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王光美临终之际,子女问有何心愿未了?王光美:花明楼

 冬不拉拉 2022-12-01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二十世纪是中国经历了悲惨与奇迹的100年,先是在列强的入侵下沦为半殖民地,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苦难走向辉煌。

期间涌现出了无数为理想前赴后继的传奇人物,而其中自然不乏女性。

王光美就是我国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革命先辈之一,她出身名门,立志物理研究,本已离理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因心系祖国,毅然放弃学业,投身革命工作,后来与刘少奇同志结为伴侣,为我国外事工作和扶贫工作奉献了一生。

王光美出生于19219月,父亲王志昌曾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还出席过巴黎和会以及九国会议。

1925年,廖仲恺遭到刺杀,王志昌对这种手段深感不齿,毅然退出政坛。

正是在这位深明大义的父亲教育和引导下,王光美从小就充满了爱国情怀,起初,她立志科技兴国,学习非常刻苦,22岁从辅仁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深造,2年后又拿到了理科学硕士学位。

图片

然而,她的人生路却在准备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生了变化。

早在读书期间,王光美就与我党地下组织有了联系,并与我党在北平的学工委秘书长崔月犁是熟人。

1946年初,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找到了已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入学准备的王光美,请她协助我党工作。

原来日本投降后,为了国内尽快和平,我党决定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与国民党和美国对接,协调国内军事冲突,但却缺少一个英文翻译。在崔月犁的介绍下,组织上决定请王光美担任这一职务。

一边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深造机会,一边却是党的工作需要,面对这个抉择,王光美毫不犹豫地来到军调部报道,并得到了李克农的亲自会面。接受任务后,王光美尽心尽力地为叶剑英等领导担任翻译,后来又被组织上调往延安,继续进行翻译工作。

当时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听说延安来了一位高材生非常重视,特意抽空与王光美见面交谈,在见面之前,可能两个人都没有想到以后会共度一生。

与王光美得到高级领导接见以紧张为主不同,刘少奇在这第一次见面中就被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典雅脱俗的谈吐所吸引,对她十分关心。

很快,在外事局工作的王光美发现短短几个月,刘少奇竟然来视察了好几次,而且都能与她碰上。起初,王光美不以为意,直到有一天突然收到领导通知:刘少奇同志要约她见面。

王光美懵了,说我就是个新同志,也不了解局里的情况,领导为什么要见我?如果问起什么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么回答。但副组长王炳南却让她不要担心,并让她跟着门口的那匹马走,就可以找到刘少奇同志的住处。

就这样,两人的姻缘被一匹识途老马牵到了一起。

这次见面,刘少奇根本就没有找她聊工作方面的事情,东拉西扯,跟闲谈一样,随即就让王光美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是那匹老马过来邀请王光美,而这一次,刘少奇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结过婚,还有小孩等等。

图片

王光美似乎有些明白刘少奇的意思,她忐忑地说自己连党都还没入,感觉两人身份差距很大。刘少奇摆摆手,毫不在意,还鼓励她多读读有关我党理论的书,多学习。

1947年,刘少奇转战华北,这次他直接找到王光美,说:你和我一起走吧。王光美没有犹豫,转头就开始收拾行李。就这样,两人正式走到了一起。

两人结婚后,因为工作一直聚少离多,刘少奇日理万机,家中9个小孩主要都是王光美照顾,同时她还要兼顾自己工作,同样十分辛苦。

而这数十年间,最让王光美感到放松的时光就是她陪刘少奇回老家湖南花明楼进行调研。

图片

那一个多月里,她接触到了刘少奇家乡的父老乡亲,见到了刘少奇的姐姐刘绍德,祭拜了刘家祖坟,还看到了刘少奇与乡亲们的亲密相处,这让她感觉到自己与刘少奇又近了一步,多年的感情再次升华。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王光美与刘少奇婚后难得稍微空闲的时光,甚至成为她此后数十年多次梦中回味的场景。

23年后,适逢刘少奇诞辰85周年纪念,王光美带着儿子又一次回到了花明楼,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招待。此后每五年,王光美就要回一次老家,这也是她对刘少奇最深的眷恋。

2006年,距刘少奇110周年纪念还有2年,王光美却病危住院,面对病榻前子女悲痛地询问其还有何心愿未了,王光美呢喃地留下三个字:花明楼。

儿女似乎也明白了其中含义。

之后王光美去世,就被安葬在了花明楼,这里还有刘少奇的雕像,就如同王光美的心愿一般,两人永远地守在了一起。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