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形补形,可行吗?

 肾品生活 2022-11-30 发布于江苏

俗话说“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比如吃腰子补肾、吃红枣补血、喝骨头汤补钙、吃核桃补脑等。这一理论最早来源于中医的食疗法,即用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

现代医学认为,不论吃了什么,食物最终都会被消化系统分解成简单的化学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才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以形补形”的说法往往是简单的类比和推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肾脏的嘌呤和胆固醇含量高

肾脏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每100克猪肾含脂肪约为8.1克,其脂肪含量和瘦猪肉差不多,但嘌呤含量为239毫克,胆固醇含量为392毫克,这些对于需要控制嘌呤和胆固醇摄入的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并不友好。而且内脏的重金属残留量略高于肌肉,会影响肾脏健康。况且慢性肾病患者本身排毒能力下降,吃腰子显然不补腰子,甚至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说到底,食物终究是食物,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替代药物,均衡的饮食才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建议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次或3次

动物内脏一直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但内脏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高、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发争议。常见的动物内脏食物有肝、肾、心和血,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铁、锌和硒等,健康的成年人适量摄入动物内脏可以弥补日常膳食的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次或3次,每次约25克。因此,在确保食材本身新鲜卫生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并控制食用量,偶尔想吃动物内脏的时候可以一饱口福。

*文章版权属于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