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本《老子》解析系列(第79章)

 曰静2017 2022-11-30 发布于福建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取俸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现贤也。

注:

又,yòu,原文“有”。

以,yǐ,助词,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俸,fèng,官员等所得的薪金;例:俸禄。原文“奉”。

唯,用于句首,无实义。

现,xiàn,出现,显露。原文“见”。

解:天之道就像张弓射箭的人,高了压一点下了举一点,有余的损一点不足的补一点,所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是这样,损不足的然后用它来奉献给有余的,怎么能够已经有余而又再去向天索要呢?而且又说这种做法符合天道呢?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功成名就而不自居,像这样他的贤能就通过没有违背自然的欲望显现出来了。

分析:

宇宙中其实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过八种阴阳的不平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动万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一种是通过以自然为法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恒道(不分阴阳的虚无混成),来保持万物与整体在阴阳两方面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平衡和谐与变化发展是世界的两个基本特性,但世界的变化发展始终是由平衡和谐来主导的,平衡和谐是世界的第一性,变化发展是世界的第二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运动遵循于地,地的运动遵循于天,天的运动遵循于道,道的运动遵循于自然。)“人之道”和“天之道”中的“道”不是指恒道,而是指人或天运行的法则。“天之道”遵循恒道的特性以自然为法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是要服从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的。


​作者:曰静2017,姓丘,名平,江西铜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