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2022-12-01 | 阅:  转:  |  分享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一、导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急腹症的一种,患者受到高脂血症、胆结石、饮酒等因素影响
,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致使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同时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表现。临床多采用
血液灌流方式治疗,其能够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能够改善胰腺部位血流循环,避免微循环血栓加重
胰腺缺血、坏死现象,降低病理性损害。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100例SAP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临床疗效、
肠道黏膜屏障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详情如下。二、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选取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
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8.98±5.23)岁;发病至就医时间3~22?h,平均时间(13.05±1.39)h;发病病因:胆
源性27例,自发性6例,酒精性11例,其他6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9.07±5.28)岁
;发病至就医时间5~23?h,平均时间(13.17±1.22)h;发病病因:胆源性25例,自发性8例,酒精性12例,其他5例。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禁食,采用抗感染、抑酸、补液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使用HA330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灌注时间2~
3h/次,1次/d,血液流速150~180?mL/min,连续治疗至病情稳定期(2~7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次,每隔12h给药1次,用药频率为2次/d,连续治疗7d。3、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患者症状
消失,体征恢复正常,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部分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判定为有效;症状和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
辅助检查无改善,判定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两组腹痛、呕吐、体温、
肠鸣音改善时间。(3)肠道黏膜屏障指标:治疗前、治疗7d后分别检测D-乳酸(D-LA)水平及胺氧化酶(DAO)水平,检测L/M水平
。(4)炎症因子:治疗前、治疗7d后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5
)生理状况:治疗前、治疗7d后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估。 (6)28?d病死率:统计患者28d病死率。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描述方式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描述方式为x±s,行t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症状和体征
改善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痛、呕吐、体温、肠鸣音改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肠道黏膜屏障指标两
组治疗前D-LA、DAO、L/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IL-1、IL-6、CRP水平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5、两组生理状况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
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28d病死率
比较观察组28d病死6例,病死率为12.00%,对照组28d病死15例,病死率为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8d病死率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四、讨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SA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
病势危重、病情发展快、病因复杂,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SAP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急性
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血液灌流治疗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吸附装置将外源性或
内源性毒素进行清除,待血液净化完毕后输送回患者体内,避免机体脏器继续摄取毒素。低分子肝素对凝血酶、凝血活性因子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降低血小板活性,预防微血栓形成,而且该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凝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将其经皮下注射给药,能够良好吸收,迅速
发挥疗效。低分子钙素能够纠正胰腺微循环障碍,对由于炎性细胞浸润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胰酶对胰腺组织
的损伤,能够调节胰腺血管舒缩,改善局部血流循环,避免胰腺缺血缺氧性坏死,减少胰腺受到的病理性损伤。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液灌流能够纠正患
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清除机体内的中小分子物质,清除炎症介质,纠正代谢紊乱现象,保障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促使患者体征恢复正常,能够对血液中的炎性介质、甘油三酯等进行有效清除,改善胰腺微循环,同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改善相关指标水平。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SAP 患者,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和体征更快改善,还能够保护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减轻病
情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对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调节作用,值得应用。【参考文献】[1]刘海珊,符照康,李永超,等.生大黄灌肠辅助治疗急
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淀粉酶与炎性炎症因子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5):962-965.[2]展懿,徐芬,方志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5):1262
-1266.[3]陈岳亮,陈香萍,郭丰,等.血液灌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7
,46(A02):38-40.[4]吕贺贺,项和平,王伟,等.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微量低分子肝素改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的实验研
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53(2):226-231.[5]杜奕奇,李维勤,毛恩强.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共识意见[
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770-1775.[6]丁鲲,苏东东,周露,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
流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1):76-80.[7]艾敏,刘丽,卢
光明,等.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性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6):533-536.[8]
蔡华忠,李利毛,周峰,等.基于APACHEⅡ评分探讨血液灌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5):305-308.[9]张青玉,郭莲怡,刘宝海.加味清胰汤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6):1389-1391.[10]李梦蝶,许明,史新格,等.早期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6):662-667.
献花(0)
+1
(本文系今日商讯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