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7-1990】中国经济第8次波动之外资发展(8.12)

 昵称21405352 2022-11-30 发布于湖南
前面通过3期内容,介绍了1987-1990当时的国企、民企发展,本期介绍中国经济第八次波动中的外资发展,看外资进中国(共1050字,阅读需3分钟)


01

全球局势
全球来看,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份,东西方的铁幕正在倒塌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冲击了苏联计划体制理念,西方教授认为民主制度也许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日本的经济扩张走到了巅峰时刻。日本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房地产公司收购美国洛克菲勒广场公司51%的股份……“日本买下美国”成为媒体的惊叹。
叶利钦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东欧剧变。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策划“沙漠风暴行动”决定对伊拉克宣战。德国终于统一。

02

外商投资“二十二条”
国企承包改革如火如荼,外商发展也不断向好。
到1986年,我国境内已有1800余家“三资”企业投入营运。我们的行政办事效率、投资服务质量、涉外经济法规等“软件”不到位等问题,很快就显露出来了。抱怨之声时有所闻,新签外商投资项目呈下降之势。
中央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三条措施。
根据外商主要是看中了我国税收低、劳务费用低、场地使用费低、市场大的“三低一大”特点。
着重发挥“三低”优势,使外来投资者感到在中国投资办厂,再把产品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能有大收益。
产品出口企业、使用了先进技术的项目、将办厂获得的利润再投资的外商,进行一系列优惠,并坚持执行合同,不再沿袭管理国营企业办法,动辄行政干预,计划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后简称《二十二条》。对年出口值占产值70%以上的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这两类,在所得税、信贷资金、土地使用费等方面放宽优惠条件。

03

外企进入
在众多利好条件下,各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作为全球无线电通讯的龙头企业,摩托罗拉能拿到中国生产、销售的产品很多,但是它却选中了不起眼的寻呼机。
几年后,寻呼机来充当联络通讯工具,成为中国青年和商人最时髦装备。寻呼机行业要到1996年才被日渐普及的手机淘汰。而那时,摩托罗拉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线通讯产品制造商之一。
1989年,北京吉普当时看来是一个天作之合,中国有市场、廉价劳力,美国有资本、技术,现实中很少有人消费得起这家美国公司制造的东西,尽管美方投注了大量资金、技术,中方也在财政支持上不遗余力。但双方生产的汽车,在当时中国市场上过于超前,远远超过当时的国民购买力,企业效益却始终不理想。
但无论发展如何,外企对中国庞大市场的幻想从未减少,无数世界大牌企业前赴后继地涌入中国,构成外企入中国的前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