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江水英”舞台下的的故事

 cxag 2022-11-30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的《龙江颂》家喻户晓,风靡一时。

    戏里女主角“江水英”的扮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堪称当时最红的全民偶像。她的剧照经常上年画和挂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今50多年过去了,这位京剧名宿的生活境况怎样?

图片

    李炳淑1942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县,父亲李润甫开诊所和私人旅馆,家里经济条件很优越。他酷爱京剧,经常抱着小女儿李炳淑去戏园看戏。

    李炳淑几乎是在戏园长大的,幼年坐在父亲腿上看,童年钻后台混进戏园看,读小学时买站票看,经常一站就是半天。

    她天资聪颖,模仿力强,台上演员的动作、唱腔,她看几遍就学得惟妙惟肖。

    14岁时,李炳淑开始学戏,拜言慧珠、张君秋等名家为师。

    3年后,李炳淑考入上海戏曲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她给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清晨五点敲过,她就一骨碌起了床,到教学楼顶的大晒台上,面对文化广场喊嗓子。一小时后,开始练基本功:腰腿、圆场、翻身、水袖……七点半钟,和同学们一起进早餐。

    八点整起,和大家一起连续上四节毯子功课:“趴虎”、“抢背”、刀枪、把子……午饭后两小时戏校规定的午休时间,她也从不放过,独自去练功房预习下午将进行的课程。

    接着,到杨畹农主教的青衣组,上四节排戏课。吃完晚饭,六点半开始,进行调嗓,一句句、一段段地反复唱,一丝不苟地请琴师指正提醒自己的不足之处。

    两小时后,她又独自去练功房。当时,戏校规定九点钟熄灯就寝,她总摸黑回到自己的床位。在戏校学习整两年,她连南京路都没有去过一次。

    1961年夏,李炳淑以全部优秀的成绩取得了上海戏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同年8月,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她成了这个剧团的主要演员。

图片

    当年应邀赴香港演出,为当地观众带去京昆合演《白蛇传》和京剧《杨门女将》两台大戏。李炳淑在《杨门女将》一剧中饰演穆桂英一角。穆桂英在后半部戏里演的是武戏,须以刀马旦的扮饰扎靠上场,表演难度相当大。

    她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文武兼重的角色创造,其英姿飒爽的穆桂英形象一炮打响,轰动了港沪两地,她被誉为“国戏后起之秀”。

    此后数年间,李炳淑演出了《白蛇传》、《凤还巢》、《杨门女将》《伍家坡》等众多经典京剧戏目,是上海京剧团的台柱子。

图片

    1972年,著名导演谢铁骊筹拍京剧电影《龙江颂》,来上海挑选演员。经过层层选拔,李炳淑被选中扮演剧中女主角“江水英”。

    该片在全国公映后,李炳淑红遍大江南北。她的《百花盛开春满园》《一轮红日照胸间》等经典唱段风靡全国,至今还广为传唱。

    一段时间里,她手捧宝书的造型,成了那个年代许多观众争相模仿的动作。

图片

    1980年,李炳淑又在京剧电影《白蛇传》中饰演白素贞,也引起巨大反响。

    《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扮相美丽,体态大方,唱腔优美,余音绕梁。李炳淑扮演“白素贞”更是一个经典不可超越的角色。

视频:李炳淑演唱的《龙江颂》选段:听惊涛拍堤岸心潮激荡

    她成了深受观众喜爱的京剧名家,事业持续辉煌。

    李炳淑的丈夫名叫李永德,是她在上海戏曲学校的同学。

    李永德是上海人,年轻时是养眼的大帅哥,李炳淑主动追他。当时学校有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

    李炳淑与李永德借观摩演出的机会,故意绕路晚归。走累了,李永德就花两毛钱买一斤洋钱饼,两人边走边吃。

    在那个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年代,两人偷偷地相恋,常常借外出观摩演出的机会,故意绕路,故意晚归,这才有了一对恩爱一生的“梨园伉俪”夫妻俩夫唱妇随,志同道合,是公认的恩爱夫妻。

    那时李炳淑名气比丈夫大,加上人漂亮温柔,李永德爱“吃醋”。李炳淑与其他男演员配戏,他就在家生闷气。李炳淑总是以柔情开解丈夫,团领导了解后,经常让夫妻俩同台演出。

    李炳淑也努力创造机会与丈夫同行,主办方邀请她演出,她把丈夫也带上。

    李炳淑与丈夫育有一女,名叫李炜。女儿遗传了父母优良的艺术基因,也有一副好嗓子。女儿聪明美丽,气质极佳,但虽生活在京剧名家却没得到父母传授。

    李炳淑夫妇常年在外参加演出,女儿只能交给姐姐照顾,错失了教授京剧的时机。不过,她在上海京剧院里长大,也学会了几段唱腔,听到的人无不拍手叫好,又都惋惜她不能当正式演员。现在女儿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从事普通工作

图片

    正当李炳淑艺术道路如日中天的时候,家庭生活的不幸向她连连袭来。她的丈夫李永德因病卧床。这位由李少春、言少朋亲授的余派老生,与她同校毕业、同台演出过《二进宫》、《凤还巢》、《武家坡》的优秀演员,因脑梗阻和糖尿病并发症,行走不便,生活难以自理达五年。

    在那艰苦的日日夜夜,李炳淑一方面应付繁忙的演出,一方面还要尽一个妻子的责任,照顾病床上的丈夫。然而,偏偏祸不单行,李炳淑积劳成疾,也患了一场大病,2000年在瑞金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

     家庭的危机骤然而降,这一对重病在身的夫妇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两个人生伴侣和艺术上的知音依然凭着他们最钟爱的京剧支撑着精神世界。

    李炳淑说:“那段时间,虽然我们都养病在家,但对京剧艺术的爱丝毫未减,中央台11频道的戏剧节目,是我和丈夫每天晚上的专利。

    李炳淑是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工资水平与她的同行比不算高,总和只有2000元多一点。

    院里搞工资改革,基础工资1000元,外加演出补贴,演一场大戏加800元,小戏400元。可她自打改革后就生病,手术后就更不能演了,所以每月到手工资只有1000多元。

    后来大家反映,工会也支持,才把工资调到1500元。谁敢相信,像她这样的“大腕”也有“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呀。

    2004年,李永德撒手而去了。李炳淑忍着巨大的悲痛,积极配合医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养病,身体恢复很快,硬是重新登台演出。

    人们惊叹她居然嗓子还这么好,李炳淑说出了自己的养生秘诀: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她称“ 京剧是我的精神寄托,只要一上台,就年轻十岁。”

    2006年,上海戏校聘她为兼职教授,但是学校经费有限,一堂课仅能给38.5元。她不嫌少,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备课讲授都非常认真,每天从上午九点半一气会讲到中午十二点半。

图片

    2022年,李炳淑已经80岁了,与女儿、女婿以及外孙住在一起,三世同堂、非常甜蜜。李炳淑现在仍坚持教学,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帮女儿做做家务,晚年生活很充实。

    祝福李炳淑幸福安康.

视频:从江水英到白娘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