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棋(国际通行棋种)

 涛儿—taoer 2022-11-30 发布于辽宁
国际通行棋种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立懂百科带你了解围棋01:07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有先行占地之利,故而规则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中日韩等各国制定的竞赛规则略有不同。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围棋保护单位为北京棋院(北京桥牌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基本信息

中文名围棋

外文名Go/Weiqi/Baduk(英文)、囲碁(日文)、바둑(韩文)

别名弈 坐隐 方圆 乌鹭 手谈 纹枰等

性质智力运动项目

类别棋牌类

起源时间约4000年前

起源地中国

拼音wéi qí

流行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

交叉点数361个

每边道数隋朝前为17道、隋朝后为19道

棋子组成黑白二色圆形棋子

蕴含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非遗保护单位中国围棋协会

    意见反馈

    精选视频

    7857观看08:34围棋入门第一课-围棋怎么下?【荔枝微课试听课程】9165观看00:34围棋:学会围棋这一招,瞬间秒杀对方,精妙!8912观看08:50围棋LG杯八强战简评,希望中国棋手至少两名进八强7060观看17:20最新时局:威孚房开杯!谢科绝妙一手,占得先机,谢尔豪反攻厚势5812观看13:02【围棋入门班】小小的棋盘,有大大的世界
    查看更多
    意见反馈

    知识合集

    • 国际象棋国际象棋(外文名:International chess,又名:西洋棋)是一种二人对弈的棋类游戏。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成为国际通行棋种,是一项智力竞技运动,曾一度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棋盘为正方形,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棋子分黑白两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 国际跳棋国际跳棋为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远在古埃及法老时期就已存在,现代国际跳棋是在12世纪定型的。国际跳棋是由各国的民族跳棋演变而来,其历史源远流长。国际跳棋的第一届比赛是1894年在法国举行的,冠军获得者是法国的и·魏斯,当时采用的就是棋盘为一百格的跳棋。国际象棋的棋盘是64格的,它比国际象棋的棋盘整整多了一圈。
    • 桥牌桥牌(Contract Bridge)是一种以技巧赢取牌墩的纸牌游戏,属吃墩游戏。桥牌是由四个人组成两对搭档在方桌上进行,搭档互相面对面坐在桌子的两端。在全球有数百万的桥牌玩家,他们一般在俱乐部、网络、锦标赛或家中打桥牌。桥牌也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纸牌游戏,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流行。
    • 麻将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是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共144张,包括字牌、花牌、序数牌,起源于中国。麻将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一般在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花纹或字样,其对应的五种标准状态是“吃”“碰”“杠”“听”“胡”。麻将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 叶子戏叶子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纸牌博戏,类似于升官图,兼用骰子掷玩,最早出现于汉代,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叶子戏是世界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扑克牌雏形,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 马吊牌马吊牌,古代中国博戏之一。明代中期出现的中国第一副成形纸牌。对于这个说法,许多人不同意,有的说中国最早的纸牌是唐代叶子戏,但现在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唐代叶子戏是一种骰子戏,它的演变只能成为宣和牌(也称骨牌,牙牌,天九牌等),至今演变成为川牌,十五湖等以二个骰子点数为花色的纸牌。而马吊牌的演变至今,成为各地尚在流行的地方纸牌。
    • 琴琴,一般意义上指我国古代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现在亦泛指其他中国及西方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竖琴等。
    • 棋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有先行占地之利,故而规则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中日韩等各国制定的竞赛规则略有不同。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围棋保护单位为北京棋院(北京桥牌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 书书法(calligraphy、handwriting)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书法可分为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等,其中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等,其可用于字型设计、石刻题字、图案设计等诸多方面。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
    • 蹴鞠现代足球起源
    • 捶丸高尔夫鼻祖
    • 马球马上高尔夫
    1
    朗读段落
    意见反馈

    历史由来

    起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1]

    发展

    • 春秋战国

    围棋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孔子《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孟子《孟子·告子上》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 秦汉三国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也鲜有记载。

    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卷三:“戚夫人侍高帝。……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2]

    1952年,考古工作者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

    中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围棋定制。[3]

    • 南北朝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3]

    • 隋唐宋元

    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而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87号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图》绢画,就是当时贵族妇女对弈围棋情形的形象描绘。当时的棋局已以19道作为主要形制,围棋子已由过去的方形改为圆形。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质围棋盘,唐代赠送日本孝武天皇、现藏日本正仓院的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皆为纵横各19道。中国体育博物馆藏唐代黑白圆形围棋子,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圆形棋子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围棋的变化和发展。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所谓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当时,供奉内廷的棋待诏,都是从众多的棋手中经严格考核后入选的。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棋艺,故有“国手”之称。唐代著名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及唐信宗时的滑能等。由于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围棋的影响,也提高了棋手的社会地位。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500余年,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唐代始,围棋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渐越出国门。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团将围棋带回,围棋很快在日本流传。不但涌现了许多围棋名手,而且对棋子、棋局的制作也非常考究。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来唐入贡的日本国王子所带的棋局就是用“揪玉”琢之而成的,而棋子则是用集真岛上手谈池中的“玉子”做成的。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丽、新罗也同中国有来往,特别是新罗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围棋的交流更是常见之事。《新唐书·东夷传》中就记述了唐代围棋高手杨季鹰与新罗的棋手对弈的情形,说明当时新罗的围棋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3]

    • 明清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围棋流派:一是以鲍一中(永嘉人)为冠,李冲、周源、徐希圣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为冠,汪曙、方子谦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颜伦、李釜(北京人)为冠的京师派。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随着围棋游艺活动的兴盛,一些民间棋艺家编撰的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适情录》《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仙机武库》及《弈史》《弈问》等20余种明版本围棋谱,都是现存的颇有价值的著述,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及理论高度发展的情况。

    满清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与提倡,也使围棋游艺活动在清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名手辈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过柏龄、盛大有、吴瑞澄诸为最。尤其是过柏龄所著《四子谱》二卷,变化明代旧谱之着法,详加推阐以尽其意,成为杰作。清康熙末到嘉庆初,弈学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风奇巧多变,使其后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宁人,并同于少年成名,人称“海昌二妙”。据说在施襄夏30岁、范西屏31岁时,二人对弈于当湖,经过10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3]

    阅读全文
    意见反馈

    参考资料

    • [1]
      赵之云 许宛云围棋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288
    • [2]
      西京杂记第三卷中国古曲网(引用日期 2013-12-27)
    • [3]
      刘善承中国围棋史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1日
    • [4]
      围棋“Master”再升级!面对人工智能威胁,你需要多学习!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2017-01-28)
    • [5]
      中国围棋协会中国围棋规则(2002)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6]
      陈组源围棋规则演变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04-01
    • [7]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2
    • [8]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3
    • [9]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4
    • [10]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5
    • [11]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6
    • [12]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7
    • [13]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8
    • [14]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19
    • [15]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22
    • [16]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25
    • [17]
      刘建国 刘进棋诀十三篇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26
    • [18]
      《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修订过程解析搜狐(引用日期 2013-09-13)
    • [19]
      旅日华裔棋手的足迹新浪体育(引用日期 2019-1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