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子”诚可贵 , “里子”价更高

 王心雨 2022-11-3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国学文化 国学文化

图片

作者:增伟
来源:国学文化(ID:gxwh001)

人这一生,谋生事大,变强事大,唯“面子”事小。

“面子”诚可贵 , “里子”价更高00:0010:18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前几天,在一个地方高层次的饭局上,一位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受到了德高望重先生的批评。顿时脸红脖子粗,站起来发火争辩,想找回“面子”。

中国人害怕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感到丢了面子,想方设法地要找回面子。

面子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被国人看重?

01

“面子”是自尊

中国几千年的“面子”文化根深蒂固。

华夏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

简单地说,“面子”是指人的道德与行为,是自尊;“脸”是指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是名望。

“面子”文化由来已久。在孔夫子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然有之。面子即礼制,没有面子,比没有性命更可怕。

所以,中国人非常要面子,丢什么,也不能丢了面子。

中国成语中有一句"嗟来之食",意为一个人饿得半死,有人招呼他吃饭,但因为说话不礼貌,于是这人坚决不吃,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由此,多数中国人得了个通病——重面子轻里子。

有的是“贪”里子装“廉”面子,有的是“俗”里子装“雅”面子,有的是“穷”里子装“富”面子。

图片

中国人对面子的追求可谓登峰造极。

为了面子,中国人从小就对孩子灌输面子教育。考第一,上重点,“显亲扬名”、“光宗耀祖”,以此炫耀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为了面子,中国人请客总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管是请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满盆满碟的往上端菜,一摆就是一大桌;

为了面子,中国人可以砸锅卖铁地去出人家的礼金,“人情大似债,头顶着锅儿卖”;

为了面子,中国人吃亏上当常常自认倒霉,唯恐别人说三道四:

为了面子,中国人守着残败不堪的婚姻,宁死不离婚;

还有五花八门的面子。酒场上别人敬酒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夫妻吵架被人听到了,就是丢了面子;找人办事被拒,就是驳了面子;对犯错者不当众指出来是留了面子……说不定什么时候谁就动了谁的面子。

鲁迅在《说面子》中提到:“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清时候的长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人的身体就整个跟着你走。”

太在乎脸面,相当于把辫子让别人揪住,给自己套了一个枷锁。

02

 “里子”是强大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自古,廉颇负荆请罪,为了国家放弃面子;勾践卧薪尝胆,为了复仇放弃面子;孔圉不耻下问,为了求学放弃面子;刘秀闻义则服,为了江山放弃面子;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刘秀大宴群臣,大司空宋弘发现宫室内新添置的屏风上画的全是漂亮仕女,而刘秀时不时心不在焉地回顾。

于是宋弘故意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这等于是当面讥讽刘秀好色。脾气大点的人估计都会当场发作,何况帝王之尊。殿上群臣大眼瞪小眼,不敢做声。

哪知道刘秀并没有动怒,反而欣然听谏,命左右马上把屏风撤去,还笑着对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

宋弘回答:“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真正成熟强大的人,能承受一事的挫败,忍耐一时的嘲讽。他们不在乎外界射来的中伤之箭,他们只在乎他们需要什么。

图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人慢慢地从面子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乎“面子”的同时,更认识到“里子”的重要,即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修身养性、积淀文化、丰富灵魂、强大自我的成长。

面子是需要的,纯真的面子美好而神往。好比人的着装和打扮,适度修饰,精于点缀,长精神、提志气,能画龙点睛,使人受益,给人享受。像"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等的面子,就是受人尊重、促人创造的。

面子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道德、能力、成就的认可。

但“里子”更重要。

如果说,面子是肌肤,那么,里子就是骨骼、血脉和灵魂;面子是人的表象,里子则是人的内涵;面子是由里子给撑起来的,如果没有充实的里子,那面子就是一张死皮。

所以,“里子”——内心的修身养性才是正道。

人是通过内心的强大,卓越的能力和优秀的人品,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才是真正有面子的人。

而一个人强大的内心,卓越的能力和优秀的人品,就是里子。

面子和里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面子”诚可贵,“里子”价更高。

03

“里子”事大  “面子”事小

做人,要有受人尊敬的面子,先要做充实的里子。

面子是弱小而虚伪的,里子是强大而充实的。

面子再大,没有家国情怀大,面子再重,没有人生使命重。

放下无用的面子,去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才至关重要。

卫国大夫孔圉非常谦虚好学。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地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孔圉的“里子”。

图片

人生漫漫,比起面子,更宝贵的 “里子”所蕴含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你的修养,你的事业,你的梦想,你的爱情,你的爱好……

当一个人可以放下面子,去为了生存和事业而努力,这个人已经长大了;

当一个人拥有了里子,能够靠里子撑起面子,这个人已经成功了;

当一个人又有面子,又有里子,赢得他该有的财富和地位时,他已经是个人物了。

人这一辈子,“里子”事大,谋生事大,变强事大,唯面子事小。
图片作者:增伟,国学文化特约作者。本文系国学文化(gxwh001)原创,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