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辨太阴病

 风声之家 2022-12-01 发布于江苏

伤寒论》第278条“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

第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两条均有“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的论述,那么,仲圣到底是想讲明什么呢?

先就第278条字面展开,然后再深入讨论。

 某人看似生病了,刻诊其脉象浮缓,手足(含肢端)温度与未病时没有改变、而且有温和感,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归属太阴范畴。既然归属于太阴,就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太阴发黄现象;若小便正常,就不会出现。随着"病程"延长,就算'变为一天拉肚子达到十多次现象,最终也必然自愈。是因为脾胃功能好,启动人体自动清瘀功能,垃圾最终要排尽现象。

好像表达的整体意思不明朗。

有明确意思表达的只有一个:因为"脾家实,腐秽当去故",所以“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必自止”——是个倒装句。即表面看起来是病象,而且还严重,实质是人体机能不衰,是积极排垃圾现象,垃圾排完了,也就自愈了。

也就是说,该条大意之所以不明朗,存在于两点:

①首句"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此"太阴"没有明确定义。

②"太阴当发黄”,之所以不发黄是因为"小便自利",邪有出路;言下之意,若邪无去路,不同程度的发黄是必然。——此“太阴"也没有明确定义。

先讨论首句之“太阴”。

提取关键词或词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逐个讨论。

“伤寒”。

据著名中医训诂学家钱超尘、杨绍伊先生考证,“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张仲景在对《伊尹汤液经》进行论广的过程中(古时,凡称“经“者是既定之典,是经多层面无数次验证无误的,是不能改的,所以,张仲景也不例外。但张仲景可以“论广",即注解),为了将自己的广论条文与伊尹“经"文区分开来,在所有论广条文的题首均冠以"伤寒"二字作标记。至于谈什么,要根据条文的意思判断。

也就是说,该“伤寒”见于条文首,是标示此条为仲景"论广",单指条文出处,而不是指疾病证型,仅表达“某人或生病了”这个附属的浅意。

“脉浮而缓”。

脉,血之通道,遍布全身。一处不到,即是生外之物。是“生外”而非“身外”。

现代解剖所言"血管"、“血液”只是阐述单纯的物质存在,而让这些物质有活力、动起来的"气",并未表达。气与血的完美结合才是“脉”。

所以,脉所反映的是人体气血津液状态。

正常情况下,脉在于解剖部位是一定的,而一旦较平时过于显露或深藏都必有原因。

脉之所以显露,属于张扬一类,说明有多余的热能的驱动,所以脉“浮”既可表示病位,也可表示有“热”。

脉缓,就是脉不紧张,既有慢的意思,也有和缓的意思;这是正常人的脉象。

现在,浮、缓并见,脉位有所改变、有热的可能但因其缓,难以辨别病情,因为“太阳中风”脉也“浮缓”,并且太阳中风证有兼症"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而恶风寒",而这里兼“症”只有“手足自温”,脉证明显不符,要予以排除。

“手足自温者”。

人是热血动物。正常人,血脉周流全身,全身都应该温和一定,特别是处于人体极里位置的热能(正气)储备要足,不足的话,反应到“手足"这些末梢也不会“自温"。而通过“手足自温”也能反证内部机能正常。

全身或局部温度的改变(包括自感)是异常表现,有可能是病态或者说是人体的预警系统在工作。

这里,没有异常的“症"也是医生判断的依据——其临床意义在于,在医生运用排除法时,有时超过"症状"所包含的诊断价值。

“系在太阴”。

“系在”一词理解为“归属”、“属于”应该大家都无太多疑义、异义。

太者,有"最"、"大"的意思,太阴就是最阴,阴之极也。

仲景以“某某病脉证并治"命名诸篇,"太阴"可泛指“太阴病”,都无疑义、异义。

关键在于“太阴病"所指的实质是什么,疑义、异义太多。或说“太阴经病”,或说“足太阴脾经病”等等,各持己见,而且似乎都有据可循。然而,以之指导临床,应或不应,岐义多显,似乎为凭不足。

当代胡希恕老“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出六经源自八纲,“太阴病”即是“里阴病”。

兹试按此观点推论首句“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命题之真伪。

我们回顾一下,第273条“太阴之为病……”,它的否命题应该是“太阴之不为病……”。

就集合大小而言,"太阴”总括“之不为病”(非病态)和“之为病”(病态),那么,可以推知,无太阴病者,脉虽浮但缓,手足自温。也就是说,"手足自温者"虽然不是病态,但可归属于太阴。

脉象见浮则应该有热象,但与“手足自温”之无热象又不合,这是"脉证不符";同时,脉象又无其它兼症(热象)支撑,孤证难立。对于这种“脉证不符"者我们可以把它归属于太阴,而非“太阴病”,更不是“太阴经病”。

为什么独独归属太阴呢?因为正邪交争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关于这点,《素问.评热病论》有关“阴阳交"论述是很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正邪交争,若邪胜正却的话,邪最终会攻入人体极里部位。人体极里是正气退无可退之地,再退就是死亡。有两种状态,要么阳明要么太阴。阳明为有热的表现;太阴为有寒的表现。现在既然无热象,就不能归入阳明,只能归入太阴。之所以归入太阴,是为“预为巩固”计。

这里,还有必要尽述“阴阳交"之意。

原文为“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直译如下。

黄帝问道:"有种病象发热的人,汗出后又发热,脉象躁疾,乱而快,并没有因为汗出而减轻病情,人发狂,讲狂话,也不能吃东西,请问,这叫什么病?

岐伯回答道:"这个病叫阴阳交,交是死的意思,发生在人身的阴阳离决现象,是个死证。

黄帝讲,为什么呢?希望你解释一下。

岐伯说,这要从人的“汗出”机理说起。

人之所以汗出,它的源头在饮食,饮食在正气作用下转化才能成为汗。"精"就是人体正气,是指人体机能。现在正邪交争于骨肉而有汗出,说明有邪败正胜的迹象。如何判断最终胜负呢?如果是正气胜,就能吃而不会再发热;如果是邪气胜,就表现为虽然有汗出但同时又会重新发热。所以,从汗出情况,可以判断人体正气的强弱。有汗出而不能吃并且又重发热是表明人体正气彻底丧失。这样一来,疾病缠身,很快就会死亡。

岐伯是通过“阴阳交”这个死证的病理形成,讲述人体正邪分争是无时无刻、相伴终生的。汗、食、发热、脉都可作为判断正邪态势依据。虽未提到里、里阴、里阴病这些概念,但从其述说中不言而喻。那就是,正邪交争,若邪胜的话,必攻入人体极里。"极里"在哪里?——正气虚衰而显虚寒象从而机能不振乃至危象。到那个时侯,虽有汗出,是孤注一掷的"绝汗";不能食,是彻底断了生化之源;虽发热,是"孤阳外越”的真寒假热;脉象会快而乱,是没有章法;此必死。

再来讨论“太阴当发黄”。

正如前述,将非病态之“脉证不符"归属“太阴”,是因为从热血动物之“太阴”正气是否充足来判断正邪斗争结果。正气充足则能化水湿为“精微”、为人体所用,反之,则水湿瘀积而发黄。这样一来,是否发黄和人体汗出情况一样,是判断人体正气强弱的一个关键点。“面黄肌瘦”常是人体正气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的最直接表述。

“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小便自利,说明正气不亏,机能可以正常转化能量为人体所用,该排的通道也通畅,纵使有邪,也有出路,所以不发黄。

"至七八日……腐秽当去故″,跟小便自利的机理一样,一从前阴小便,一从后阴大便。

将该条大意归纳一下,首先给“系在太阴"定义,即太阴的无病状态;这个无病状态仍分4种情况出现:

①"脉浮缓,手足自温者"就算有泻利情况出现,那是机体在自排垃圾,可勿药而听其自愈。

②若有热转趋势,并与内湿相结合的话,此时,如果小便不利,就会发黄,且有可能有黄汗,可从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③若有热转趋势,并与内湿相结合的话,此时,若小便自利,不会发黄,会自愈。

④若真有从太阴病治疗的必要,当按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治疗。此时,就算有用“芍药、大黄”的必要,也要酌减剂量(参阅第280条)。

关于这一点,也暗示我们,日常保健,淫风霏雨之侵袭抵抗力差者,若失治的话,最终会归里,而且归太阴的可能性大。

其“之为太阴病"的规律是,必始于此“脉浮缓,手足自温"之非病态,及而虚,再而寒,甚而机能沉衰,极则多脏器衰竭致危。

思维导图如下:

第278条已解,第187条就也好懂。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是相对于“至七八日……腐秽当去故”而言,有“大便硬"之热象,所以是病,是同在里位但具热性的阳明病。

综合上述,结论如下:

我们把“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虽归属于太阴,但它不是病态,不能乱施针药;这里,它有两种趋势,即若转趋“太阴之为病”则从太阴病治疗;若转趋阳明病,从阳明病治疗。

一句话总结,太阴是阴之极里;太阴病是人体正气虚弱、处于退无可退境地的极里之阴性病。

之所以暂未进入提高层级讨论或学习,是想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筑牢基础,同时,也兼顾慢进者的脚步。近几篇都与太阴病相关,是因为太阴病看似简单,实则多重证、危证。仲圣立论以“病"切入,注重救亡,我们要深刻领悟其精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