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城阅千年|洛阳名称演变

 梦想童年594 2022-11-30 发布于江西

汉魏洛阳 河洛风土

经天略地 · 洛阳名称演变

汉魏洛阳城宫城区

作为都城的称谓 洛邑、洛师、洛

洛邑之名,始于周初。《左传·桓公二年》载:“武王(姬发)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周本纪》曰:武王克商后,“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邑者,无先君宗庙之都城也;洛则是城邑所在的地望。此时,洛邑应该是武王在洛为周人屯驻军队、镇抚殷商亡国贵族而营筑的一座新城,即后来称为“成周八师”的驻地。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及“武庚叛乱”后,将更多的殷商遗民强徙洛邑,由成周八师监管。《尚书·多士》篇中记载了周公给殷商顽民的动员令:“今尔惟时宅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意思是说:现在你们要安居于你们的城邑,继续你们的劳作,这样,你们就能在洛邑长久地从事生产并获得丰收。显然,此时的洛邑是殷商顽民被监管之地。

西周、东周、秦代城址沿革

在汉魏洛阳城东北隅有里坊名曰“上商里”,西晋陆机《洛阳记》说“上商里在洛阳东北,本殷顽人所居,故曰上商里宅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由此,可以认为洛邑就是后来的汉魏洛阳故城。当时,在《尚书》中将“洛邑”省称为“洛”,《尚书·召诰》篇中说“周公朝至于洛”,《尚书·洛诰》篇中也有周公“朝至于洛师”的记载。从时间上看,此时,东都尚在规划阶段,《尚书》中所说的洛、洛师显然是指武王克商后营建的洛邑,这表明武王在初营洛邑时就有在洛建都的意向。 也有学者认为“洛师”是指驻守在洛地、并称为“成周八师”的周朝军队。武王返回镐京后,采取各种措施稳定东方局势,其中一项便是决定迁都洛邑。由于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便去世,迁都未能如愿。

作为都城的称谓 下都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姬诵)年幼即位。武王弟“周公之代成王治”,他秉承武王遗愿,向成王建议:洛地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恳请成王建都于洛。成王“如武王之意”,“使召公复营洛邑”。 经周公相宅,占卜测量后,历时十个月,迅速完成了洛邑都城的营建工程。新都城仿丰、镐一都二城制,修筑了两座城池。 一座位于涧水东、瀍水西,称“王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因地当郏鄏山(洛阳北部邙山的古称),又称“郏”“郏鄏”。 一座位于瀍水东十二公里(今白马寺东),称“下都”,即武王营筑的洛邑。相对于丰、镐称“宗周”,两城统称“成周”,取周道始成之意。 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记载:“《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清代徐松辑《河南志》说:“成周之城,周之下都也。即周公、成王患四方之远,监三监之叛,又卜瀍水东,惟洛食作此,以处商民,欲徙周而居之。至敬王避子朝之乱,东居成周。” 下都本意是陪都的通称,指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战国时期,燕国都蓟,又择地另建都城,称“燕下都”(今易县),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为下都,北齐都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为下都。

洛阳东周王城平面图

成王五年,成王率诸侯百官摆驾成周,举行新都落成大典,改西周纪年为“元祀”,把从殷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迁往洛邑、象征国家权力的神器——九鼎正式迁入王城太庙,史称“成王定鼎于郏鄏”,并委派周公长期镇守成周。从此,西周便开始了一国两都制。西都“丰镐”称宗周,东都“洛邑”称成周,两都“分陕而治”。 此时,“洛邑”作为地理概念,范围有所扩大,统指王城和下都。王城乃“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周天子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而下都则作为军事重镇,迁置被征服的殷商大小贵族(称之殷顽民),并镇以成周八师,以防不虞。 从历史文献来看,成周在正式命名前,对建设中的都邑有多种称呼,《尚书》中的《召诰》《洛诰》《康诰》《多方》等周初文诰把新都称为洛邑、洛师、新邑、大邑、新大邑、新邑洛等。成王时的铭文多指成周城为新邑、洛邑,而在文献中则称王城为郏、郏鄏、王城等。未完待续……

汉魏洛阳故城,自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洛邑始,至公元7世纪初唐时洛阳县治迁出金墉城止,作为城的延续使用长达1600余年,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皆以此城为都,作为都城的历史则长达540余年。千余年来,故城几经兴衰,毁建不休。故城的称谓亦由于帝王的更替、朝代的变化及行政区划的变异而屡见更易。弄清该城址名称的变化,对于研究洛阳历史乃至中国都城营建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