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上海和宁海的几次人口大流动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12-01 发布于浙江




上海和宁海的几次人口大流动




文/应可军

尽管有句上海俚语说;“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不来,叽里咕噜炒咸菜”, 上海人一般除了上海以外,认为其他人都是乡下人。以此来调侃上海人。

上海市,在原上海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本地人,应该是上海县的人。五九年国庆十周年献礼片电影《小刀会》,刘丽川攻打上海县衙,就是城隍庙一带地区。李鸿章办工业,成立制造局,上海有条路,制造局路,就在城隍庙附近,南市区。现南市区撤了,并到黄浦区。

上海县,成为工业城市,引进大量外省人,上海本地人反而少了。上海市区市民,上查三代,其实有许多外地人。

1958年,原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几个县,划归上海市。有人炒作,松江是上海本地人,是错误的说法。松江人到市区,称去上海。而松江人,不管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市区人眼里,都是乡下。有教养有文化有身份的上海人,绝对不会说别人是乡下人。实际上,宁海与上海历史上,就有过几次人口大流动,众所周知,上海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五方杂处。但靠着“近水楼台”之地理便利条件,江、浙两地的外来移民竟占据外地籍市民的一大半,他们反客为主,在人口总数上甚至超过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而在沪上外地籍贯的家庭中,宁海人占了较大的比例。换句话来说,宁海人对上海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民国时,上海曾一度号称“冒险者乐园”近代史上的魔都上海,一般被称为“上海滩”。上海滩由此也被认为是冒险家的乐园,是枭雄豪杰们龙争虎斗的一个舞台。那么上海的“滩”到底在何处呢?广义地说,上海滩应该是上海的这座城市;狭义地说,上海滩是指当时被各国列强侵占划为“租界”领地。此时就有不少宁海人赴沪创业,我在多篇文章里介绍过。女的赴沪一般则去上海纱厂、烟厂做女工,或为有钱人做娘姨。民国那个时期,出门在外特别讲家乡观念,尤其盛行同乡会,如旅沪宁海同乡会就是一例,名中医严苍山曾推为理事长。如果攀上同乡,办事就方便,提携有门,还可解急排难;乡亲乡党,自成圈子,相互照应。宁海竹林王协恭先生时任警局黄埔分局副局长。爱乡情结浓重,并把家乡的人与事时刻放在心上。他任职期间,恰是日寇投降不久,宁海人跑到上海找工作求发展颇多。当时上海帮派林立,“白相人”到处横行,来沪宁海人深受其害。华丰橡胶厂老板叶才桂、企昌橡胶厂老板杨道源都是宁海赴沪创业成功的老板。协恭先生认为宁海人到上海办实业不容易,应尽力给予支持,保护工商种子。为此,他多次推荐了很多宁海人到这两个工厂做工,不少宁海人皆受其恩惠,平常看到很多衣衫褴褛且泥土沾鞋的宁海老乡,到黄浦分局找他,他总是热情接待,一概留吃留住,为他们排忧解难。

解放后1959年至1961年,新中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遇严重困难,俗称“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1月,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国计民生问题,中共中央八届全会审时度势确定了以“调整”为核心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的措施包括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重工业生产;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精简职工,精简城镇人口等。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精简城镇人口”是一项重要的举措。1961年—1963年,短短3年多时间,全国有2000多万城镇人口被精简。此时宁海也接受了原籍在宁海的精简人口。人流从上海流到宁海了。但宁海对上海的印象只停留在外白渡桥边的国际饭店,把头抬起来看,戴的帽子要掉下来,哈哈,24层楼,太高啦。

1968年7月8日,上海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成立。同年7月27日,上海动员中学毕业的青年赴安徽上山下乡,拉开了上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大幕。1968年12月22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指示发出后,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入高潮。据统计,自1968年至1973年上海共动员809966名青年上山下乡,城镇青年是否下乡成了衡量政治表现的主要指标。广大知识青年给农村带去了知识、技术,为改变农村落户面貌、开发振兴农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也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学到了许多在城市、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艰苦环境下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不啻为一笔宝贵财富。但是,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过程中,遇到了生活、生产、婚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许多人还遭到了不幸。更为可惜的是,大批知识青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在本应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年龄不得不离开学校,造成了人才生成的严重断层,给党和国家建设造成了深远的破坏。此时宁海流传着 “手表要戴长三针,内客要讨上海人。”可以看出宁海对寻亲托眷回乡支农的青年时欢迎的,一般是当时出外创业的宁海人的第二代。为此宁海也接纳了不少青年。也有不少青年在宁海结婚成家。

196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公社“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镇办工业开始发展。村办农机修配厂亦扩大业务,加工仪表螺丝、胶木制品。至1969年,镇属工厂13家。大多设备简陋,资金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经济效益不高,企业发展缓慢。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转批了当时农牧渔业部呈送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为随后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基础。宁海紧抓机遇,把发展乡镇工业列为农村经济工作重点,提倡乡办、村办、联办和个体私营“四个轮子”一起转,通过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等政策措施,使得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此时宁海跑外勤的入口增加。聘请上海师傅的成为司空见惯的举动。不少宁海在上海的师傅回流到宁海。因为宁海人对上海商品是大力欢迎的,如嫁妆必用的自行车,要上海的永久牌最好,缝纫机以上海产的蜜蜂牌,手表是上海的上海牌,台钟最好是上海的三五牌,服装以上海的最时髦,连小糖也是上海的大白兔。当时到上海出差的外勤最辛苦,连双尼龙袜子也会到上海去买。出差的人回家象一头驴驹头。回来就问“上海的屁都是香的,要不要?”权作解气。确实对上海的商品是迷信的。所以上海来的师傅特别吃香,高薪聘请,上海师傅”作为金字招牌曾闪亮全中国。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确,宁海许多乡镇企业、社队企业依靠他们发展壮大的特别是深甽的铝制品、梅林的橡胶企业。从上看来,宁海和上海是有一定之缘。众所周知,上海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五方杂处。但靠着“近水楼台”之地理便利条件,江、浙两地的外来移民竟占据外地籍市民的一大半,他们反客为主,在人口总数上甚至超过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而在沪上外地籍贯的家庭中,宁海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换句话来说,宁海人对上海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步,同时也带动了人才工作的发展。我国历来重视人才,为保证人才工作能适应不断变更的形势,针对人才工作的改革持续推进,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进程。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在促进新时代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完善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中国内陆头号都市上海,引进人才有一定优势,近年来,宁海又有不少人才流向上海。

总之,人口流动(流出和流入)属于正常的现象。有人口流出,自然也应有人口流入。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