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固执的城市,3000年都不改名字,现在还叫这个名儿

 敦厚书屋 2022-11-30 发布于广东

我国地大物博,城市众多,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很多城市因为历史变迁、朝代的更迭,名字是改了又改,变了又变。

比如六朝古都南京,历史上前前后后改名多达几十次,建康,建邺,江宁,升州,应天,金陵都曾是她的名字。

图片

不过有些城市把以前很好听的城市名字改的土不拉叽,不免有些遗憾,有的甚至把城市本身历史文化都给淡化了,让人感觉很惋惜。

比如琅琊改名临沂,九原改包头,汝南改驻马店,庐州改合肥等等,都被大家归为改名失败的例子。

图片

最让人痛心莫过于徽州了,安徽省的名字就来源于安庆和徽州的首字。徽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明清的时候,徽商就已经闻名大江南北。

在1987年,为了宣传黄山风景区,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存在了866年的徽州没有了,随之也冲淡了徽文化,虽然现在也保留了一个市辖徽州区,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徽州的消失让很多人痛心疾首。

图片

虽然大多数城市改名失败,也有少数成功的。

比如大庸在1994年改名张家界,更名后旅游事业突飞猛进,从默默无名的小城一跃为名扬天下的旅游名城。

迪庆州首府原名中甸,2001年改名香格里拉。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构思就来源于此,形容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被拍成同名电影后被世人熟知。改名后香格里拉平均每年都能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闻名国内外!

图片

虽然很多城市热衷于改名,但凡事有例外,我国就有这么一座非常“固执”的城市,从建城开始,名字一叫就叫了三千年,从未改过名。

她就是河北省的邯郸市。

邯郸城,肇起于殷商,至今3100多年,从未更过名,今天还叫这个名儿。

图片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西临山西省,东临山东省,南接河南省。全市辖6区、11县、1县级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63万。

邯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成语典故之乡。

图片
邯郸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邯郸之名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出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

说法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

说法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大意是“邯山至此而尽”,得名邯郸。

图片

《竹书纪年》中证实邯郸城至少已有3100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汉时期,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西汉,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齐享五大都会之盛名。

图片

历史上战国时期的魏国、赵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夏、后唐、等诸多政权都曾在邯郸境内建都。

赵文化是邯郸最为著名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具有中原华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构成的融合性,是邯郸地域文化中的代表。另外,磁山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等等都是邯郸历史文化的宝藏。

图片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中国历史上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00多条。

邯郸学步、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胡服骑射、纸上谈兵、围魏救赵、黄粱美梦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于邯郸。

图片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除了成语典故,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

位于邯郸市赵苑公园内的“成语典故苑”,占地102亩,以园林为载体,以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为内容,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象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再现世人面前。

这也是中国唯一的以成语典故为主题的文化园林;成语典故文化已成为邯郸市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图片

走在邯郸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古巷幽深,青苔爬满石像,无言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她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将永载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