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说话、写文章不要使用虚浮、华丽的辞藻,只要辞能达义、表达贴切即可。 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言辞。 达:准确表达的意思。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辞贵达义。《仪礼·聘礼》载,“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聘问的言词没有定则,但要谦逊而和悦。言词多则显得过于虚浮,言词少则不能表达意思,言词如果足以表达原本的意思,所表达的意思就达到了极至。 “辞”指邦交之辞,也指人际交往之辞。儒家提倡修己安人,要提高自身修养,言辞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辞达”就是言辞表达要恰到好处,言辞内容要真,表达方式要诚,表达效果要仁,不能辞不达义,也不能言过其实。 说话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辞不达义,是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的表现;言过其实,则是虚假浮夸、品行不端的行为。这都不具备成仁、行仁的基本条件。为政者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形形色色的人员,必须以仁为终极目标,一生向着“辞达”努力,持续修炼内功,更加稳妥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政事要务,造福天下百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