地区的国军,内线以三原、蒲城、大荔三地为核心,屯兵驻防,坚决保证关中东北方向的安全。 外线则作如下部署: 一、 整203师:担任左翼,负责邠县至昭陵之线的守备,并在泾河北岸扼要构筑桥头阵地; 暂12旅担任淳化、龙尾山、口镇地区守备,除一部机动控制淳化外,主力固守龙尾山口头镇之线; 整3师暂2旅和整第38师第17旅两个旅担任同官(铜川)地区守备; 整36师担任澄城、冯原、壶梯山、黄龙山区守备,并以一个旅固守壶梯山要点; 整90师担任合阳、王村镇、甘井镇地区守备; 整38师担任合阳、坊镇、黑池、百良镇地区守备。 二、 整76师担任蒲城、白水地区守备; 整65师担任泾阳地区守备; 整1师担任西安、咸阳地区守备; 整17师担任凤翔、宝鸡地区,作为机动部队。 ![]() 二、电报中秘密如上图所示,胡宗南的兵力布防很容易理解,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关中,在西、北两个方向建立起了防线。 但是,胡宗南频繁调动兵力的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每天都有大量调兵信息被前线侦察兵或者地下党员整理成情报,送到毛主席处以及西野司令部。西野以及毛主席想要从这些繁杂的调兵信息中,整理出胡宗南的真正意图,本质而言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烧脑游戏。 在7月19日、20日,彭德怀和毛主席电报来往频繁,重点分析胡宗南的真实意图。 7月19日。 彭德怀给毛主席去电:
![]() 值得注意的是,这封电报仅是彭德怀的一种猜测。 毛主席为此在第二天发电报分析胡宗南的可能动机。
当天晚上,21时。 彭德怀再度给毛主席去电:
你来我往的三封电报,彭德怀最先显然高估了胡宗南北进的决心,“十二个半旅北犯”这种事情,毛主席还是不太相信,他更愿意相信胡宗南大规模调动兵力的真正目的在于防和守。 7月中旬,胡宗南的兵力开始行动, 似乎有主动北上出击的打算。彭德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并且制定作战计划,电告毛主席。 彭德怀去电毛主席,告诉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 这封电报中,我们大抵能够分析出此次战役的重点区域。彭老总第一点、第二点提及到的作战区域,为合水核心区(仅配置三个团诱敌北进)、宜君核心区(仅配置四纵骑6师,其实就是团级编制,而且还是小团,兵力仅有1000人)。 这封作战计划真正的核心区,就是接下来发生在黄龙山区的石堡地区,分别在东南、西南两个方向隐藏了五万伏兵,等待胡宗南的进攻。 如此精致的战场把控细节,胡宗南是没有想到的。 接下来的战役,你会发现,彭老总的布局到底有多高明,又多有远见。 毫不夸张的说,胡宗南的每一步都被彭老总精准预测。 三、国军出动了7月下旬,胡宗南召集高级军事将领,制定作战计划,以左右两主攻兵团率先发起进攻,企图占据关中北部高地,压缩西野主力的南下空间。
![]() 7月30日,敌左翼兵团在师长钟松带领下,先于右翼兵团前一天发起进攻,顺利进抵冯原。侦查部队侦察得知石堡地区发现部分解放军后,钟松下令停止前进,就地驻防。 彭德怀为了吸引钟松北进,于8月3日带领西野主力急行转移到香川寺、芝川镇一带。 在东面的敌右翼兵团两个师进展缓慢,整90师、整38师从合阳出发,我军在甘井镇、百良镇地区稍微抵抗后便撤退至韩合公路以北山区。 ![]() 二纵一个团隐藏在三甲村等待敌整38师(下辖第177旅、第55旅)。 战斗在三甲村打响后,敌整38师先派了一个团和山炮营进攻,发现推进极为困难,便让第177旅全旅冲上去打,同时配置美造山炮营、师部野炮营、美造重迫击炮连。 两天战斗下来,三甲村房屋几乎被全部轰成了碎末,就连附近的土也变成了黑土,但仍旧没能拿下我军阵地。索性又让第55旅协同冲击,还是没能拿下。 反而听到西面整90师几乎和他们一样的机遇,冲破甘井镇后,又被山头上的解放军打了下来。 两个师部均认为合水以北地区至少有一个师的兵力。 胡宗南则认为两个师打不开合水北部防线,此地预计有两个军的配置,而且很有可能解放军还在不断集结,准备将整90师、整38师包围在甘井镇、合阳、百良镇三角区域。 其实胡宗南猜的没错,敌右翼兵团所面对的正是从石堡地区转移过去的西野主力。 西野此次急行转移,已经彻底扰乱了胡宗南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他坚定的认为西野主力就在合阳地区。 ![]() 东翼兵团前线战场行进停滞,胡宗南电令左翼兵团钟松令主力部队移驻在冯原镇以东,以便右翼兵团出现问题,及时救援。 8月6日。 敌右翼兵团在进攻三甲村一个星期后,此处的解放军竟然主动撤退了。 右翼整90师驻防甘井镇,整38师则沿着黄河岸边向韩城推进,占领一座空城。 东翼兵团能够真正推进的原因是,西野主力此时又跑到了西面,准备包围钟松。 敌左翼兵团钟松的整36师进抵冯原镇之后,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向北推进战线。胡宗南告他西野主力在合阳以北山区后,他马上按照胡宗南的命令在冯原镇地区就地驻防,随时准备开拔驰援合阳地区。
![]() 8月6日,彭德怀下达紧急作战命令,全军不能再等,马上从石堡地区南下,穿插包围钟松。
四、钟松的噩梦8月8日,黎明。 西野主力突然从界牌山分三路南下,进攻敌第28旅所驻防的壶梯山阵地。第28旅旅长李规向钟松汇报战况时,钟松不以为然,猜想应该是少股解放军的袭扰部队,下令死守阵地,不得随意后撤。 敌我双方在壶梯山交战一天后,钟松才终于愿意相信,他所面对的的确是西野主力。 8月9日,黎明。 作为主攻壶梯山的西野二纵,不停冲击敌军所驻防的壶梯山高地。 二纵为了抢占壶梯山这块重要的高地,先后进行两波冲锋。二纵第一波冲击后,敌人疯狂反扑,王震眼看部分队形已经有后撤的迹象,作为司令员的他竟然冲出了指挥部,亲自冲到了壶梯山前线,与前线战士一起冲击壶梯山。 前线士兵看到司令员冲了上来,稳住队形,再度冲击,一举冲垮了敌人的反扑,于六点多顺利占领了壶梯山。 钟松得知壶梯山失守的消息,马上电令各团全军后撤至冯原镇。 西野第一、第二、第四纵队紧追不舍,第三、第六纵队从刘家沟附近向南穿插截击。 在冯原镇,整36师师长钟松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全军再度后撤至王村镇待援。
![]() 关键时刻,钟松的这项命令直接激怒了李规。 他的第28旅三个团原本就是壶梯山防守的前线部队,两天交战下来已经损失惨重。如今还让他担任前线防御,为此,他和钟松大吵一架,并且时候关掉电台,拒绝和钟松师部联系。 8月9日,九点。 顺利撤退至澄城北郊的第28旅旅长李规,听到王村镇一带的枪声,紧急和钟松通话:
钟松在电话里大骂李规,再度命令他马上北上增援王村镇。 李规只是回复了一句:
此时,担任师部撤退的第123旅遭到西野猛攻后,未经反扑,也未曾想掩护师部后翼,随即南撤。 在王村镇殿后的第165旅旅长孙铁英电告钟松,王村镇已经交战,解放军一部从王村镇东西两侧突袭南进,预计不久抵达师部所在地。 钟松听到消息,未和参谋长以及副师长商量,自己则在卫士的保护下偷偷逃离。 在杨家垇,整36师副师长朱侠高呼“冲,杀”,随即被流弹击中毙命。侥幸逃离战场的整36师残部夺命奔逃,一直逃到大荔。 右翼兵团两个师也随即奉命南撤。 ![]() 此战,钟松的整36师再度受到重创(上一次是在沙家店),损失6000多人。 8月24日。 胡宗南在大荔中学召开军事检讨会,指责钟松对于西安绥署的指示不注意,忽略壶梯山防守重要性,未努力恢复阵地,即下令南撤,导致第28旅望风而逃,后又每战必逃,致遭受极大损伤,破坏了全盘计划。 钟松瞬间站起:
胡宗南多次让钟松闭嘴,钟松不加理会,不管不顾指责胡宗南指挥失误。 胡宗南气的大骂:
随即跑到会议室旁边休息,摊手推倒茶桌,发泄怒火。 那天,众人让整38师参谋长慕中岳背锅,让他表明是自己在合阳战场夸大情报所致,才总算平息了胡宗南的怒火。 最后会议决定:钟松革职留任,第28旅旅长李规撤职收押。 胡宗南又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