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内拓展」《资治通鉴-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阅读理解与答案译文
2022-11-30 | 阅:  转:  |  分享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城者益得职
。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后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
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侍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奴将立
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
》大之。”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上嘉
匈奴单于之义,遣中郎将苏武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
非汉所望也。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
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单于爱之,与谋国事,立为丁灵王。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
母、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
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
,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
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
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项是( )(3分)A. 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
奴/B. 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C. 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
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D. 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
/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西域,始称
于汉,狭义上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B. 高皇帝,古代中国皇帝谥号之一,简称“高帝”。C. 《春秋》,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中
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D. 假,非正式的,暂时代理的。假吏指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汉代就在敦煌到盐泽建起了亭驿,并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戍边,并设置使者、校尉加以统领护卫,用以供给出使外国的
使团。B. 大宛被打败一年多以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善于讨好汉朝,使本国遭受屠戮,于是联合杀死昧蔡,立毋寡的弟弟蝉封为大宛王。C.
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将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送回匈奴,并带上厚礼,前往答谢匈奴单于将路充国等汉使全部放回及派使臣前来进贡的好意。D. 虞
常在汉朝时就与副使张胜关系密切,张胜随苏武来到匈奴,虞常与张胜两人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到汉朝,并准备将叛逃匈奴的卫律射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2)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1
4. 请概括说明苏武选择自杀的原因。(3分)【答案】10. A 11. C 12. D13. (1)我是儿子辈,岂敢冒
犯大汉天子!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2)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全部归降。 14. ①苏武认为张胜与虞常之事
肯定会牵连自己。②被羞辱以后才死,对不起国家,有辱使命。③如果卑躬屈节,苟且偷生,更无脸再见大汉天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卫律的父亲原是长水地区的匈奴人,卫律本人则因与汉朝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关系很好,经李延年推荐,受汉朝派遣
出使匈奴,卫律出使归来,听说李延年一家被收捕,便逃到匈奴投降。“于匈奴”是后置状语,与“使”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D。“延年家收”是
“闻”的宾语,“遂”是副词,作“亡降匈奴”的状语,故在“遂亡”前断开,排除B。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
能力。C.“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错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春秋》是编年体史书。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虞常与张胜两人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到汉朝”说法错误,张胜并没有参与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到汉朝一事
。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我儿子”,我是儿子辈;“安”,怎么;“丈人”,长辈。
(2)得分点:“即”,假使;“何以”,用什么;“降”,使……投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事如此,此必
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的意思是: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会涉及我,如受到侵犯再死,那就更加辜负国家了。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①②。“武谓惠
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的意思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如果卑躬屈节,有辱我们的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何面目
再回到我们大汉呢?”。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③。参考译文:自从大宛被打败后,西域各国十分震恐,派往西域的汉使因此越发顺利地完成使命。于是
,从敦煌向西直到盐泽,处处建起亭驿,而轮台、渠犁等地都有汉朝的屯田兵卒数百人,分别设置使者、校尉加以统领护卫,用以供给出使外国的使
团所需。一年多以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只知讨好汉朝,使本国遭受屠戮,于是联合杀死昧蔡,立毋寡的弟弟蝉封为大宛王,派蝉封的儿子到汉朝充
当人质。汉朝因而派出使者赏赐蝉封,对他进行镇抚。蝉封与汉朝约定,每年向汉朝进献两匹天马。匈奴呴犁湖单于去世,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被立
为单于。汉武帝打算趁征伐大宛的兵威困扰匈奴,便颁发诏书说:“高皇帝给朕留下平城的遗恨,高后时,匈奴单于给我朝的书信又悖逆绝伦。当年
齐襄公报九世先祖之仇,《春秋》认为他的行为符合了大义。”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军袭击他,便向汉朝表示:“我是儿子辈,岂敢冒犯大
汉天子!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于是将不愿投降而被扣留在匈奴的汉使路充国等全部放回,又派使臣前来进贡。汉武帝嘉许匈奴单于的义举,派中
郎将苏武将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送回匈奴,顺便携带厚礼,答谢匈奴单于的好意。苏武与副使中郎将张胜及暂时充任使团官吏的常惠等一同前往。到
达匈奴后,将礼品送给单于。单于却更加骄横,不是汉朝原来所希望的样子。正在此时,曾经归降过汉朝的匈奴缑王和长水人虞常等,以及卫律所率
领的投降匈奴的原汉朝人暗中商议,企图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到汉朝。卫律的父亲原是长水地区的匈奴人,卫律本人则因与汉朝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关
系很好,经李延年推荐,受汉朝派遣出使匈奴,卫律出使归来,听说李延年一家被收捕,便逃到匈奴投降。单于很喜欢他,与他商讨国家大事,封他
为丁灵王。虞常在汉朝时一直与副使张胜关系密切,私下拜访张胜时说:“听说大汉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可以埋伏弓弩手为汉朝将其射死。我的母
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他们能得到赏赐。”张胜答应了虞常的要求,并送给他很多财物。一个多月以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他母亲阏氏和部分子
弟留在王庭,虞常等七十余人正准备发动政变,不料其中一人于夜间逃走,告发了虞常等人的政变计划。于是单于子弟调兵与虞常等人交战,缑王等
全部被杀,虞常被活捉。匈奴单于派卫律处理此事。张胜听到消息后,害怕先前与虞常约定之事被查出,便向苏武报告。苏武说:“发生了这样的事
,肯定会涉及我,如受到侵犯再死,那就更加辜负国家了。”于是准备自杀,被张胜、常惠一起阻止。后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
商议,打算杀死汉使。匈奴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全部归降。”单于派卫律传话给苏武。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如果卑躬屈节,有辱我们的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何面目再回到我们大汉呢?”说完拔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身体。卫律大吃一惊,一把将苏武抱住,急忙召医生前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土洞,点起炭火,将苏武放在洞上,用脚踩苏武的后背,使淤血流出。苏武气绝,半日才慢慢苏醒。常惠等痛哭,将苏武抬回驻地。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而将张胜逮捕。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