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六”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发展到现在成为农耕文明。 如果你不懂得中国的“四.六”文化,你就有可能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你也一定不知道,你所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你连这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你还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些什么呢?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四.六”文化。只有懂得“四.六”文化,你才能懂得生存的道理。下面,我就简单地说说中国的“四.六”文化。 一、节气文化的“四.六”法则 我们要懂得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二十四节气”2018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一年有几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春夏秋冬)。一个季度有几个节气?一个季度有六个节气。四六二十四。你懂得二十四节气的“四.六”,你就懂得了一年之中,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松土?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锄草?什么时候该浇灌?什么时候该收获?什么时候该存储?你懂得了这些,你就有了吃的,有了穿的,有了用的。你就可以生存下来了。相反,你就无法生存下来。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节气“四.六”法则。 二、天地文化的“四.六”法则 我们人类生活在天地大自然之间。我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大自然所赋于我们的。我们不仅生存在大自然里,而且还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大自然呢?那么,大自然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大自然是由天和地组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天和地。“天”字是四划,“地”字是六划。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四.六”。如果,我们懂得了天地“四.六”法则,我们就会自发地去感谢天地。 ![]() 三、父母文化的“四.六”法则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父母。我们必须尊重和孝敬父母。中国的孝文化传承了几千年。我们必须懂得有关父母的“四.六”法则。“父”字是四划。“母”字是六划(古时是六划,有些书法还是六划;现在是五划)。我们懂得了父母的“四.六”法则,就懂得了一定要报父母的生育之恩。 组成社会有最小单位是家庭。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国。无数的小家组成一个大家,这叫做国家。每个小家都是由父母组成的。有父母才能传宗接代薪火不断。家庭和睦了,社会就会安定团结。社会和谐了,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四、老少文化的“四.六”法则 在处理人情世故中,我们最值得注重的是尊老爱幼。孔子说:“弃老养少,不祥之兆。”我们一定要尊老爱少。大家看看,少是几划,四划,老是几划,六划。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四.六”法则。你懂得了这些,你的家庭想不和谐都不行。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孝道文化。所以,孝经不看,一生遗憾;孝道一学,家庭和谐;孝道一懂,家庭幸福;孝道一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个“四.六”法则。 五、凶吉文化的“四.六”法则 在处理人情世故中,我们都希望能遇到高兴的事,遇到愉快的事,遇到吉祥的事。谁都不相遇到不高兴的事,遇到不愉快的事,遇到凶恶的事。大家看看凶吉这两个字。“凶”字是四划,“吉”字是六划。如果,懂得了第五个“四.六”法则,我们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都会很顺利。 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懂得这个四六,就懂得了生存之道。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按照二十四个节气适时播种、收割,吃穿住行都源自大自然,因此要感恩大自然。 “天”字四划,“地”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知道我们生活在天 地间,就要敬畏天地。 “父”字四划,“母”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 “夫”字四划,“妇”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明白了“夫”“妇”二人组成一个家,因此要和睦相处,共同经营好这个家。 “少”字四划,“老”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字四划,“字”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认真读书学习,识文断字,明白做人的道理。 “孔”四划,“老”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孔子和老子,乃中华民族教育之先师。 “凶”字四划,“吉”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谨慎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如果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生而为人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尊老爱幼,为人夫或为人妻,不知道夫妻之间怎么相处,为学不懂文字,不知道老子、孔子是何人,为人处事不知道凶吉祸福,如此这般,行走于江湖之上为人处事,必然是“不着四六”!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时,就已经把字形、字义、美德、传统都根植于其间了。 古人的智慧我们今天仍不能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