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西北行日记-6

 成平 2022-11-30 发布于四川

大西北行31天日记(第四天9月12日)

进入柴达木 翡翠盐湖行
晴 多云 阵风1—3级 温度偏低 有轻微的霾
为了今天的行程,能够赶到大柴旦镇,观赏那里的“翡翠”盐湖,早上七点过点,我们就起床,抓紧时间收拾完各自的东西,办理完退房手续后,约在八点左右,就驱车离开了这个叫作“晴朗生活”,温暖如家的民宿。在小镇的街上草草地吃了碗面,就沿着昨天进镇时的G2713国道,向德令哈方向出发,这时已近九点钟了。

九月的青藏高原,冷风习习,冬意早临,只要不到中午,就是有太阳,依然会感到秋风瑟瑟、寒气袭人,而到了中午,又会是另一番景象,灼热的阳光,似火般的烘烤着大地,让人热得受不了。何况今天又多云,更觉得像是内陆深秋的早晚。
天空中漂浮的游云,似乎要想聚到一起,把这大西北浩瀚的天宇压垮,云层也越来越厚,越来越低,重重的压在公路两旁山顶上。

青藏公路依然在眼前向西延伸,道路两旁的山峦依然贫瘠荒芜,没有生命的绿色、没有烟火的人家、没有风吹草低的牛羊,只要满目的凄楚与荒凉。也许现在高原进入了旱季,没有了雨水的滋润,山上的植被才会变成这般枯黄,这般的廖漠。只是在道路旁,从车窗外掠过的滩涂上,有时还能在低矮的灌木丛中,看到竟然还有绿色的生命在萌发,在抗拒着周围的恶劣环境,不屈不挠地生长着。我不能不为它们生命的顽强而喝彩,更要为它们的生命而感叹!

大约在九点半左右,原来紧邻道路两旁的山峦,也似乎在与道路渐行渐远,整个谷地也逐渐显得开阔些了。看到在路旁竖立着的,“建设柴达木防护林”的巨幅标牌,才知道这一带正在建设防护林工程,这是一项由国家投资,抵御西北沙化的巨大工程。同时也告诉我,这里应该属于我国著名的柴达木盆地了。对的,我们已经进入了那片广袤苍凉的柴达木盆地了。

越往前走,眼前的空间也越来越开阔。从导航得知,前面不远就要过乌兰县了。现在已经是上午的10点左右。
过了一个叫“乌兰”的收费站,突然一块很开阔的蓝色湖面,从车窗的左边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个离公路较远的湖,远远望去,湖面与天际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天边,也落在了蔚蓝色的湖水中,起伏的山峦也与湖水一起,连在那浩瀚的天际下,就连它的轮廓也渐渐模糊了。浩瀚广漠的柴达木盆地,给这块广袤的大地,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片土地有了水,便有了绿树、也有了青草,远处也有了人家,这片贫瘠的土地便有了生命,也就有了希望。

再往前走没多远,道路两旁栽种了不少的树木,为附近的几条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组成了一条条天然的绿色屏障。这片沿着路旁的防风树林,一直绵延数公里之长,既防止着风沙的侵蚀,也保护着这段路面,免受雨雪沙土的淤堵,为行车的安全提供保证。这片树木也已经微微泛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也随着浩荡的秋风,吹进了这荒芜的柴达木盆地。

上午10点54分左右,我们从德令哈市穿城而过。它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的州府,是当地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其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从车窗外看到的城市建设,到处都给人呈现出颇具蒙藏民族风格的建筑。我们路过的街道,整洁而有序,静怡而祥和。虽然没有下车,但大西北各民族祥和安宁的氛围,会随着阵阵秋风,涌入你的心扉,引起心底的祝福。

穿过德令哈市,进入G315国道。虽然依然是在高速上行驶,虽然依然是在柴达木盆地里前行,但是道路明显变窄,天气也好像变了脸,天空中下起了小雨,不大不小的雨滴,敲打着前行的车窗,滴滴答答地讲述着它的今生和来世。雨滴也不紧不慢地,随着风飘落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滋润着这里的万物生长。
大地需要甘露滋润,荒原需要雨水灌溉,一切的生命都需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在下大一点,在下猛一些,好为那些期待水的植被,洒下及时的雨露,我心里不住地叨念着。

在11点40分左右,看到路旁的一个黄褐色的标识牌,上面标明风景区“托素湖”的字样,箭头指向道路前方不远处的左侧。
“托素湖”,不就是2017年,我们三人从西藏返回四川时,前去的那个叫作“托素湖”的景区吗。那里一处是鸟绝草稀、鱼虾不长的咸水湖,紧邻的另一处是芦苇丛生、飞禽翱翔的淡水湖。我问何书记,他边开着车边回答我“正是”。

我至今依然不惑,这两湖水相通,一湖为咸,而另一湖为淡,是什么样的地质结构,使其成为如此特殊的水文环境,我不得而解。
过了这一片高原沼泽后,大约在下午一点左右,远处天边现出了蔚蓝色的天际线,宛如有人在天幕上剪开了一道口子。越往前走,天际边的这道口子也越大,最后整个天空都变成晴朗的蓝天白云,乌云一转眼就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整个天空一片蔚蓝,像被谁刚刚洗过似的,湛蓝湛蓝。

很快到了一个叫“饮马峡”的收费站。这里便是进藏青藏线和到北疆道路的叉处。继续沿着这条路向西前行,穿过柴达木盆地,就到达青海省的格尔木,然后南下翻越“唐古拉山口”,就进入了西藏。而出这条高速向北,过敦煌市经星星峡,就进入了北疆。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州的大柴旦镇,去那里观赏盐湖。从这里的路标看见,到大柴旦镇还有六十余公里的路程。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大柴旦镇”,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这个镇子不大,街道静悄悄地,好像人们都不在家里,街上人也很少,让这个小镇显得格外安静。突然大都市的烦躁与喧嚣,在这个大西北的腹地,一下子像秋风扫落叶般,吹得无影无踪,让人还感到不适。整个小镇静怡得好像,今天与昨天都没有了任何联系,时钟只是上紧的发条,只顾滴滴答答地走着,......
直到现在,除了在路上吃了点随身带着的点心之外,我们还没有吃午饭,饥肠辘辘地声音,告诉我们该吃饭了。虽说已近三点,但是这顿“午饭”还是需要解决的。
于是在路旁一家“川味馆”前,我们把车停了下来。这还真是一家地道的川味馆。主人是地道的四川绵阳人,据他们讲来这里开店,已经有十多年的时光,一家人也完全适应了大西北的生活环境和节奏,并告诉我们“回到老家还有些不习惯”。这也许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吧?
在吃饭时,老板得知我们要去大柴旦盐湖,他告诉我们:“大柴旦盐湖”没有“翡翠盐湖”漂亮。你们可以直接去“翡翠盐湖”,那里比茶卡盐湖还要漂亮。
吃完这顿“午饭”,我们先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了在这个镇上,我们在网上预定的“儒商大酒店”。通过服务台人员的防疫检查,以及出示了我们的各种证件后,才拿到了我们的入住的房卡。
入住房间稍作休息后,何书记就把导航设置到了“翡翠湖”,于是按照导航地指引,驱车前往这个比茶卡还漂亮的“翡翠湖”。希望真能在那里遇到与茶卡不一样的盐湖,以及与这“翡翠”名字相符的“翡翠”湖。

导航把我们从一个化工厂区内,沿着用黄土铺成的道路,带进了这片湛蓝色的盐湖。
到了那里才知道,实际上 “大柴旦”与“翡翠湖”是相连的两个盐湖,可能是因为“翡翠”两个字,能够显示出盐湖蓝如明镜的视觉冲击,更能够有别于茶卡盐湖的湖光掠影,才给它取了这如玉般晶莹剔透的名字。
现在这里把两个盐湖,分成了若干个景点,原来的大柴旦盐湖是1号景点,而后来的这个“翡翠湖”分成了2、3、4、5号景点,每个景点都有景区内的“小火车”站点,将游客载入后可以自由的游览。
而我们在导航的带领下,误从化工厂驶入,未办理任何的入园手续,使得我们从1号景区到其它景区游览时,景区的工作人员,还让我们补齐了所有的入园手续,然后从景区大门重新入园。
1号景区内基本没有什么游客,只有我们仨人,面对蓝色的湖面,以及金黄茂盛一片的蓬蒿,拍了一会照片,就沿着景区内的公路,到了景区的大门。
景区内的游览车是直接把游客拉到2号站点,游客下车后就可以自由的活动,沿着湖堤游览拍照,随意上下乘坐。绝大多数游客都在“翡翠湖”景区游览,在1号大柴旦盐湖的游客不多。我们重新入园后,就乘坐景区内的游览车,到了2号站点下车,然后步行沿途游览和拍摄。

1号景区内 从2号站点下了小火车后,我们沿着湖堤反方向往回走,在湖堤上边拍照边游览。虽说整个景区还在打造地过程中,景区的硬件设施远没有茶卡齐备,但是一洼洼盐池里那斑斓欲滴、迷人眼醉的色彩,五彩纷呈、斑斓陆离的景致,在蓝天白云下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蓝如浩空、碧波万顷,黄似金碧、炫眼夺目,色似碧水萦回,貌如橙黄橘绿,状同玛瑙翡翠,还有那淡淡的蓝色,更像是碧玉晶莹、剔透无暇,世上所有迷人醉眼的色彩,都毫不遮掩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景区内已经有了许多的游客,俊男靓女、妇孺老少,都在这旷野的大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想象,都会在这色彩斑斓的盐池边留下自己的身影,甚至不惜重金租借艳丽的衣裙,在这如镜的湖边翩翩起舞,留下难忘的瞬间......。

不知不觉,白日已近山岫,眼看就要落到西边的山坳里。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收拾装备,望着身后晚霞映照的盐池,以及落在蓝蓝盐海里的那轮红日,才离开这片蓝似苍穹,碧如翡翠的盐湖。
回到镇上的酒店,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多了。拿出我们在网上购买的方便米饭,按照说明烹饪完毕,就着何书记自家制作的香肠腊肉,以及我们网购的咸菜,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快捷、自助、卫生、干净的晚餐。
吃完饭,洗了澡都已经接近午夜了。明天我们要到敦煌。

浏览28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