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尼梦奠帖》 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序

 药师海印月 2022-11-30 发布于山东

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具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

注释

梦奠:语出《戴记·檀弓》:孔子蚤作,负手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趋而入。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殁。
查看全部 ∨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 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 其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代表了欧阳询行书成就的顶峰,后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查看全部 ∨

评析

《仲尼梦奠帖》用笔清峻,锋芒毕露,给人以锐利、刻厉之感。其用笔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侧锋入纸,起笔无不锐利,显然是魏碑笔法。下笔直截了当,不藏锋敛迹,加之行笔稍快,如剑戟般的锋芒便外耀无遗了。二是转折顿挫带来的刻厉。在唐书家中,初唐的柔和之风的特征之一就是化方为圆。这样,不仅消失了方角使之更为圆转灵活,而且也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欧阳询丝毫不受这种化方转圆的影响,他的转折仍然是重而方,不减作楷书之法,如“仲尼”、“有”、“周”,尽骨节之露,如“奠”之第二笔,起讫三折笔,如怪石嶙峋,与北魏的刀刻痕迹何其相似。可是,这样的笔触是很需要有分寸感的,稍微过头则为造作。在这方面,像欧阳询这样的行家也未能幸免,如“数”字就是一个病例,其“文”字旁起笔牛头角状,十分不雅,有趣的是把这一角状遮去后,这一个字反而格外的流畅、顺眼了。《仲尼梦奠帖》像“过”字这样圆转灵活、随意自然的笔触并不多,全篇的创作仍然是庄严的、认真的,作者创作心态似乎也不轻松,一副如《九成宫碑》那样的庙堂面孔。 《仲尼梦奠帖》结体有独特之处,结体修长一目了然。欧阳询不在意从横向上进行发展,因此在行距上显得特别疏朗,每字向下舒展时,欧阳询也把字距拉开,使这一纵向发展显得天地开朗。竖画挺拔坚韧,在每一字中起着砥柱作用,使每一字的骨格坚挺起来。把《仲尼梦奠帖》与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比较,会看得更清楚。虞氏行书以柔和胜,竖画也起支柱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也不突出,似乎隐于其中;而欧氏行书竖画刚强外耀、强烈可感,那壁立千仞的挺拔,构成了作品的主要基调。观帖中字,虽用秃笔疾书,却转折随意,笔势圆融,用墨淡而有质感,丝毫无油滑之态。 《仲尼梦奠帖》是两种书体的结合,即行书入碑,或曰碑体行书。从章法看,《梦奠帖》“宪章右军,抽锋一线,如猿腾鹘落而泯上下相承之迹”(包世臣《艺舟双楫》),而更多靠单字造型调节章法;帖中“彭”由左右结构变换成半包围结构;“导”字繁体下旁本为“寸”,此处不同,换为“木”旁;“冥”字上首用“宀”代“冖”且书写跳荡;“熟”字结构变异,这四字的安排,使《梦奠帖》章法更显紧凑,以部首移位和比例倒错来调整字形结构及通篇章法。且《仲尼梦奠帖》取魏碑为骨格,以行书的笔意来调节,避免了碑体楷书的平板,显得更加密切、多姿多态。碑体的骨格使每一个字气势开张、伟岸,而行书的绵密活泼又连缀其中,形成刚劲而活络,活络而不失骨力。
查看全部 ∨

赏析

元代赵孟頫:欧阳信本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米老云:“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也。向在都下,见《劝学》一帖,是集贤官库物,后有开元题识具全,笔意与此一同,但官帖是硬黄纸为异耳。 明代朱应祥:欧阳率更正书结体自乐毅论来。此梦奠帖行体又从兰亭中来。岂公多临帖故笔意与之相近欤。观者要于眼外出力。 清代高士奇:欧阳率更学王右军书。险劲瘦硬。自成一家。议者谓其真行得献之法。羊欣、薄绍之后。绝无能敌。独智永欲与旗鼓相当。而率更猛锐长驱,智永亦避锋夺气。其传诀善奴书诀。笔意殆尽。至鸡林遣使求其书。当时名重如此。兹梦奠帖七十八字潘师旦曾刻绛帖中。项墨林藏真迹于天籁阁。清劲绝尘。有郭天锡、赵子昂二跋。其内府秘印收藏图记。天锡言之甚悉。后又入杨东里家东里于正统八年。年已七十有九。楷法庄严。无衰老态。张氏书画舫云东里跋不存今东里之具在。且接纸图记宛然。似非经遗失者。张青父或非目见耶。顷从崑山传是楼得之。炎景杜门。静阅数日所谓龙蛇飞动矛载森立者。艮不虚也。唐彦猷得率更书数行。精思学之。遂以名世。余衰懒不能动事临摹。惟于春秋佳日。出佐吟览。譬如人家有国色之姝。可以加餐。独旦老翁聊藉此加餐也。 清代王鸿绪:元郭祐之藏欧阳信本子奇、梦奠二帖。珍为秘宝。而尤以梦奠帖为暮年所书。披纷老笔殆不可攀。邓文肃尝于郭公山房见之。阅之十载。犹有余慕。而梦奠帖独有赵文敏一跋。声价倍重矣。墨池录云。陈景元评欧书云。世皆知其体方。而不知其笔圆。今观文敏。以米老赞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不早已为欧公阐幽耶。细审是帖用笔之意。直与兰亭相似。宜乎唐人评论以欧书居褚河南薛少保之右不诬也。
查看全部 ∨
欧阳询

欧阳询

唐潭州临湘人,字信本,一字少信。欧阳纥子。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唐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善书,初学王羲之,而险劲过之,世称“欧体”,又称“率更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与裴矩、陈叔达合撰《艺文类聚》。有碑帖。 ► 7篇诗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