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季节关注流感

 知足知道 2022-12-01 发表于安徽

图片

秋冬季节,我国部分省份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如果你突然高烧、疲劳乏力、咳嗽咽痛,小心!可能你被流感“盯上”了。流感来了怎么办?抵御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我们为您邀请到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齐保龙,来和大家聊聊秋冬季节如何应对流感。

齐保龙,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图片

安徽省职业病鉴定专家成员。

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医疗组专家。

安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委员、《肺科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从事职业病(尘肺病)的鉴定工作。

对呼吸内科疑难、危重病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尤其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有较为独到之处。

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肺部少见疾病的诊断尤为擅长。

熟练应用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诊断、治疗相关疾病。

 问题一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 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问题二 

流感是怎么传播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引起警惕。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问题三  

为什么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

流感病毒在寒冷的环境、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存活;另外,天气寒冷,人们室内活动为主,通风变少,有利于病的传播。


 问题四  

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问题五  

流感和普通感冒症状有哪些异同?怎样区分?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发热程度及伴随症状、全身酸痛、乏力等;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病原学证据,如鼻病毒、腺病毒等。

 问题六   

确定自己得了流感该怎么办?医生有哪些好办法?

症状轻的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

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

时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选用退热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

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辨证使用中医药。

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问题七  

流感发展下去对身体有哪些严重影响?

一般情况下,流感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这些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有时候会出现严重状况,甚至威胁生命的。


 问题八  

预防流感有哪些措施?

(1)疫苗接种: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 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次,每日一次,使用天)。
(3)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问题九  

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岁儿童、孕妇、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问题十  

接种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1)大家都知道,接种疫苗有些不良反应

a常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热、咳嗽、偶有疲劳乏力、恶性呕吐、腹泻、肌肉痛、头疼;罕见:全身过敏反应

b局部:可见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等

(2)接种禁忌:对疫苗或其中含有辅料、甲醛等过敏的,不能注射;患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加重、感冒和明显发热的;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接种其他疫苗未超过14天的。肿瘤病人、免疫缺陷的。

(3)谨慎、注意事项:家族中有惊厥、慢性病、癫痫的;为了确保安全,应到有抢救设施的地方接种;肌内注射,不能静脉注射;接种后应留在现场观察30分钟。

编辑:马大姐话健康栏目组

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