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藩王选讲(肆拾陆)-益王朱祐槟

 省愚杂谈 2022-11-30 发布于四川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405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3分钟)

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会使人陷入沉思,思考这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或许这个命题过于广大,或许也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省愚想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数时候,生活的本质还是平凡。
明朝藩王选讲系列,到今天已经讲述到第46集。回望前面45集里提及各位明朝时期的风云人物,折腾百姓,迫使民不聊生者不少。当然,也有例如蜀藩诸王亦或是郑端清世子朱载堉这样与民休息的典范。但是总的来讲,瞎折腾的还是太多。
埋下诸多伏笔,今天,我们就讲述一位善良的明朝藩王。
他的名气不大,他六十岁的人生也并未在史料里留下过多的印记,但是他称得上是一方贤王,在他处政的时期,当地百姓得以安生。“平凡”,便是对于当时王府上下与所处之地居民生活的总结
今日之主角,为明宪宗第六子,益王朱祐槟。

益王朱祐槟就藩之地江西南城县如今风光

  • ·正月初四初降生,母亲德妃晚封位。

公元1479年1月26日,是为成化十五年正月初四,京城内外还沉浸在新春的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倏然间,紫禁城上方的天空又再一次被婴儿的啼哭声惊扰。刚过31周岁不久的成化帝朱见深再次迎来一子,是为其第六子,按照谱系五行,此子被命名为朱祐槟。

在朱祐槟出生前的三个月,成化帝第五子朱祐棆降生,第五子朱祐棆与第四子朱祐杬为同母邵氏所生,而第六子朱祐槟的母亲则是张氏。

张氏生于1448年秋,较之于成化帝小一岁,生育朱祐槟之时已经年过30岁。在明朝时期,妃嫔大多数十几岁就初生育的情况下,30岁后才迎来首次生育的张氏算是较为特殊的范例。我们几乎也可以根据她的生育记录再揣测出,其早年应该仅是地位较低的普通姬妾,很难得到圣宠。

然而,作为后世的我们,从成化帝之于大他17岁的万贵妃那种深沉的爱的故事,可以看出,皇帝喜欢的恰好就是这种成熟的类型。根据史实,很显然,在生下朱祐槟之后的不久,张氏或许还没有完全缓过劲来,就再次得到圣宠,公元1479年12月8日,张氏再次生育,为成化帝诞下第七子朱祐楎(hui1)。

两次生育,中间仅间隔10个月又12天,不得不佩服张氏的身体素质是真的好。

五年后的成化二十年秋,那日为公元1484年10月13日,即将年满36周岁的张氏又再一次生育,为成化帝诞下第十一子朱祐梈(peng1)。照理说,前后生下三个儿子也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况且还是极高龄产妇,面临诸多困难,应该早日给张氏一个名分才对。然而并没有,此时的张氏依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姬妾。

直到又三年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是为公元1487年8月15日,已生育三位皇子的张氏以39岁的年纪被册封为德妃。这实在是反常,这又是为何呢?

没有证据,我们根据史实来推测。1487年的春天,受独宠的万贵妃薨逝,时年57岁,当年夏天,张氏才受册封,据此我们似乎有理由怀疑,张氏生三子久而不封的根本原因在于万贵妃的存在。万氏是否阻挠过册封这些为成化帝生下子嗣的姬妾为妃,此事无史料佐证,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因为受独宠的万氏的存在,张氏等人几年时间于高龄却沦为生育工具,这是事实。

张氏成为张德妃后不足一个月,皇帝朱见深驾崩,张德妃摇身一变成为张太妃,十年后薨逝于紫禁城。对于朱祐槟母亲张德妃的一生,很容易使人产生思维跃迁,下面这段,我们详聊。

  • ·从张德妃的角度,聊聊成年人的爱情观。

省愚在整理张德妃的生平史料之时,产生了诸多感想,回想起,一直以来,从未聊及爱情相关的话题。今日,既然有感想,就站在张德妃的角度,简单聊聊成年人的爱情观。

即将诉说的这一段,与本文主角朱祐槟关系不大,如各位看客仅愿观看朱祐槟相关的内容,可跳过此段,直接查阅下一段。

自古以来,爱情似乎更倾向于是年轻人的专属。放在诸如明朝这样的时代,年过30岁的张德妃,想拥有爱情,那基本上很难。

众所周知,从结果来看,成化帝朱见深独宠与其母亲同岁的万贵妃,可谓是有十足的恋母情结。当然,朱见深的恋母情结的造就与其自身幼年时间父亲遭软禁,自己先封太子后被废的经历有关。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朱见深与万贵妃之间是真爱。但是由于万氏产下一子夭折后,年龄太大无法再行生育,所以才形成了皇帝与万氏心灵沟通,与姬妾们拜会周公的一种奇怪现象。

一方面的慰藉来自于心灵的孤独,这一项由万氏负责;另一方面的体现表出于生理上自然流露,这一项由张氏们负责。所以,喜好熟女的朱见深,在张氏30岁之前对其不闻不问,30岁之后却使其连产三子,甚至创下了间隔十个月就两次生育的纪录,这一切就太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省愚想抛出一个观点,以供各位看客讨论-“对于成年人来讲,爱情的本质是亲情”。过着过着,两夫妻,就过成了兄弟一般,就比如朱见深与万贵妃,绝对是妥妥的兄弟。而对于张氏,这话说出来不太好听,实实在在仅是生育的工具。

所谓心灵的慰藉才是爱情最高的境界,过分追求生理渴望,就显得过于肤浅了。

一家之言,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 ·八岁受封称益王,次月父崩无往常。

我们接着说朱祐槟。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对于皇帝朱见深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那一年春天,他的万贵妃薨逝,57岁的老太太的离去使得朱见深悲恸异常。当好不容易缓过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大堆儿子没有封王,一大堆侍妾没有封妃。

当年盛夏,除了太子朱祐樘之外,其余所有儿子都未曾封王,随即朱见深将第四子至第八子封为亲王,第九子至第十四子(第十子未满两月未命名夭折,不在其中)由于年幼,都不在当时的封王名单里。

比较特殊的是,第九子朱祐楷仅比第八子朱祐枟小5个月,同年出生,但是封王名单里有朱祐枟却无朱祐楷,不知为何,未记载原因。

南城县地理区位

本文主角朱祐槟,在那一年,以8岁的年纪,受封益王。

说来“益王”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并不常见的一个封号。唐朝的时候,第十一代皇帝唐代宗李豫的第九子李迺(nai3)曾被封为益王;后来,第十八代皇帝唐武宗李瀍的次子李岘也被封过益王;到了宋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端宗赵昰(shi4),在做皇帝之前也曾被封过益王;再者就是元朝和北元时期先后有三位益王,在此不论。

在受封益王的第二个月,朱祐槟的父亲朱见深便在悲恸欲绝中驾崩,8岁的朱祐槟没了父亲,面对的未来便是青少年时期的成长。
  • ·十六就藩之建昌,不忘舅族祈绵长。

老生常谈的话题,弘治帝朱祐樘以孝治天下,对待弟弟们也是关爱有加,这一点十分类似他们的父亲。

弘治元年二月,9岁的朱祐槟出阁,开始读书,三年时间,朱祐槟便学得相应的文化知识。弘治四年六月,兄长朱祐樘为12岁的朱祐槟选择了翰林院检讨胡承与丘文瀚被任命为益王府的左右长史以辅佐朱祐槟,为其不久之后的就藩做好准备。同年九月,皇帝朱祐樘命工部翻修位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的原荆王朱瞻堈居住的王府。关于荆王朱瞻堈为何不在建昌府居住的故事,请点击下述链接查阅:

荆宪王朱瞻堈不愿意生活在江西建昌府,理由是因为一条蛇?

四年后,是为弘治八年,16岁的朱祐槟在兄长的见证下成婚,彭氏被册封为益王妃。所谓彭氏的出身,史料里未记载,猜测应该是锦衣卫或者同级别官员的女儿。成婚后,益王朱祐槟携带着王妃以及其余一众家眷,前往建昌府南城县就藩,也即是今江西省抚州市下辖的南城县。

就藩之时,朱祐槟还不忘为自己母亲家族尽量争取一定的权力。其母张德妃的兄弟张俊,也即是朱祐槟的舅舅,先前作为冗余官员从锦衣卫带俸千户降级为百户,皇妃的兄弟这样的待遇,基本上也能看出张德妃本身并不具备较高的声望。

朱祐槟认为,自己一旦就藩,世代就远离京城,就更难为母亲家族争取到足够的利益。所以,他便向兄长朱祐樘请求,为舅舅张俊恢复原职,弘治帝准许,并且后来张家也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 ·生性俭约,布衣素食;好读书史,爱民重士。

就藩后的朱祐槟,在史料里出现的关于朱祐槟的记载,便很少了,这几乎也是正常的节奏。我们翻阅史料时会发现,很多藩王的第一代,就藩后,相应的史料记载就会少很多。同时,相关记载,会较多出现于其封地的地方志或者民间野史中。

有一句英语的谚语,如是说来:“No news is a good news.”所以鉴于此,以及一些零星的史料侧面提及下,我们也有理由去相信朱祐槟到达建昌府之后,是一位难得的贤王。

朱祐槟居住在原荆宪王朱瞻堈的府邸,建昌地处山隅,自然条件并不好,但朱祐槟不曾以此任何理由产生过改封的念头。倒是在民间,留下了很多关于朱祐槟节约成性的传说。据说,朱祐槟的衣服洗了又穿,穿了又洗,许久才会置办新款。这对于封建王朝时期的帝王家的子弟来讲,已实属难得。

另一方面,朱祐槟每日以素食为主,另记载其“好读书史,爱民重士,无所侵扰。”

如果说“好读书史,爱民重士”,这一小节记录,认定朱祐槟个人情操高尚,爱好学习,那么“无所侵扰”,简单的四个字,便是对于他一生最大的褒奖。不侵扰百姓,让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这便是建昌府当地百姓最大的福分。

益王墓出土的衣服

另外,史载,朱祐槟十分好古琴,还是一位制造古琴的高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有一项爱好,除了能提升自己的情操,还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约束了自己,也就是百姓最大的福气。

  • ·耳顺薨逝后世尊,曾为法定继承人。

朱祐槟的生活轨迹,跨越了成化、弘治、正德直到嘉靖年间。

嘉靖十八年夏秋之交,是为公元1539年9月,朱祐槟薨逝于建昌益王府,享年60岁。耳顺之年离世的朱祐槟,留下了四子一女(另有一女早夭)与一个学风上佳的益王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从正德十六年,正德帝朱厚照驾崩,嘉靖帝朱厚熜即位后,直到嘉靖十五年,嘉靖帝的次子朱载壑出生,这整整十五年的时间里,朱祐槟实际上皇位的法定继承人。

因为嘉靖帝在1533年时有过一子,但是生下两月便夭折。嘉靖帝本身也无成年的兄弟,所以所谓的法定继承人,只能从嘉靖帝父亲朱祐杬的弟弟们中去寻找。其父朱祐杬排行第四,朱祐杬五弟朱祐棆已于1501年薨逝,无子,所以作为朱祐杬六弟的朱祐槟,便是实际意义的法定继承人。好在后来嘉靖帝子朱载壑、朱载坖、朱载训等出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明朝再次出现小宗继承大宗的现象。

朱祐槟薨逝后,嘉靖帝为其上谥号为“端”,史称“益端王”。在益端王之后,益王府上下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我们下一辑,接着讲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