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程缓慢,主要累及脊髓或延髓的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大、髓内积水及胶质增生,其范围大小不一。此病发病年龄通常20-30岁偶尔发生于儿童期或成年以后,女比例为3 : 1,起病较隐蔽,病程也较缓慢,患者常因病变侧肢体远端发生烫伤、烧伤或外伤却不知疼痛而就医。 1、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又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内含有大量运动神经细胞,支配人体的运动;后角内则是感觉神经细胞,支配人体的痛觉和温度觉。 2、脊髓空洞症的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后角。 ![]()
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 感觉症状;温、痛觉逐渐丧失 脊髓空洞症运动症状: 肌肉瘫痪、萎缩,肌张力减低,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手部肌肉受累严重可出现爪形手 脊髓空洞症营养障碍: 关节肿胀:积液,超限活动,活动弹响而无痛感。皮肤多汗,无颜色改变,角化过度,指申粗糙,变脆,无痛性溃疡 |
|
来自: 昵称6639864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