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一般没有通用的bootloader,u-boot是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开发软件,但相对也比较复杂。 1 Bootloader及u-boot简介 Bootloader代码是芯片复位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执行的一段代码,主要用于完成由硬件启动到操作系统启动的过渡,从而为操作系统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如初始化CPU、 堆栈、存储器系统等。Bootloader代码与CPU芯片的内核结构、具体型号、应用系统的配置及使用的操作系统等因素有关,其功能类似于PC机的BIOS程序。由于bootloader和CPU及电路板的配置情况有关,因此不可能有通用的bootloader,开发时需要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中常用的Bootloader有armboot、redboot、blob、u-boot、Bios-lt、Bootldr等,其中U-Boot是当前比较流行,功能比较强大的bootloader,可以支持多种体系结构,但相对也比较复杂。bootloader的实现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1和stage2两大部分。 2.1 stage1 (start.s代码结构) ---- 基本的硬件初始化 (2)设置异常向量(Exception Vector)。 (3)设置CPU的速度、时钟频率及中断控制寄存器。 屏蔽所有的中断。为中断提供服务通常是 OS 设备驱动程序的责任,因此在 Boot Loader 的执行全过程中可以不必响应任何中断。中断屏蔽可以通过写 CPU 的中断屏蔽寄存器或状态寄存器(比如 ARM 的 CPSR 寄存器)来完成。 (4)初始化(RAM)内存控制器 。 Ref: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22/08/1317564_158121482.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