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一支部队 5万人困守孤城75年,坚守至1987年

 丘山三也君 2022-11-30 发布于四川
提起清朝的部队,似乎离我们这个社会很遥远了,毕竟那个黑暗的封建制度,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只能是从书本上或网上获取到部分信息。
那么,有近百万的队伍在清朝灭亡后,他们都去了哪?
图片
这个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可能已经自顾不暇了,和人将死一样,对于所有的一切,只能是听天由命,各自寻找去处。
图片
但毕竟这是一个宠大的组织,其中还有大量对清朝忠心耿耿的士兵和军官,他们肯定是不会甘心就这样离去的。
但是在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洋炮面前,他们又彻底地被打的遍体鳞伤,连敌人近身都无法靠近,就一个个地倒下,再强大的战斗意志,都无法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图片
他们何去何从,是当时军中一些人士考虑到焦头烂额的问题。
图片
其中部分人回归家乡,重新拾起锄头,种地割麦,一部分人被整编成为袁世凯部队,加入国民军队,还有一部分人做了土匪。
这三类人的分级是有部分原因的,回家种地的一种人大多数是以前的官家子弟,为什么呢?
因为清军队伍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无仗可打,整天处在一种优越感爆棚的思想之下,但军饷一分不少,所以部队里就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能找关系的就找关系,能贿赂的就贿赂,反正是想尽一切办法进军营,然后在里面混日子,也不操练,不学无术。
这类人,你说袁世凯会再么,一个个地回家去,清朝瓦解,自然是回家种地去。
图片
第二种被袁世凯收编的,恰恰是那些军中的能人,这些人才无论是在过去或是现在,都会被伯乐相中,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图片
第三种去当土匪的,也是与当时的环境有关,世事不太平,谁都想占山为王,独霸一方,加上清朝对士兵的管束较为懒散,致大多数士兵都有一些痞气,所以他们就扯了一张布,做起了山大王,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终究还是以悲剧结局的命运。
图片
然而,还有一支清军,一直维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坚持到1987年还在用大清律法。
会不会搞错,现代社会融合了封建社会的法律?没有错,这支清朝部队共计五万人,一直驻守在香港的九龙城寨,用忠心坚守着香港若干年。
图片
他们在九龙城寨内依然过着清朝特色的生活,挂清朝的龙旗,建清朝的房子,后来全国解放时挂中国国旗,毕竟在他们的血脉认同上还是中国人。
香港当时不是割让给了英国了吗?其实香港并没有全部割让给英国,其中九龙城寨就明确属于中国,晚清据理力争不让这块土地割让并驻军把守,就是为了99年后在收复时有个前沿阵地。
没想大清王朝崩塌,这支部队依然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图片
英国曾动用军队想占领九龙城寨,无奈城内居民和士兵英勇反抗,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样,九龙城寨就龙了一个三不管的地方,由于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内,中国无力管,英国又无权管,毕竟它属于中国领土。
九龙城寨内的治安相当差,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都有,有人在外面犯了事就躲进九龙寨去,这个地方成了香港的贫民窟。
1987年,中国和英国共同商议,拆去九龙城寨的围墙,遣散城内大概五万人,除了留下部分清朝建筑之外,建成公园,现在那里成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区。
一个时代的结束,只是一个政权的结束,那些留着中国血的中华儿女,永远是中国人,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深入骨髓,不是帝国主义强权所能随意改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