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声波|护士主导的目标导向肺部物理治疗对ICU脓毒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有声重症 2022-11-30 发布于河北

背景:肺炎对医疗保健系统构成重大负担。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重症监护病房 (ICU) 脓毒症肺炎患者的护士主导的目标导向肺物理治疗 (GDLPT)。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士主导的 GDLPT 对 ICU 脓毒症患者肺炎预后的影响。 

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为期 3 年的前瞻性两阶段(前后)研究。 

在观察阶段(第 1 阶段,n =188)之后,我们设计、实施和评估了护士主导的 GDLPT 方案(第 2 阶段,n =359),用于治疗 ICU 脓毒症患者的肺炎。

主要结果是28天死亡率。结果:我们评估了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的 742 例脓毒症重症患者。

在742例脓毒症患者中, 609例被诊断为肺炎,547 例符合纳入标准。

 与 1 期患者相比,2 期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更短(5 [4, 6] 天 vs. 5 [4, 8] 天,p = 0.037),ICU 停留时间更短(9 [4, 16]天 vs. 9 [6, 20] 天, p = 0.010), 降低 ICU 死亡率 (15.0% [54/359] vs. 25.5% [48/188], p = 0.003), 降 低 28 天 死 亡 率 (16.7 % [60/359] vs. 27.1% ([51/188], p = 0.004)。

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主导的 GDLPT (优势比 0.540, 95% 置信区间 0.345–0.846, p = 0.007),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优势比 1.111, 95% 置信区间 1.012–1.221, p = 0.028)和通气天数(OR 1.160, 95% CI, 1.058–1.240, p<0.001)是 28 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护士主导的 GDLPT 改善了脓毒症患者的肺炎结局,尤其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停留时间以及减少 ICU 死亡率及和 28 天死亡率有关。

 

图1. 研究方案和阶段. 观察期(1 期)从 2017 年 1 月到2017 年 12 月,为期 1 年。第一阶段之后是数据分析和研讨会,其中设计了护士主导的 GDLPT 协议。经过护士和医务人员对方案应用的培训,治疗阶段(第 2 阶段)从2018 年 2 月到 2020 年 1 月,为期2年。

图 2.护士主导的 GDLPT 方案内容。

观察组(第一阶段):

(1) 头部高度在 30 –45 度。

(2)每日评估镇静深度,调整镇静剂剂量,以保证镇静目标 (RASS)评分维持在 -2分 到 +1分。 

(3)使用复方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每日 3 次。 

(4)按需吸痰或每2h抽吸痰液。 

(5) 使用声门下吸引器连续声门下吸引装置。 

(6)定期听诊。

如果听诊发现异常结果,如呼吸音减弱或双侧呼吸音不对称,则进行床边胸片检查并通知医生。

治疗组(第 2 阶段):

(1) 头部高度在 30 –45 度。

(2)每日评估镇静深度,调整镇静剂剂量,以保证镇静目标 (RASS)评分维持在 -2分 到 +1分。通过 (CAM-ICU)每 6 小时进行谵妄评估,并根据需要实施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包括为个体患者量身定制的日常锻炼计划,从昏迷患者的被动活动范围开始,然后是主动活动范围运动、床上活动、坐起并在床上移动,最后走路。 

(3)复方洗必泰口腔护理,每日 3 次,采用改良贝克口腔评估量表(BOAS)评分和黏膜-斑块评分进行评价。口腔护理的频率由 BOAS 评分决定,但至少每 12 小时进行一次。 

(4) 使用振动吸痰器增强气道引流。

每 4 小时进行一次,每次 20-30 分钟,振动频率为 20-30Hz。

每 6 小时评估一次咳嗽强度以促进痰液引流。吸痰后根据痰液性质调节温湿度,使痰液黏度达到II级(中度粘连: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管内壁,但容用水洗涤除去)。

(5) 声门下吸引装置,带连续声门下吸引装置。

(6)定期听诊。如果听诊发现异常,如呼吸音减弱或双侧呼吸音不对称,立即进行肺部超声检查。

如果超声图像显示肺部受累,如组织样本、碎片征或空气支气管,则在高位侧卧位(左侧或右侧:90°)加强气道引流,并每 2 小时更换一次位置。

(7)肺复张。每 6-8 小时进行一次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CPAP) 为 35-40 cmH2O(1 cmH2O =0.098 kPa),持续 40 秒。

对于那些没有接受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才接受扩张治疗,包括通过简单的呼吸器进行人工通气。吸气深而缓慢,然后停顿 15 秒,然后快速呼气。

 

图3. 本研究中患者的流程图

表1:纳入研究的ICU患者的基本特征。连续变量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距)。

p 值反映了观察组和治疗组之间的比较。 

ICU :重症监护室;APACHE II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 II;氧合指数:PO2/FiO2;RRT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GPB:革兰氏阳性菌;GNB:革兰氏阴性菌。

 

表2,将患者按 28 天死亡率分为存活组和非存活组,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GDLPT :目标导向肺物理治疗

表3:预测ICU 脓毒症肺炎患者 28 天死亡率独立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推荐:孙小米  

声优:sunshine 编辑:Echo

点赞加关注 有声不迷路 

用声音记录文献

分享点赞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