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阀杨森娶12个老婆

 闲之寻味 2022-11-30 发布于广东

军阀杨森娶12个老婆,90岁时17岁小妾问:有几个是心甘情愿嫁你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看到整首诗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意境很美,但看完之后只会剩下扼腕叹息。

比文学作品所描述更让人瞠目结舌的往往就是现实,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杨森便是这类中的典型。他一生娶了12位老婆,生下子女共43人。

1977年杨森病重,他最小的十二姨太、仅有17岁的张灵凤站在他病床前问:“你这么多姨太太,有几个是心甘情愿嫁给你的?”

当时的杨森已听不出张灵凤是真的在疑问还是对他的嘲讽,但他的脑海中居然清晰的浮现出了这12位苦命女子的面容。

事业初期,良心尚存

杨森的这12位老婆中,除了前两位有个正妻名分外,其余十名都是作为姨太太被杨森强纳进来的。

首先来说说杨森的原配夫人张氏吧,杨森年少时家境一般,父母也为他早早的定好了婚事。在杨森十几岁的时候,便遵循父母之命与张氏成亲了。

张氏这类型的女子可以说是深受封建时代观念荼毒的代表,她三从四德,贤淑持家,对杨森这个丈夫可以说百依百顺。当时的杨森还是相当纯情的,面对张氏的温柔乡也忍不住沦陷。俩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十分甜蜜的时光。

但是好久不长,1908年杨森考入成都陆军速成学堂后,张氏便因为一场风寒病逝了。听闻张氏死讯,因为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妻子,杨森自然是悲痛欲绝。后来还提携了张氏的弟弟来自己军中任职,来作为自己对张氏深情的证明。

但由于张氏并没有为杨家生下一儿半女,没过多久杨森的父母便开始给他张罗着续弦的事,杨森当时正是扮演深情人设上瘾的时候,因此续弦谭正德可就倒了大霉。当时又恰逢杨森毕业,从此便开始长留部队,谭正德也就开始了她守活寡的一生。

哪怕她为杨森生下了一对儿女,但本就很少回家的杨森对她的态度依然很是差劲。后来杨森飞黄腾达妻妾成群之后,更是不知道将这位续弦夫人忘到了何处。逃往台湾也将她遗忘在了广安老家,她孤苦无依地活到了92岁。

谭正德在广安老家守活寡的时候,杨森则开始走上了他的事业坦途。之前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上学时,他便与刘湘、潘文华等人成为同学,这些人后来都是以刘湘、杨森为首的“速成系”四川军阀集团的核心人物。

1912年,杨森加入川军第1师王陵基部队。隔年投靠熊克武部川军第5师,他参加过“二次革命”,也曾为民主共和出过力,但“二次革命”失败了,杨森也被滇军俘虏。

当时滇军的将领名叫黄毓成,偶然路过瞥见一队俘虏,看到大家都战战兢兢惶恐不已。唯独一人凛然不惧,面色如常。黄毓成不禁对他另眼相看,便留了他一命,还让他在司令部做了个副官,这个人就是杨森。

杨森在滇军中也很快混上了一官半职,由于他有胆魄有见识,黄毓成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当时黄毓成在昆明修建了一栋别墅,即将完工时特地派了杨森前去验收。就是在这里杨森遇到了他的三姨太——刘谷芳。

刘谷芳的父亲是建造别墅的包工头,见前来的杨森器宇不凡,能被老总派来做事说明还深得器重,一时利欲熏心,主动提出将自己女儿嫁与杨森。

杨森当时正值“空窗期”,秉持着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就收下了刘谷芳。可怜的刘谷芳年纪轻轻便被自己的父亲当作利益交换的物品送与了未曾谋面过的男人。

她最开始也受过杨森甜言蜜语的哄骗,误以为嫁给了良人。后来杨森新鲜劲一过,便把她忘在了后院里任其自生自灭,刘谷芳郁结于心,在抗战时期染上了肺病,由于不受重视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杨森的前三位太太要么是父母安排的婚事,要么是他人奉上的“孝敬”,但接下来,杨森却打开了“强娶豪夺”的大门。

花心成性,负心薄情

杨森的第四位姨太太名叫田衡秋,商贾之女,生得极为漂亮。但她却是被杨森强娶回来的,当时民国乱的很,什么法律不法律的,手上有兵的在当地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1920年,杨森靠着出卖滇军的利益,拿着这份投名状返回了四川,投在老同学刘湘麾下,成为川军第九师师长,手握重兵,位高权重,一时风头无两。

他率军进驻阆中,骑马走在街上,两旁的老百姓都不敢看他。他看着路两边避让的人,心中正得意时,猝不及防和一双美目对视上了。田衡秋并未在意,只觉得这人扬武扬威趾高气扬,哪成想却直接被这人尾随到了家中。

杨森派了手下大张旗鼓的前往田家提亲。田衡秋当时已经有了婚约,只待时间到了就可以完婚,她和未婚夫知情知底,感情十分和睦,自然不愿意去杨家做妾。

田父稍稍打听了一下杨森就知晓这绝非自己女儿良配,军阀杀气重不说,家中已经娶过三位太太了,自己家女儿嫁过去肯定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田家家境殷实,也不需要靠卖女儿来换取权势和利益,田父便一口回绝了杨森的提亲。但杨森哪会那么容易就善罢甘休,他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向田家施压,各种打压田家的生意。

那个年代手里有兵的才是天王老子,一个商人哪里能比得过?最终田家还是不敌压力将田衡秋嫁给了杨森。将女儿嫁给杨森后不久,田父便被气出了病撒手人寰了。

田衡秋生于商贾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又天生聪慧识大体。她心知自己以后只能依仗杨森,哪怕心中厌烦杨森,也会和他虚与委蛇,装出甜蜜恩爱的样子。

田衡秋使尽浑身解数向杨森证明自己的能力,她从小就学会理财算账,替杨森把家中管理得井井有条,又漂亮聪明识大体,能带出去应酬交际,深得杨森欢心。

抗战时期,田衡秋还曾陪同杨森会见了何应钦、毛人凤、陈诚等国民党中央高层,可见她在杨森心中还是占据着不小的地位的。而且国民党败退台湾前,杨森还让田衡秋带着自己做军阀多年横征暴敛的大笔钱财先行前往台湾。

但多年的相伴居然抵不过一场大病,来台湾没几年,田衡秋前往香港探亲时突发脑溢血,引发了半身偏瘫。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杨森的态度却狠狠地伤了她的心,田衡秋自认这么多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谁承想杨森会如此薄情。

田衡秋偏瘫后活了二十多年,杨森最初还来看望她,后来完全忘记了她这么个人,田衡秋后续的生活以及治疗费用全部都是由自己女儿承担,杨森对她已经是完全不管不顾了。

毕竟哪怕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边年轻貌美的姨太太还是一位接着一位,一颗心恨不得分成八瓣,怎会惦记着病重的田衡秋?

田衡秋心里也有数,因为他将自己迎入府中不久,就又娶了萧邦琼作五姨太。萧邦琼的父亲是杨森还在滇军时的秘书,对杨森自然是不敢违抗。

仅仅是在一次宴会上,杨森夸了萧邦琼一句长得模样周正,又加上被一位好迎合上意的人鼓动,便将女儿送给了杨森做妾。

萧邦琼不同于前面几位女子,她读过书还教过学,身上颇有文人气,杨森被她的气质吸引,认为她不同于田衡秋那么精明会算计,对她也是十分宠爱。可怜田衡秋辛苦为他操持家业,到头来只落了个精明算计的评价。

可惜的是,1931年萧邦琼在泸州坐船时,发生意外溺水身亡了。

她算是死在杨森最宠爱她的年纪,当时杨森兴头正盛,自然得显得伤心一些。在一次借酒消愁后,他借口喝醉强奸了家中的一名丫鬟。

这名丫鬟还是服侍三姨太刘谷芳的,名叫陈顺容,当时仅有15岁。第二天杨森看她长得浓眉大眼,乍看之下还算不错,就将她收为了自己的六姨太。

但是从丫鬟到姨太,陈顺荣却没能享福,反而被逼疯了。由于她之前做丫头,性格唯唯诺诺,杨森看她越来也不顺眼。加上之前做粗活,杨森觉得她皮糙肉厚,生气了就会去她房里拿马鞭抽她解气,可怜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这样硬生生地被他打疯了。

杨森命人用铁链将她绑起来送回了广安老家,和续弦谭正德作伴。新中国成立后,陈顺荣病死在了重庆。

杨森此人,不仅负心薄情,而且极为心狠手辣。陈顺荣被他打疯了,还有两位姨太太不仅被他强娶进门,甚至在他手下丧命。

命运万般不由人

杨森的七姨太曾桂枝与九姨太蔡文娜下场是最惨的,曾桂枝本是杨森在路边捡来作养女的,后来小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到14岁的时候就被杨森这个出生奸污成为了他的七姨太。

但杨森还将她送去上海等地读书,曾桂枝受了教育长了见识,越发不喜杨森的军阀做派。杨森将自己的姨太太送往外地读书,自然不会不管不问,后来他派去监视曾桂枝的人发信说曾桂枝和一位男同学关系过分亲密,不清不楚。

杨森勃然大怒,将曾桂枝和她那名男同学骗回四川,亲手开枪打死了曾桂枝,那名同学也没能幸免,身上的西装都被杨森赏给了下属。

九姨太蔡文娜的经历也相似,她生得极为漂亮,上中学时就因美貌在当地出了名,这可引来了大祸,她被杨森看中了。加上又有一个趋炎附势的父亲,只有14岁的蔡文娜便被杨森纳入府中,杨森对蔡文娜极为宠爱,经常带着她出入各大社交场合。

但这种宠爱仅仅流于表面,蔡文娜和英文老师关系要好一些就遭到了杨森的毒打。后来前往成都上大学时,和她的同学在一起了。被杨森察觉后蔡文娜索性提出了离婚,谁知第二天晚上杨森就派遣了手下将蔡文娜杀害,那位同学及时得到消息逃往了印度,才捡回了一条命。

与二人经历截然相反的便是八姨太汪德芳,她算是众位姨太太中最大胆最幸运的一个。15岁被迫嫁给杨森后继续求学,后来担任了成都天府中学的校长,又当选过国民党代表。

汪德芳开辟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有了一定实力和地位后,便同杨森断绝了来往,两人的孩子也跟着汪德芳姓。

十姨太郑文如,一名纱厂普通女工,被远房堂舅送给了杨森。受宠过一段时间,但有一段时间身患重病,变得面色憔悴,形容枯槁,遭到杨森的厌弃。新中国成立后留在重庆嫁给了一名普通工人,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十一姨太胡洁玉的父亲是杨森的家仆,侍奉其多年。结果自己14岁的女儿却被杨森看中,当时的杨森都已经60岁了,胡父吓得连夜带着女儿回了老家。但胡洁玉仍没有逃过杨森的毒手。

1949年后,她和田衡秋二人被杨森带去了台湾,后来带着女儿出国留学,定居在了美国。

最后一位便是张灵凤,当时已经年近90岁高龄的杨森色心不死,将年仅17岁的张灵凤聘为自己的秘书,后来成为了杨森的十二姨太。

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命,但是每个选择都难以由自己做决定,这是女性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结语

1977年5月,杨森在台北因肺癌病逝,终年93岁。

有人将杨森一生中的这十二位女子戏称为“十二金钗”,纵观她们的命运,也真如红楼十二钗中女子们一般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她们身不由己的命运不也正是大多数民国女子的映射吗?

她们之中不乏有能力有见识的女子,倘若有机会,未必不能做成一番事业,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终究还是沦为了无良军阀的一段艳情史,成了后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