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最长寿?四步“调心法”增加你的生命值

 阳光大路 2022-11-30 发布于北京
心跳是生命的象征,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正常情况下,就像钟表一样有节律地跳动着。

可是心脏的跳动不是一个恒定值,且有些人跳得快,也有些人跳得慢,究竟怎样的心跳才是正常的呢?

01

心脏砰砰跳,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通常清醒、安静状态下,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 120~140 次,幼儿90~100 次,学龄期儿童 80~90 次,成年人 70~80 次。

但心率并非一成不变,它与情绪、饮食、疾病、运动等因素都相关。一般来说,静息状态下,60~100 次/分钟都属于正常范围。

1.研究 200 万份数据:60 次/分钟最长寿

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研究了近 200 万份体检资料发现: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 5 分钟后的心跳应在 60 次/分钟左右。

*超过 70 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 1 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 4 个月。

*心跳 70~89 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 3 年 6 个月;

*90~99 次/分钟,减寿 8 年;

*超过 100 次/分钟,可能会缩短 13 年寿命。

这项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

02

心跳太快、太慢,都危险

心率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安静状态下,超过 100 次/分钟,叫做心动过速;

低于 60 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而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

1.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险

由于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带来一次血流脉冲和血管的被动弹力舒缩,对全身的动脉都是一种冲击。

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数越多,对动脉的损伤就越大,也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损伤。


另外,心率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共同结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儿茶酚胺激素分泌过多等各种病理过程的表现。

而这些因素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等疾病形成中的重要机制。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心脏病学子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称,针对社区人群的观察结果显示,每分钟心率增快 5 次,心衰风险就增加 13%,死亡风险增加 13%!

2.心跳太慢,泵血不足

一般人若是心动过缓,会导致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使身体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可造成头晕、乏力、心脏扩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猝死等危急情况。

因此,如果心跳小于 50 次/分钟,建议去医院做一份详细检查。

需要注意,专业运动员或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的心率一般会低于 60 次/分钟,甚至会达到 40 次/分钟,属于正常现象。

03

心脏砰砰乱跳

也可能是疾病找上门


1.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脏。

因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全身性激素,对各个器官都有影响,尤其是心脏,可调节血压、心率、心肌耗氧量和收缩力、心功能等。

像甲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使得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影响心脏的电活动生成及传导,继而导致心跳变慢、传导阻滞;

而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2.房颤

房颤是心房部位发生了心跳的紊乱,常见于老年人。

数据显示,约有 10% 年龄超过 75 岁的老年人会出现房颤,约有 20% 以上年龄超过 80 岁的老人出现房颤。

房颤具体表现为乏力、心慌、不安等,自我感觉到心脏跳动无节律,测量之后发现心跳频率超出正常范围,达到 100 次/分钟以上。

发生房颤,应尽早干预,否则心房长时间不收缩,可能导致血液不断淤积,形成血栓,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3.早搏

早搏也称间歇,是指心脏节律紊乱,提早跳了一次,并且停顿的时间比正常情况长。

早搏不一定代表心脏有问题,有时候精神过于紧张、疲劳过度,或者吸烟、饮酒、喝咖啡等,也可能会引起早搏。

这时候调整生活方式,即可改善。

但还有小部分可能与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病有关。

因此,如果发生早搏,不要掉以轻心,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到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