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运动疗法[1]
2022-11-30 | 阅:  转:  |  分享 
  
中国组织 工程研 究 第 17 卷 第 37 期 2013–09–10 出版
www.CRTER.org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September 10, 2013 Vol.17, No.37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37.019 [http://www.crter.org]
王春燕, 何成奇. 骨质 疏松症 治疗 中的运动 疗法[J]. 中国组织 工程研 究,2013 ,17(37):6657-6663.



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运动疗法

1 2 1 2
王春燕 ,何成 奇 ( 天津医科 大学总医 院康复 医学科, 天津市 300052; 四 川大学华 西医院 康复医学 科,四 川省成都 市 610041)

文章亮点 :
1 此问题的已知 信息:运 动作为 一种重要 的非药 物治疗手 段,在 骨质疏松 症的预 防中公认 应作为 首选,
王春燕★,女, 1985 年生,
在骨质疏 松症的 治疗中的 重要性 逐渐被认 识。 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族,
2010 年四川大学华西临
2 文章的增加 的信息: 比较不同运动类型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 并列举临床研究实例以表格形式呈现。
床医学院毕业,硕士,医
适当应用有关治疗性运动的矫形器可提高安全性,促进运动治疗。运动干预的选择注意依从性与个体化原则,并
师,主要从事康复医学与
重点提出了下肢运动、背伸运动、骨折的运动治疗。提出了 Frost 理论引出对骨质疏松症运动治疗机制 的探讨。
理疗学方面的研究。
3 提供临床借鉴 的价值: 以大量 文献支持 不同运 动类型对 骨密度 的作用并 列表说 明,方便 临床借 鉴。提
dip4@163.com
出了脊柱 矫形器 的应用、 运 动干 预的选择、 依从 性、 个体化 原则 , 并指出补 充维 生素 D 可增 加运 动治疗效 果,

有助于医 生建立 骨质疏松 症的综 合管理的 观念。 文中提出 了下肢 运动、背 伸运动 、骨折的 运动治 疗等实际 可
通讯作者: 何成奇, 博士,
操作方法 ,便于 医生借鉴 。 教授,主任医师,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
组织构建 ; 组织 构建综述 ; 骨质 疏松症; 运动 ; 骨密度; 骨强度 ; 肌肉 ; 平衡 功 能; 背伸 运动 ; 跌倒; 骨 折;
hechqi@yahoo.com.cn
康复工程

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R318
骨质疏松 ;运动 疗法;骨 密度; 骨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37-06657-07
摘要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 ,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
收稿日期:2013-04-15
全身骨病 ,通常治疗的首要手段为药物治疗。而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进而预防
修回日期:2013-05-27
跌倒的发生,因此已不能满足骨质疏松症的综合管理。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在骨质疏松症
(201304116/D ·C)
的预防中 公认应 作为首选 ,在骨 质疏松症 的治疗 中的重要 性逐渐 被认识。

目的:结 合最新 的一些研 究文献 ,探讨运 动在骨 质疏松症 治疗中 的作用。

方法:以“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强度,治疗,运动,应力,太极,肌肉,骨组织构建”为中文检索词,

以“ osteoporosis,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strength, treatment ,exercise,stress,tai chi ,muscle ,bone


architecture” 为 英文检索 词, 检 索中国知 网(CNKI) 期刊全文 数 据库和 Medline 2001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有

关不同运动类型对人骨强度的影响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的临床报道及机制研究。排除重复性


研究和不 典型报 道。

结果与结 论: 治 疗性运动 包括有 氧运动 、 抗阻 运 动、 冲 击性运 动 、 振动 运动等 类 型, 可 以安全 的 提高骨强 度 ,


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预防跌倒和骨折。对于脊柱畸形者适当选用矫形器可提高安全性、促进运动

治疗。 与药物 治 疗一样 , 运动 治 疗也遵循 个体化 原则, 在良好 的 依从性和 安全性 条件下进 行运动 方案的选 择,

各种运动 的效果 均较小, 包含高 应变速率 的运动 似乎更有 效,但 均需要长 期坚持 运动以维 持疗效 。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1 2 1
Wang Chun-yan , He Cheng-qi (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2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
Wang Chun-yan ★, Master,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Abstract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BACKGROUND: Osteoporosis is a condition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d risk of skeletal fractures due to a reduction
China
in bone mass and degradation in bone microstructur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usually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dip4@163.com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as the first choice. Pharmacotherapy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as pharmacotherapy has no effect on increasing muscle strength, improving
Cheng-qi, M.D., Professor,
balance ability, and preventing falls. Exercis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non-pharmacologic therapy, plays a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considerabl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The importance of therapeutic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osteoporosis has been recognized gradually.
China Hospital, Sichuan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combined with some of the latest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research literatures.
China
METHODS: Clinical reports and mechanism researches about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ercise on bone
hechqi@yahoo.com.cn
strength especially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ere retrieved from CNKI database and Medline database with

the key words of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strength, treatment, exercise, stress, tai chi, muscle,
Received: 2013-04-15
bone architectur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January 2001 to February 2013. The repetitive researches Accepted: 2013-05-27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6657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and atypical reports were eliminated.
RESULTS AND CONCLUSLON: Therapeutic exercises including aerobic exercise, resistance, impact movement, and
vibration, which can safely increase bone strength and muscle strength, improve equilibrium function, and prevent falls
and fractures. For spinal deformity patients, appropriate orthotics can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promote exercise therapy.
As with drug 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s are also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program should be selected under the
insurance of good compliance and security. Exercises that involve high strain rates seem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s. However, all these benefits are comparatively small, and should be maintained by continuous exercises.

Subject headings: osteoporosis; exercise therapy; bone density; fractures, bone

Wang CY, He CQ.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3;17(37):
6657-6663.

density, bone strength, treatment , exercise , stress,
0 引言 Introduction tai chi, muscle ,bone architecture” 。
检索数据 库: CNKI ,Medline数 据库。
[1]
骨质疏松症影响了世界超过2.2亿的人口 。通 常 治 检索文献 量: 检索文献数量总计209篇。
疗首要手段为药物治疗, 而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提高肌肉 1.2 检索方法 纳入标准: ①关于不同运动类型对人
力量, 改善平衡功能, 进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因此已不 骨强度的影响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能满足骨质疏松症的综合管理。 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 的临床报道。 ②关于应力对骨组织构建及骨骼肌的作
药物治疗手段,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公认应作为首 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排除标准: ①重复性研究。②病
[2]
选 , 在 骨质疏 松症 的治疗 中的 重要性 逐渐 被认识 。 例数<16例 。③ 运动 联合其 他治 疗手段 如药 物治疗不
1982 年Sinaki 首次观 察分 析了背 部运 动对脊 柱骨 质疏 能明确运动的治疗作用的报道。④不典型报道。
[3]
松症患者的利弊 ,背部运动可提高骨强度,提高肌肉 1.3 质量评估 每项研究分别提出以下信息: 运动类
力量,改善平衡功能,预防跌倒和骨折,但不适当的背 型; 运动方案;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观察指标; 随访
部运动可造成脊柱的扭伤和拉伤。 此后大量的文献记录 时间等。 共检索到有关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
表明运动及其执行方式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重要 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文献共209篇,按照纳入标准和排
[4] [1-52]
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运动和康复措施即使不能增加骨 除标准共选取文献52篇 ,加 Frost 最小有效应力刺
[5-6] [53]
量, 也可改善平衡障碍, 降低跌倒风险 。此 外 ,维 生 激理论1 篇 ,共53篇做进一步分析。
[7]
素D在肌力和预防跌倒方面有扩大运动效果的作用 。
目前大量文献的研究对象为青少年或青年,而关 2 结果 Results
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干预研究相对较少。 哪种运
动能最有效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尚不明确,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初检得到 209 篇, 中文 17 篇,
有人认为包含高应变速率的运动似乎较其他运动类 英文 202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与本文
型更有效。 对于运动方案的选择, 需要保持良好的依 无 关文献 ,并 按照纳 入标 准和排 除标 准选取 文献 52
[53]
从性和安全性。 然而, 所有运动类型的获益都相对较 篇,由于本文涉及Frost理论,选取 1 篇 , 共 53 篇
小。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必将逐渐完善。 对 骨质疏 做进一步分 析。文献[1-19] 研究了 运 动对骨密度 的影
松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治疗的大样本、 高质量的研究也 响, 文献[20-26]研究了运动对肌力的影响, 文献[27-31]
急需展开。 运动除了有助于肌肉骨骼健康, 还 有改善 研究了关于脊柱畸形者应用矫形器的作用,文献
心血管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 [1 ,32-36] 研究了运动对预防跌倒和骨折的作用,
抑郁症等方面的作用, 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因而, 文 文献[37-51] 研究了运动干预的选择, 文献[52-53]研究
章就运动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作简要综述。 了运动对骨强度的作用机制 。
2.2 结果描述
1 资料和方 法 Data and methods 2.2.1 运 动对 骨密 度的影 响 一般认为失用( 活动减
少的时间增多) 和骨骼肌不负载使骨量减少,而运动
1.1 资料来源 带来的机械负荷使骨量增加。 肌力下降受激素的突然
检索人相 关内 容: 第 一作者。 下降影响不明显, 而骨量下降受激素影响大。 一项绝经
[1]
检索时间 :2001年1 月至2013年2 月。 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循证医学表明 , 运动对脊柱骨密
检索词:中文检索词为 “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度的影响:运动者比不运动者平均减少 0.85%的骨丢
骨强度, 治疗, 运动, 应力, 太极 , 肌肉, 骨 组织构 失, 参与各种类型的复合运动方式者比不运动者平均减
建 ” 。英文检索词为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少 3.2%的骨丢失;而对髋部骨密度:运动者比不运动
P.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www.CRTER.org
6658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13]
者平均减少 1.03%的骨丢失, 选择力量训练者平均减少 增加 1% , 同时肌力也有所增加 。 到目前为止, 应
1.03%的骨丢失。 尽管只有相对较小的统计学意义, 仍 用全身振动训练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 对其作
[14]
提示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相较对照组可能非常重要。 运 用和不良反应难以下定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动对逆转骨丢失将来可能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式。 下肢运动 : 负重运动,如行走,对维持髋部和下
有氧运动: 有研究表明男性耐力跑步者较久坐不动 肢的骨密度很重要。 通过力量训练增加髋周肌肉量可
[2]
的人,在脊柱、髋部和跟骨有更高的的骨密度 。在 降低骨折风险。因此,建议做髋周肌肉的力量训练。
最新的研究中,将 36 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 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中, 进行步行锻炼及主要肌群
分为有氧运动组, 载荷组和对照组, 有氧运动 组进行 的力量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观察到髋部骨密度增
[15]
30 min/d ,一周 3 次,6 个星期的亚极量跑步机步行 加 。 太极 拳可在协调, 平衡, 减少跌倒, 柔韧性方
运动训练,载荷组穿戴一个体质量 4% -8% 的载荷背 面有很好的效果, 对骨量的作用相当于中速到慢速行
[16]
心进行运动训练,发现两个运动组都能刺激骨合成 走锻炼 。 太极拳锻炼较对照组可增加骨密度, 表明
[17-18]
(BALP, P ≤ 0.05), 降低骨吸收(NTX ,P ≤ 0.05), 太极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 , 同时太极拳锻炼
[3] [18]
并且穿戴载荷背心运动对改善平衡功能更有效 。故 在停训后一段时间内有维持骨量的效应 。 一项针对
负载运动较耐力运动更易生骨。 美国可行走的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大样本研究 (N=4
抗阻运动 : 在 一项针对 71 名老年女性的研究中, 100) , 表明增加 25 羟基维生素D 的浓度与改善下肢
[19]
随机分为抗阻运动组, 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 进行 1 功能正相关 。因此,运动训练的同时应补充维生
周 3 次, 持 续 8 个月的运动训练, 仅抗阻运动组股骨 素D 。
转子骨密度提高 2.9% , 全髋提高 1.5% , 有氧运动组 2.2.2 运动对肌力的影响 通常体力活动或运动的
和对照组均无明显骨密度增加, 但两个运动组的平衡 构成是增加整个身体尤其是骨骼肌的机械载荷。 我们
[4]
功能均有所提高 。在另一个研究中,两组绝经后妇 可以明确看到运动/ 体力活动水平增加,可阻止或逆
[20-21]
女参加抗阻运动训练,有相同的载荷,相同的组数, 转老化的骨骼肌表型的变化 。 肌肉无力使老年人
重复数量等, 速率较大的运动组可保持她们脊柱和髋 一般活动水平减少, 进而降低了作用在骨的整体机械
[5]
部 的骨 密度, 而另 一组下降 2% 。这 再次 强调了 应 负荷而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肌力下降主要是一个
变速率作为骨的适应过程的信号的重要性。 此外, 增 逐渐、 缓慢的过程。 年 龄相关少肌症是肌纤维横截面
加抗阻运动的载荷似乎也可增加对骨的效果。 积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它的特点是老化肌纤维的收缩
[6] [22]
冲击 性运 动:Iwamoto等 在发 现高冲击强 度运动 蛋白的丢失 。 少肌症导致功能衰退如肌力变弱, 步
可增加骨密度。 然而, 任何获益必须继续运动才能维 态中断以及老年跌倒风险增加。 此外, 在年轻 个体的
持。 最新研究表明, 高冲击运动如体操, 对增加骨量 骨骼肌中也可看到类似老化的变化, 这是肌肉骨骼系
[23]
尤其有利。 成长期女性运动员进行高冲击运动较其他 统对机械免载荷的应答 。
低冲击或无冲击运动(如游泳)可明显增加骨密度并改 在人一生中, 骨骼肌是对运动干预有反应力的一个
[7]
善骨几何结构 。健康老年男性单侧高冲击运动干预 组织。 骨骼肌对运动的反应能力, 尤其抗阻运动, 显示
[8]
可提高干预侧股骨颈骨密度 。而对 160 名 绝经后骨 骨骼肌保持一个固有的可塑性。 在一个采用抗阻运动的
量减少妇女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经过 30 个月低 研究中,如下肢的负荷训练,表明少肌症在老年个体
[24]
冲击运动, 运动组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骨密度无明显改 (<65 岁)中可以被逆转 。抗阻运动可增加收缩蛋白的
[9]
变, 但对照组下降(-1.1% ,-1.6%) 。可见 , 增加运 合成, 从而使老化肌肉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和肌力增
[25]
动的冲击性强度也可增加对骨的效果。 加,同时可逆转修饰MHC表达水平 。年轻个体机械
振动运动: 关于振动运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 免载荷(如卧床,单腿悬架)可使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
认为低强度但高频率的振动可引出骨的直接生骨反 减少的方式与年龄相关少肌症个体中观察到的相类
[23]
应机制。 小的应变参与, 这些效应 不会带来骨的机械 似 。 在老年, 这样的免载荷引起的肌纤维萎缩也可通
[25]
损伤风险。 二是认为肌肉在骨的增长和维持中有重要 过抗阻运动逆转 。 机械载荷的增生性刺激可促进肌纤
[26]
作用。 高强度振动通过诱发有力的肌肉收缩来强化骨 维蛋白合成/蛋白质降解平衡倾向合成的方向 。
[10]
骼 。 这种振动用于脑瘫儿童可使胫骨近段骨密度增 骨骼肌对免载荷的反应表明, 老化肌肉表型的多
[11]
加, 而未经治疗的有骨丢失 。 最新研究显示, 绝经 种成分是由于机械载荷的减少,而非老化过程本身。
后骨量减少妇女经过 9 个月每周 2 次抗阻运动联合全 因此, 骨骼肌免载荷范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型, 便
[12]
身振动训练或平衡训练可增加胫骨远端骨密度 。 在 于研究老化骨骼肌对运动的反应。
另一个针对绝经后妇女为期 6 个月的研究显示,振动 2.2.3 脊柱畸形和矫形器 脊柱曲率由椎体形态和
运动组较对照组(传统的没有振动的抗阻运动)骨密度 背部肌肉力量决定。 由于骨的脆性, 骨质疏松 患者常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6659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发生椎体骨折, 如楔形骨折, 双凹骨折。 新近研究表 背部的核心肌肉以及髋周的肌群。为了减少平衡障
明: 腰椎前凸与背伸肌力量相关, 提示可能通过强化 碍, 无论是支持性的或者本体感受性的措施都需要采
[27]
背伸肌力量训练来改善或保持腰椎前凸 。 腰驼背和 用。 髋部骨折行适当的骨科干预之后, 在最初负重时,
脊柱前倾也是与姿势不稳相关的因素。 重度驼背可导 如果可能, 推荐使用适当的辅助步行的工具步行。 要
致背痛, 体力活动下降, 椎体进一 步骨折风险增加和 求开始进行肌肉再训练和等长静力收缩, 后期行适当
[28]
姿势不稳 。 目前认为背部肌肉力量的加强可预防骨 的肌力训练。 目的是防止由于害怕跌倒而不活动以及
[29]
质疏松性圆背的发生 。 衰弱,最终骨骼和肌肉量进一步丢失使脆性增加。
及时和适当的应用脊柱矫形器,可纠正脊柱畸 2.2.5 运动干预的选择 运动干预通常指对骨产生
形, 有助于步态的稳定, 进而提高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 应力或者机械负荷(当骨支持体重或抗阻运动),包括
[30]
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由于骨在传递载荷中的作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步行、 太极等。 不同形式运动
用, 佩戴矫形器行走可改善骨密度。 除非必须 通过矫 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见表 1 。
形器来缓解疼痛,脊柱矫形器应在有限的时间段使
表1 不同形式 运动及其 对骨密 度的影响
用。 在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急性期过后, 若 矫形器
可以增加患者运动的依从性,那么也是推荐使用

运动形式 对骨密度 的作用 部位 文献
[31]
的 。 因此, 正确使用矫形器,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治

游泳 无 无 7
疗可启动的更早,更安全。
有氧运动 维持骨量 ,可能 增 加 髋、脊柱 、跟骨 2,4 ,15,44
2.2.4 跌倒与骨折 预防跌倒和增加骨量同等重要,
抗阻运动 维持骨量 ,可能 增 加 髋、脊柱 、胫骨 4,5 ,12,46
以降低骨折发生风险。 然而, 预防 跌倒较提高骨量更 低冲击运 动 维持骨量 ,可能 增 加 髋、脊柱 9,41 ,42 ,43
高冲击运 动 增加 髋、脊柱 、胫骨 6,7 ,8 ,39 ,40
加困难。 跌倒是多因素的, 预防或 减少跌倒需要通过
振动运动 增加 髋、脊柱 、胫骨 11 ,13
药物和非药物的联合干预。 运动应包括平衡和下肢肌
太极 增加 髋、脊柱 17,18

力训练 ,适当予钙 剂和维生素D 可强化运动 的效果。
[37]
研究表明经过 4 周的亚极量有氧运动训练, 绝经后骨 Czarkowska 等 认为,躯体运动训练预防骨质
[32]
质疏松妇女的动态和静态平衡均有明显改善 。最近 疏松症是否有效取决于应变强度、 速率、 周期数、 频
研究发现,通过SPEED(Spinal Proprioceptive 率和休息间隔, 并且仅在骨骼的载荷部位有骨密度的
Extension Exercise Dynamic) 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背 增加。 一般来说, 无论是否以治疗为目的, 一个运动
痛、 驼背, 提高背伸肌肌力, 改善体力活动水平, 减 计划需关注柔韧性, 力量, 核心稳定性, 心血管健康
[33]
少跌 倒恐惧和风 险 。如想 维持SPEED 训练 带来的 和平衡。 运动开始时应有一个热身期, 做关节 全范围
[34]
效果, 患者必须继续坚持稍低强度的训练 。但 也有 活动,再依次做牵伸,力量训练,心血管健康训练,
病例报道, 不伴疼痛的骨量减少患者, 在开始 瑜伽屈 最后是冷却期和牵伸运动。
曲训练以改善肌肉骨骼状况时, 出现了新的疼痛和骨 运动的依从性和安全性:选择适宜的运动需了解个
[35]
折 。 体力活动的增加是否会导致明显的新发骨折风 体肌肉骨骼的能力,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为提高依
[36]
险增高尚无定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循证医学表 从性, 在骨质疏松运动处方选定之前需解决几个问题:
[1]
明 , 运动者 7/100 发 生骨折; 不运动者 11/100 发生 ①脊柱和髋部的骨量,以骨密度来评价。②既往体力
骨折,即每 100 人中运动训练可减少 4 名骨折。 活动兴趣爱好。③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④年龄。 ⑤
应力性骨折的运动治疗: 在骨质疏松患者中, 仅有结 骨骼外因素。 ⑥背伸肌和四肢主要肌群的临床评价。
构障碍和应力骨折, 可致严重疼痛, 却不伴有 受累骨 ⑦脊柱姿势评价来决定是否需支撑。⑧神经肌肉的粗
性结构移位的,可通过骨扫描或 MRI 观察到,如股 略评价(如步态稳定性, 平衡, 协调)。 对以上因素进行
[38]
骨颈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治疗首先是疼痛的处 评价可改善患者对所推荐的治疗性运动的依从性 。
理, 可以使用冰敷、 非类固醇消炎药, 及减少受累肢 运动的最佳处方的确定 : 确定提高骨强度载荷的最佳
体负重的方法。 然而, 为了维持个体的肌肉力量和健 强度和特征相当重要,如最佳载荷类型和方案),如此
康水平, 推荐水中运动如游泳和或水中行走。 受累关 可以指定出最佳运动处方。 骨对载荷的应答受很多不同
节的肌力训练需像受伤之前一样继续抗重力运动。 经 载荷特征影响,包括大小、速度、分布(模式),载荷周
过 4 周的无痛运动训练, 患者应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治 期的数量等。 针对儿童的研究表明, 最有效的运动方案
疗。 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抗重力进行负重活动, 建议 或载荷特征是联合了不断变化的中到高冲击强度且速
[39]
非水中的运动训练,同时进行疼痛的处理。 率较高的负重活动 。 具体来说, 最成功的运动方案似
髋部骨折的运动治疗: 髋部骨折多数发生在跌倒之 乎包括多种幅度的负重活动, 如跳绳, 跳舞, 跳跃, 载
[40]
后。 因此, 可采取有益于防跌倒的措施, 如强化支持 荷为体质量 的 3-9 倍,每周 3-5 次,10-45 min/ 次 。
P.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www.CRTER.org
6660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对年长者 的运 动干预 : 在 中年和老年人中, 可强化 骨量减少病例中, 推荐参取俯卧位, 以可耐受 的背包
骨几何结构和强度的最佳运动类型和运动需要量, 很 质量作为阻力进行背伸运动。 规定骨质疏松妇女不使
少明确限定。 一般认为低到中强度冲击负重运动联合 用背包进行低强度的背肌力量训练, 已经证实可以有
[48]
渐进性抗阻运动和/ 或灵敏性训练是最有效的,对男 效增加背伸肌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 此外这种运动的
[49]
女均可提高髋和脊柱骨密度(或减少骨丢失),并改善 效果似乎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3 来加强 。
[41, 42]
功能障碍 。 然而, 针 对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和骨 在选择最有效的运动计划时, 需考虑脊柱和双髋骨
折风险的老年人, 仍需进一步的工作来确定安全运动 密度。一般来说,考虑到肌肉骨骼因素,骨量减少患者
训练的特殊类型及相关载荷。 较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稍强度大些的运动项目。 骨
在较虚弱的老年人中进行高频率, 低到中应变强度 质疏松伴有椎体骨折提示为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对运
[43]
的运动对骨强度有肯定作用 。 治疗师监督下的团队训 动选择的要求更多(如对脊柱而言, 先采取坐位下的背伸
练, 包括呼吸、 热身、 牵伸、 力量、 平衡、 稳定性、 放 运动,并逐渐加量)。机械负荷和肌肉收缩促进骨生成。
松运动,每次 1 h,每周 3 次,共 21 周。最终:绝经 非负重运动,如游泳,可提高肌力,改善心血管健康和
后女性骨量减少(平均年龄 55.4 岁)和骨质疏松症(平均 协调,但不属于骨的载荷运动。维生素D可增强运动训
年龄 55.2 岁)均有疼痛减轻, 骨密度增加, 及生活质量 练的效果。 脊柱矫形器使用得当可改善驼背, 背部力量
[44]
改善 。 有研究表明, 年长者先前参与一个较频繁的运 和以后的生活质量。 采用SPEED方案可改善平衡障碍,
动项目而现在采取较低频次的运动方式, 可使骨密度保 驼背,背部力量,体力活动水平,降低跌倒风险,但必
[45]
持中等长期(5 -7 年)的时间 。 59 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须继续基础量的训练才能维持其效果。 骨质疏松症的康
或骨量减少妇女进行闭链负重运动的对照试验,经过 复是一个综合治疗项目,包括强化背伸肌和四肢肌力,
[50]
12 个月的观察,运动组腰椎骨密度增加 1.17%,对照 但不能使受累关节的囊性结构和韧带过度紧张 。
组减少 2.26%。尽管运动组骨密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 2.2.6 运动对骨强度的作用机制 仍需进一步详细
[46]
但闭链负重运动至少可有维持骨量的作用 。 对老年骨 的研究物质和结构变化特征, 来支持运动对骨强度带
质疏松患者应用全身振动技术, 在缺乏该干预长期效果 来获益的观点, 包括骨皮质分布的特殊区域适应性和
的证据的情况下,尚不宜推荐采用全身振动技术。 骨小梁微结构的变化。 从临床角度看, 这些适 应过程
背伸运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骨质疏松脊柱需通 非常重要, 因为即使是骨几何机构的微小改变都可显
过运动来提高躯干稳定性,但不能造成椎体楔形骨 著提高骨强度。 目前现有数据表明骨强度和对载荷的
折。 因此, 能够减少躯干畸形又不会引起椎体骨折的 几何适应性因年龄, 骨的部位, 性别而有所不同。 在
运动项目是最佳的。Frost 的最小有效应力刺激理论 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早期, 载荷对皮质骨几何结构适应
[53] [51]
表明脊柱需要负荷来促进骨形成 。 因此, 若负 重运 性,在生长部位主要依赖于骨膜沉积 。相比之下,
动不导致压缩性骨折, 是推荐采用的。 骨质疏 松的脊 骨的远端部位主要包含小梁骨,运动可增加组织密
柱不能耐受超过其生物力学承受范围的压力。 与药物 度, 可能是由于骨小梁数量的增加或变密或内层骨皮
[51]
治疗相同,达到对脊柱的负载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 质沉积 。而关于成人的数据表明任何骨强度的增
以往经验表明,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驼背倾向和椎体不 加, 主要是因为增加了组织密度, 和减少内层骨皮质
[52]
均匀受力时, 小梁结构不需要垂直刺激。 这一 目标可 丢失,而不是增加骨的体积( 骨膜沉积) 。
通过无负重背伸运动来实现。 可以假想这些运动最初 考虑到骨皮质厚度和骨的体积对骨折风险的重
不会明显增加骨量, 但通过增强背伸肌力和强化载荷 要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时期可能为最佳强化骨
[47]
脊柱的水平骨小梁,可预防远期椎体骨折 。 强度并减少骨折风险的时期。 然而, 是否运动对骨结
背部运动训练方式是依据个体肌肉骨骼健康状态 构和骨强度造成的改变, 就可转化为远期骨折风险的
来制定的。 针对脆弱的脊柱背伸运动初始采用坐位, 后 减少?只有等待长期的研究结果才能最终确定。
期过渡到俯卧位背伸。 对于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和严 2.2.7 Frost 的观点 WHO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重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特殊的运动训练。 无论是否有椎 是用 DXA( 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 来诊断。 有学者认
体骨折, 都推荐开始背伸运动训练。 背伸运动可采用坐 为目前这是存在问题的, 因为它只能测定骨的矿物质
位或俯卧位, 背部可加载荷也可不加。 负重运动每周三 含量(BMC) 和特定部位的骨密度(aBMD) ,而没有考
四次就足够。 坐位的背伸对于新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 虑骨的结构、 几何形态及骨的机械特点, 而以 上几点
安全的;然而,其实现需要某些创新的干预。 是公认的可影响骨强度并随年龄变化, 但却难以测量
渐进性抗阻背伸训练使用一个背包负载, 然而背 量化并缺乏统一的标准。 因此临床医生和很多研究者
包所施加的肌肉阻力对于脆弱的骨质疏松妇女而言, 仍依赖 DXA 的测量,认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区
可能过于剧烈或者超过了其生物力学的承受范围。 在 别是渐进性的,两者的差别是量变,而非质变。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6661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2] Kemmler W, Engelke K, Baumann H, et al. Bone status in
Harold Frost 认为骨量减少是骨对废用的生理反
elite male runners. Eur J Appl Physiol. 2006;96(1):78-85.
应, 是骨由于缺乏机械使用的一种脆弱的状态。 因此
[3] Roghani T, Torkaman G, Movasseghe S,et al. Effects of
骨折多是由创伤所致,但骨仍可承受习惯性的载荷。
short-term aerobic exercise with and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反之, 真正的骨质疏松意味着, 当 超出骨的习惯性机 on bone metabolism and balanc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Rheumatol Int. 2013;33(2):291-298.
械使用时,骨对强加于它的载荷的适应能力的丧失。
[4] Marques EA, Wanderley F, Machado L, et al. Effects of
因而很小的创伤或无创伤都可发生骨折。 因此, 无暴
resistance and aerobic exercise on physical function, bone
力或低暴力性骨折只发生在骨质疏松的骨, 而非骨量
mineral density, OPG and RANKL in older women. Exp
Gerontol. 2011;46(7):524-532.
减少的骨。 现在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机械刺激可以增
[5] Stengel SV, Kemmler W, Pintag R, et al.Power training is
加骨强度。 因此, 运动可改善 Frost 定义的骨量减少。
more effective than strength training for maintaining bone
然而, 由于微损伤的累积, 所以更 担心运动是促进而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 Appl Physiol.
不是改善 Frost 所谓的真正的骨质疏松。 2005;99(1):181-188.
[6] Iwamoto J, Takeda T, Ichimura S.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and detraining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3 结论与展 望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J Orthop Sci. 2001;6(2):

128-132.
[7] Ma?moun L, Coste O, Philibert P,et al. Peripubertal female
治疗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冲击性运动、
athletes in high-impact sports show improved bone mass
振动运动等类型, 可以安全的提高骨强度, 提高肌肉力
acquisition and bonegeometry. Metabolism. 2013;11.
量, 改善平衡功能, 预防跌倒和骨折。 对于存在脊柱畸
pii:S0026-0495(13):00042-5.
形者适当选用矫形器可提高安全性、 促进运动治疗。 与
[8] Allison SJ, Folland JP, Rennie WJ, et al. High impact exercise
increased 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lder men: A
药物治疗一样, 运动治疗也遵循个体化原则。 在良好的
randomised unilateral intervention. Bone. 2013;53(2):
依从性和安全性条件下进行运动方案的选择, 哪种运动
321-328.
能最有效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尚不明确, 包
[9] Korpelainen R, Kein?nen-Kiukaanniemi S, Heikkinen J, et al.
含高应变速率的运动似乎更有效。 然而各种运动的获益 Effect of impact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women with low BMD: a population-based randomized
均较小, 均需要长期坚持运动以维持疗效。 现有针对骨
controlled 30-month intervention. Osteoporos Int. 2006;17(1):
质疏松症患者的各种运动干预治疗的大样本、 高质量的
109-118.
研究仍较缺乏,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运动对骨
[10] Rittweger J. Can exercise prevent osteoporosis?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2006;6(2):162-166.
强度的作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11] Ward K, Alsop C, Caulton J, et al. Low magnitude mechanical

loading is osteogenic in children with disabling conditions. J
作者贡献 : 第 一作者及 通讯 作者构思 并设 计综述, 第
Bone Miner Res. 2004;19(3):360-369.
一作者解析相 关数据并起草 ,通讯作者审 校,第一作者 对
[12] Stolzenberg N, Belavy DL, Beller G, et al. Bone strength and
density via pQCT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enic women
文章负责 。
after 9 months resistive exercise with whole body vibration or
利益冲突 : 课 题未涉及 任何 厂家及相 关雇 主或其他 经
proprioceptive exercise.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济组织直 接或 间接的经 济或 利益的赞 助。
2013;13(1):66-76.
伦理要求 :没 有与相关 伦理 道德冲突 的内 容。 [13] Verschueren SM, Roelants M, Delecluse C, et al. Effect of
6-month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on hip density, muscle
学术术语 : 应 力性骨折 的治 疗首先是 疼痛 的处理, 可
strength, and postural contro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以使用冰敷、 非类固醇消炎 药,及减少受 累肢体负重的 方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J Bone Miner Res. 2004;
法。然而,为 了维持个体的 肌肉力量和健 康水平,推荐 水
19(3):352-359.
[14] Wysocki A, Butler M, Shamliyan T, et al. Whole-Body
中运动如游泳 和或水中行走 。受累关节的 肌力训练需像 受
Vibration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 [Internet]. Rockville (MD):
伤之前一 样继 续抗重力 运动 。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US);2011 Nov.
作者声明 : 文章为原创作品,数据准确,内容不涉及泄
Report No.: 11(12)-EHC083-EF.
密,无一稿两投,无抄袭,无内容剽窃,无作者署名争议,
[15] Bergstrom I, Landgren B, Brinck J, et al. Physical training
preserves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无与他人课题以及专利技术的争执,内容真实,文责自负。
with forearm fractures and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Osteoporos Int. 2008;19(2):177-183.
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6] Lee MS, Pittler MH, Shin BC, et al. Tai chi for osteopo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steoporos Int. 2008;19(2):139-146.

[17] 宋桦.太 极拳锻 炼对原发 性骨质 疏松症患 者骨密 度及骨代 谢的
[1] Howe TE, Shea B, Dawson LJ, et al. Exercise for preventing
影响[J].体育 学 刊,2008,15( Ⅱ):106-108.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18] 毛红妮. 太 极拳锻 炼结合补 钙对绝 经后女性 骨密度 的影响[J].传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6(7):
统医学与 康复,2009,24(9):814-816 .
CD000333.
P.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www.CRTER.org
6662
www.CRTER.org
王春燕, 等. 骨质 疏松症治 疗中的 运 动疗法
[19] Bischoff-Ferrari HA, Dietrich T, Orav EJ, et al. Higher [37] Czarkowska-Paczek B, Weso?owska K, Przybylski J. Physical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 prevents osteoporosis. Przegl Lek. 2011;68(2):
better lowerextremity function in both active and inactive 103-106.
persons aged > or =60 y.Am J Clin Nutr. 2004;80(3):752-758. [38] Sinaki M, Pfeifer M, Preisinger E, et al.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20] Welle 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asis of age-related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Curr Osteoporos Rep. 2010;
sarcopenia. Can J Appl Physiol. 2002;27(1):19-41. 8(3):138-144.
[21] Yarasheski KE. Exercise, aging, and muscle protein [39] Daly RM.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bone structural geometry
metabolism.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3;58(10): during growth. Med Sport Sci. 2007;51:33-49.
M918-M922. [40] Bailey CA, Brooke-Wavell K. Optimum Frequency of Exercise
[22] Short KR, Nair KS.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and the for Bone Health: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arcopenia of aging.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 2001; High-Impact Unilateral Intervention. Bone. 2010;46(4):
11(Suppl.):S119-S127. 1043-1049.
[23] Ikeda C, Abe T, Sakai A, et al. Space flight/bedrest [41] Martyn-St James M, Carroll S. A meta-analysis of impact
immobilization and bone. Space flight and bed rest-mediated exercise on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the case for mixed
muscle atrophy. Clin Calcium. 2012;22(12):1813-1820. loading exercise programmes. Br J Sports Med. 2009;43(12):
[24] Schulte JN, Yarasheski K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898-908.
the rate of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in frail elderly people. Int [42] Kukuljan S, Nowson CA, Bass SL, et al. Effects of a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 2001;11(Suppl.):S111-S118. multi-component exercise program and
[25] Tesch PA, Trieschmann JT, Ekberg A. Hypertrophy of calcium-vitamin-D3-fortified milk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ronically unloaded muscle subjected to resistance exercise. older me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steoporos Int.
J Appl Physiol. 2004;96(4):1451-1458. 2009;20(7):1241-1251.
[26] Tipton KD.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in the elderly:influence [43] Kemmler W, von Stengel S. Exercise and
of exercise and nutrition. Can J Appl Physiol. 2001;26(6):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perspectives and
588-606.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ports and exercise scientist. Phys
[27] Hongo M, Miyakoshi N, Shimada Y, et al. Association of spinal Sportsmed. 2011;39(1):142-157.
curve deformity and back extensor strength in elderly women [44] Angin E, Erden Z. The effect of group exercise on
with osteoporosi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steoporo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Acta Orthop
Int. 2012;23(3):1029-1034. Traumatol Turc. 2009;43(4):343-350.
[28] Sinaki M, Brey RH, Hughes CA, et al. Balance disorder and [45] Wiswell RA, Hawkins SA, Dreyer HC, et al. Maintenance of
increased risk of falls in osteoporosis and kyphosis: BMD in older male runners is independent of changes in
significance of kyphotic posture and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volume or VO(2)peak.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Osteoporos Int. 2005;16(8):1004-1010 2002;57(4):M203-M208.
[29] Sakuma M, Endo N. Space flight/bedrest immobilization and [46] de Matos O, Lopes da Silva DJ, Martinez de Oliveira J, et al.
Bone. Exercise training for osteoporosis. Clin Calcium. 2012; Effect of specific exercise training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22(12):1903-1907.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osteopenia or osteoporosis.
[30] Schmidt K, Hübscher M, Vogt L, et al. Influence of spinal Gynecol Endocrinol. 2009;25(9):616-620.
orthosis on gait and physical functioning in women with [47] Sinaki M.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bone health: a new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Orthopade. 2012;41(3): hypothesis to reduce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 Phys Med
200-205. Rehabil Clin N Am. 2007;18(3):593-608.
[31] Pfeifer M, Begerow B, Minne HW. Effects of a new spinal [48] Hongo M, Itoi E, Sinaki M, et al. Effect of low-intensity back
orthosis on posture, trunk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xercis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back extensor strength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a randomized trial.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4;83(3):177-186. Osteoporos Int. 2007;18(10):1389-1395.
[32] Gunendi Z, Ozyemisci-Taskiran O, Demirsoy N. The effect of [49] Hara S, Kishimoto KN, Okuno H, et al. Effects of alfacalcidol
4-week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 on postural balance in on back extensor strength gained through back extensor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osteoporosis.Rheumatol Int. exerci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Am J
2008; 28(12):1217-1222. Phys Med Rehabil. 2013;92(2):101-110.
[33] Sinaki M. Exercise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50] Pfeifer M, Sinaki M, Geusens P, et al. Musculoskeletal
manage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trunk rehabilitation in osteoporosis: a review. J Bone Miner Res.
strengthening for fall prevention. PMR. 2012;4(11):882-888. 2004;19(8):1208-1214.
[34] Sinaki M, Brey RH, Hughes CA, et al.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51] Daly RM.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bone mass and structural
risk of falls and back pain in osteoporotic-kyphotic women geometry during growth. Med Sport Sci. 2007;51:33-49.
through a Spinal Proprioceptive Extension Exercise Dynamic [52] Bailey CA, Kukuljan S, Daly RM. Effects of lifetime loading
(SPEED) program. Mayo Clin Proc. 2005;80(7):849-855. history on cortical bone density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35] Sinaki M. Yoga spinal flexion positions and vertebral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Bone. 2010;47(3):673-680.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osteopenia or osteoporosis of spine: [53] Frost HM. A determinant of bone architecture. The minimum
case series. Pain Pract. 2013;13(1):68-75. effective strain.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175):286-292.
[36] Rad AE, Gray LA, Sinaki M, et al.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new onset fractures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2011;52(9):1020-1023.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6663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