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养心殿为何常年阴冷潮湿?直到专家挖开地板,才发现其中秘密

 柠檬猪nyzbh9re 2022-12-01 发布于广东

故宫,又被叫做紫禁城,古人的星象学中,以紫微星位于中天则是天子居所的天人感应思想,建造了这座辉煌的城池,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居所。

至今,紫禁城仍旧是中国最大的古典建筑群,代表了古典园林的精湛技艺。

在故宫之中囊括了国家领袖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所必备的一切场所,而养心殿则是备受古代居住在此的帝王们青睐的一间屋室。

建国以来,故宫收归国有,在保护好旧有文物的基础上,向全国人民开放参观。不过,参观的人们却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个相同的现象: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你步入养心殿的大门,一个阴冷潮湿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不由引起了游客和专家们的思考。按理说,一个皇帝常常居住的地方,应当冬暖夏凉,做最极致的享受,而不应该有如此不宜居住的现象。

而这个谜团的解开,还要从紫禁城的建成讲起。

01 紫禁城是怎么建成的

明成祖朱棣自从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之后,就从他的北方属地回到了他出生的应天府——南京,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

应天府,朱元璋给当时还叫集庆的南京改名“应天”,为的就是顺应天命,推翻元朝暴政,重新统一中国。

而这对于朱棣的皇位来说,恰好是一种不那么“顺应天命”的叛逆之举。

从战略上来说,朱棣在做燕王时,就镇守北方,对北方的民情和发展十分重视,其次,朱棣继位后北方再无强势藩王,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蠢蠢欲动,为了更好地稳定北方政治形势,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永乐十四年,朱棣决定在元大都宫殿的原址上,修建皇家宫殿,也就是今天的紫禁城。

为了能够修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雄伟宫殿,朱棣召集了当时全国上下的能人巧匠,一起来设计建造。

其中,蒯祥一家作为朱棣的随从人员,一同北上参与紫禁城的设计,在一众能工巧匠中,蒯祥的技艺仍旧脱颖而出,被朱棣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作为紫禁城的门面的主要设计师。

紫禁城的正门,在今天,就是人人熟知的天安门,是紫禁城重重叠叠城墙的第一道关卡,是外来人员来到紫禁城看到的第一个大门。

蒯祥用平生所学,呕心沥血,设计出了最初的天安门图景,在当时,它还被称作“承天门”。朱棣看了龙颜大悦,赐予了蒯祥“蒯鲁班”的称号,一时间,蒯祥一家无上荣光。

紫禁城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型宫殿园林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审美和威严。

城内分为外朝和内廷,区分了国家领导人的执行政治功能和起居生活的区域,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外朝三大殿,皇帝和大臣一般在这里上朝议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则是内廷的中心。

永乐十九年,明王朝的首都正式迁往北京,朱棣也住进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质建筑宫殿中去。

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辅之以彩色绘画,构成了紫禁城的基本制式,就这样,紫禁城成了明清两代皇帝们主要的活动场所。

02 养心殿受宠始末

在紫禁城刚刚落成的初期,皇帝的政治区和生活区还算是比较分明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能,议政上朝主要在太和殿,皇帝寝宫主要在乾清宫。

但是,自从嘉靖开始,情况却有所不同。作为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嘉靖皇帝早期的精明能干和后期的懈怠朝政求仙问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实际上,嘉靖的独断专行早有预兆,也为他后期的沉迷炼丹求道埋下伏笔。

嘉靖幼年起便十分聪明,无论是经典古籍、礼仪制度还是治国之法,往往无需教他太多次,便能够了然于心,登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大力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把皇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迎来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但嘉靖本人却是一个自负又有些亲缘寡淡的人,除了他的父母以外,嘉靖的生命中似乎再也没有可以亲近的人。

为了父母的封号问题,嘉靖可以与一干肱骨旧臣展开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之争,但与儿子却可以因为道士预言常年不见上一面。

而嘉靖的父母本身也是信奉道教的,嘉靖在耳濡目染下,自幼就对求仙问道有着不一样的追求。

此后多年,也许是自身生育功能的问题,嘉靖都没有一个自己的儿子,直到邵元节的“设醮灵验”,才让嘉靖在三十岁那年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这无疑大大加深了嘉靖对道教的迷信。

即位后,嘉靖更是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尊道,任命道士炼丹做符,在紫禁城内修建了大量道观和炼丹场所。

而养心殿也是这个时候新建的房屋之一。

在早期励精图治了一段时间以后,嘉靖自认已经将国家大小事悉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大明王朝也迎来了数十年的太平,于是嘉靖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不临朝议政的生活,开始将重心大量地放在求道之上。

而此时嘉靖所居住的地方仍旧是乾清宫,但为了安全,乾清宫里十几间房间都用帘幕层层遮蔽,在屏退众人后,嘉靖才会自己随意选择一间入睡,因此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都很难得知他的具体位置。

但嘉靖的苛刻无情以及对求道的狂热追求,让他时常遴选大量女性入宫,想要用她们来调制丹药,为了保证丹药的效果,而不允许她们乱吃东西,每天只能吃桑喝露水。

而宫女们终于在忍无可忍之下,决定一起杀了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但当宫女们穿过层层帷幕按住嘉靖,企图用布条将他勒死时,却在慌乱中将布条打成了死结,无论如何都杀不了他。

其中一人又害怕嘉靖是“真龙天子”,因此有神明庇护无法杀死,跑去向皇后告了密,企图求得宽恕,皇后带人救下了嘉靖,但参与此事的所有人都被处以极刑。

壬寅宫变后,嘉靖变得更加喜怒无常,他开始搬到西苑的万寿宫里居住,而不再住在乾清宫里。

但作为炼丹求道的养心殿,却仍旧保留了下来,但再也没有人如同嘉靖一般将他用作求道的场所,一直被冷落搁置下来。

时间飞逝,直到大清康熙年间,皇帝也与明朝一样,认为皇帝住“宫”而不住“殿”,以住在乾清宫里为正统。但到了雍正这里,养心殿却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历史发展到雍正这个时期,中央集权的程度已经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民间的资本主义萌芽即使一直在被压抑,但也在逐步兴起。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清朝历代皇帝几乎完成了非常高程度的汉化,继承了汉人统治者的一系列包括制度和礼仪在内的所有东西。

在明朝时,东厂和锦衣卫这类游离于国家公务员体系之外的皇帝私兵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清朝皇帝也不例外。

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清朝历代皇帝都还算励精图治,到了雍正这里,更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在饮食起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办公,也为了能够召集心腹大臣商讨要事,地理位置十分方便的养心殿变成了一个优秀场所。

于是,雍正以守孝为由,开始从乾清宫逐步开始居住到了养心殿中,但对此时的养心殿来说,作为皇帝的起居场所只是它最基础的功能,却不是它最重要的功能。

养心殿作为一个独立院落,是一个“工”字型样式,前后是两个独立院落,中间为一条走廊连接起来,私密性极佳,无论乾隆要召见谁,要让谁等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逐渐,养心殿就成了用作雍正的办公场所,孝期满后,雍正仍旧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继续居住在养心殿内,不愿意搬回乾清宫。

有了皇帝的青睐后,养心殿的身价也节节攀升,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葺,目前的养心殿包括了正殿、回廊、后殿、梅坞等18座建筑。单独配置的御膳房和库房一应俱全,哪怕皇帝想要在这里宴请大臣也十分方便。

包括后来雍正为了平定准格尔部而建立起的、只有最受皇帝信赖的人才有资格进入的核心参谋部门:军机处,其办公场所也正是紧紧依靠着养心殿外层而建立起来的一排房屋。

可以说,在雍正之后,养心殿成了实质上的政治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紫禁城的心脏”。

雍正还开创了一个新的习俗,在每年正月初一,辞旧迎新之际,他都要在养心殿用御笔书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类有利于国祚绵长的吉祥话,称之为“元旦开笔”。

从寻仙访道的场所,到生活理政的皇帝寝宫,养心殿在不同的皇帝手中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养心殿“皇家御用”的出身却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后期成了皇帝日常生活的场所后,更应被安排上当时最好的一切。

但为什么如今的养心殿却常年都潮湿阴冷,难以居住呢?

03 军国大业下的独具匠心

辛亥革命之后,宣统帝溥仪退位,养心殿从皇帝的起居处又回归了它本身的文化价值。

与故宫其他大殿不同,常年都处于阴冷潮湿状态的养心殿也引起了故宫维护人员的注意。

起初大家猜测,会不会是因为现代的养心殿内,为了让文物更好地保存而安装了空调,而空调使得空气干燥,作为木结构的宫殿,很容易因为干燥而出现木头干裂,因此工作人员会时常为养心殿加湿。

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整个故宫都是木结构,因此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对所有的房屋都采取了加湿处理,但只有养心殿存在常年潮湿阴冷的现象。

于是又有人提到,养心殿作为多位皇帝的起居场所,共有顺治、乾隆和同治三位皇帝逝世于养心殿内,也许是皇帝的阴魂让养心殿如此不得安宁。

这固然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但这也侧面证明了养心殿的地位超然,它的建造者和使用者在设计和使用它的时候,一定不是故意造成了它如今的现状,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2015年,故宫开始对养心殿的一次大修,这才让养心殿的秘密浮出水面。

文物保护的各位专家们对养心殿的维护,其精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不仅给每一个文物都打上了相应的编号,甚至连房顶的每一片琉璃瓦都添上了单独的编号,以方便修缮和研究。

就连地砖也没有放过。

当各位专家们敲开养心殿的地砖时,他们突然吓了一跳,仔细想来才恍然大悟。这些地砖下并不是红砖或者砂石,而是一排一排整齐有序的水管,每一根水管里面还储存着地下水。

冬天的时候,只需要加热水管里的水,整个养心殿都将非常温暖,而夏天的时候,则可以注入冰水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基本就是一个古代版的地暖设施。

而后来的专家们并不知道这一设置。

溥仪在养心殿中做出退位的决定,离开了紫禁城,宫人们四下奔走,再也没有人会费时费力地更换这些水,也没有人告诉后来人这地底究竟埋藏了什么,导致最后被注入的水一直保存在管道内。

有如此多的流动水就在砖块之下,整个养心殿很难不处于一种常年潮湿的状态,而水在不断地挥发中吸热,也导致了养心殿比其他宫殿温度更低的现象。

没有死去皇帝的鬼魂,有的只有在那些商讨军国大政的名人政客们的脚下,匠人们设计出的巧妙机关,和宫人们源源不断输入其中的水源。

百年过去,一切帝王将相的宏伟大志都烟消云散,唯有这些劳动人民的智慧永远地保留了下来,默默述说着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