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冬”到“立春”,俗称“冬仨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过冬宛如修行,经历了春季的勃发,夏季的激情,秋季的收获,到了冬季人体也要顺应这种自然变化,饮食起居以“养藏”为主,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为来年储备足够的能量。 那么到了冬天,我们可以吃哪些食物来补身体呢?老祖宗早就给出了答案~ ![]() 老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冬季是各类根菜大量上市的时节,而根部是食物储存能量最多的部位,恰恰顺应“冬藏”养生之道。 所以,入冬以后,不妨吃点根菜来进补~ 它是冬天“地下人参” 通便、养肝、强肾、降脂 说到根菜,有种根菜养生作用是一绝,但很多人都不了解,压根没吃过,着实可惜。咱今天就重点介绍介绍它——牛蒡。 牛蒡细长一条,长得像铁棍山药,又被叫做大力子、牛菜、东洋参等。
![]() 早在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就有牛蒡入药的记载,称其“久服轻身耐老”。著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牛蒡能“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牛蒡的作用与其富含的菊糖有关。 菊糖是肠道益生菌的重要养分,可以促其“兵强马壮”,以抑制有害菌“兴风作浪”,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而且,菊糖还能增加粪便体积和含水量,刺激肠蠕动,使排便变得轻松。俗话说“肠清寿长”,难怪典籍说牛蒡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那么,牛蒡该怎么吃呢? 做法一:
做法二: 牛蒡去皮切丝,加醋水浸泡片刻后捞起沥干,置油中文火微炸,再加入少许盐、胡椒粉食之,口感亦不错。 ![]() 至于市面上常见的牛蒡茶,它的营养价值就不如新鲜牛蒡了。因为在切片、晒干过程中,很多营养素会流失。而且菊糖不溶于水,喝牛蒡茶比较难起到通便的作用。 不过要提醒大家,再好的东西也别吃过量。中医认为牛蒡性寒,吃太多可能导致腹泻,因此三天两头吃一次就好了,感冒、脾虚易腹泻的人更要注意减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